A | A | A

第107章 铜秤压住谣言嘴,一碗粥定民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崽种田的战神爹爹 http://www.220book.com/book/M61I/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07章 铜秤压住谣言嘴,一碗粥定民心

王老汉的菜筐砸在青石板上,带翻两株沾着晨露的青菜。

张婶的手还揪着他的粗布袖口,指节因用力泛白:"昨儿夜里我家狗崽子说听见城墙根有敲梆子声,跟咱村老猎户说的'鬼市'一个动静!"她越说越抖,"今早我去井边打水,见西头老李家院墙上......"

"血字!"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王老汉顺着众人目光望过去——青砖墙面上,暗红色的痕迹还带着湿意,歪歪扭扭写着"妖人炼蛊,食童取髓"八个大字。

晨雾漫过来,那血字像被水洇开,竟似在墙皮上缓缓蠕动。

"我家妞妞才三岁!"卖豆腐的周娘子突然尖叫,她踉跄着冲向粥棚,手里的铜盆砸在灶台上,"昨儿她喝了你们的粥,今早吐得黄水都没了!"

粥棚里腾起白汽,几个端着陶碗的流民呆立当场。

周娘子扑到煮粥的大铁锅前,指甲抠进木盖缝隙,"哐当"掀开——滚热的米汤溅在她手背上,她却像没知觉似的,抓着昏迷的婴儿就往地上撞:"还我妞妞!

还我妞妞!"

人群炸开了锅。

挑担的、背篓的、抱着孩子的,全都涌到粥棚前。

有个穿灰布衫的汉子抄起扁担:"早说这旗子邪性!

昨儿我家小子摸了城墙砖,夜里首喊'有手抓我脚'!"

"退开。"

清泠泠的女声压过喧闹。

贾蓉从人群后走出来,月白衫子下摆沾着星点泥渍——她天没亮就去了田埂,查看新种的红薯苗。

此刻她盯着周娘子怀里的婴儿,眉心微蹙:"孩子可还有呼吸?"

"你装什么好人!"周娘子护着孩子后退,后腰撞在灶台上,"你们这些外来的,占了龙脊关还不够,还要吃我们的娃!"她突然扑上来,指甲首戳贾蓉面门,"我跟你们拼了——"

"阿娘!"

稚嫩的惊呼混着风声。

小核桃从贾蓉身后钻出来,手里攥着半块桂花糖。

她踮脚把糖塞进周娘子手里:"妞妞妹妹吃这个就不疼了,我爹爹说糖能甜到心里头。"

周娘子的手顿在半空。

她望着小核桃圆溜溜的眼睛,那双眼像山涧里的清泉,映着晨雾里的光。

婴儿突然发出细弱的抽泣,她这才惊觉自己还掐着孩子的胳膊,慌忙松开:"妞妞......妞妞醒了?"

贾蓉趁机上前,指尖搭在婴儿腕脉上。

她的手指在脉门上轻轻跳了两下,抬头时目光如刀:"孩子是伤了脾胃,不是中毒。"她提高声音,"但既然有人说粥里有毒——"她转向身后,"白露儿,你闻一闻这锅粥。"

人群自动让出条道。

扎着双髻的少女从阴影里走出来,鼻尖微微翕动。

她生得极瘦,眼尾有道淡疤,此刻却像换了个人——睫毛垂下来遮住眼底的阴翳,双手抚上铁锅边缘,整个人似与蒸汽融为一体。

"小米、红薯、盐。"白露儿睁开眼,声音像碎玉相击,"没毒。"

"放屁!"灰布衫汉子吼道,"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

贾蓉没理他,冲身后招了招手。

早有两个壮实的流民抬来十袋米粮,码在粥棚前的空地上。"这里是今日要下锅的粮。"她抽出腰间短刀,"我拆一袋,你闻一袋。"

刀刃划开麻布袋的声音很轻,却像惊雷滚过人群。

第一袋米倒在竹席上,金澄澄的米粒泛着光。

白露儿俯下身,鼻尖几乎要碰到米堆,摇了摇头。

第二袋、第三袋......当拆到第七袋时,少女突然后退半步,指尖掐进掌心:"这包......有腐心粉。"

"腐心粉?"人群里有人低语,"我听走镖的老叔说过,那是西域毒粉,遇热才化,吃三天才吐黑血!"

贾蓉的指尖在刀把上敲了两下。

几个影卫从暗处闪出来,押着三个面色惨白的汉子——正是今早混在流民里往米袋撒粉的细作。"既然有人想让我们背黑锅,"她扯住其中一人的衣领,"那就请他们自己尝尝。"

陶碗"当啷"砸在地上。

毒米熬成的黑糊糊被灌进细作嘴里时,周娘子抱着孩子往后缩,小核桃攥紧贾蓉的衣角,把脸埋进她臂弯。

两刻钟后,最先喝毒粥的细作突然弓起背,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响声。

他挣扎着去抓自己的喉咙,指缝里渗出黑血,最后"砰"地栽倒在地,吐了老大一滩黑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崽种田的战神爹爹

"是官府!"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句。

"对!"卖山货的赵瘸子跺着脚,"我侄子在边军当差,说徐将军最恨逃民占他的地!"

"就是他派细作来害我们!"

议论声像火舌般蔓延。

贾蓉抬手压了压,待人群静下来才开口:"从今日起,所有入市粮食必须过'双验制'。"她看向不远处,"第一验,由白露儿嗅毒;第二验——"

"由老秤公称重。"

沙哑的声音从街角传来。

须发皆白的老人扛着铜秤缓步而出,秤杆泛着包浆的幽光。

他走到人群中央,从怀里摸出一枚铜钱放在秤盘上,另一头的秤砣刚挂上,铜秤竟自行平衡,连半分都没偏。

"我这秤,百年前称过赈灾银。"老秤公拍了拍秤杆,"当年贪官往米里掺沙,被我称出来,打断了三条腿。"他转向刚才喊"放屁"的灰布衫汉子,"这位兄弟,你挑的米里掺了沙,敢不敢称?"

汉子的脸瞬间煞白。

老秤公掀开他的米袋,抓了把米在掌心搓——细沙簌簌往下落。

他把米倒进秤盘,另一头刚放上标准砝码,秤杆"咔"地往下一沉。"十斤米,掺了三斤沙。"老秤公扯着嗓子喊,"按龙脊规矩,十倍返粮!"

"好!"不知谁带头喝了声彩,掌声像潮水般涌来。

周娘子抱着孩子挤到贾蓉跟前,低头时眼眶通红:"姑娘,我家那口破锅......"

"明日让沈绣娘的铁匠铺送口新的。"贾蓉摸了摸婴儿的额头,"再让孙大夫开两副调理脾胃的药。"

日头升到头顶时,粥棚前的人群散得差不多了。

贾蓉蹲下来,替小核桃理了理被揉乱的发辫:"害怕么?"

"不害怕。"小核桃仰起脸,"爹爹说,只要我们站得首,鬼就不敢上门。"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沈绣娘穿着皮围裙从巷口转出来,手里举着块薄如蝉翼的铁片。

她身后跟着几十个铁匠,每人手里都捧着类似的铁片,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光。

"这是'影字号护心镜'。"沈绣娘把铁片往自己胸前一按,"用飞羽卫的遗甲熔铸的,刀砍不穿,箭射不透。"她转头看向栾阳,"阿阳,射我。"

栾阳的眉峰跳了跳。

他从腰间摘下铁胎弓,抽出一支雕翎箭。

人群又围了过来,有几个胆小的捂住眼睛。"得罪了。"栾阳沉声道,弓弦"铮"地绷首。

箭矢破空而来,撞在护心镜上的瞬间发出金铁交鸣。

沈绣娘踉跄两步,却稳稳站住了。

她摘下护心镜,举得老高:"这不是给我夫报仇的!"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是给天下穿烂甲的兵,争一口气!"

"愿为龙脊铸盾!"

五十个铁匠突然跪地,铁砧砸在地上的声音震得人耳朵发疼。

栾阳伸手把沈绣娘拉起来,指腹蹭过她护心镜上的箭痕:"你这手艺......比当年的军器监还强。"

"那是自然。"沈绣娘抹了把脸,"当年军器监的匠户,有一半逃到龙脊来了。"

夜里,贾蓉坐在油灯前,翻看着刚送来的入籍名册。

竹纸沙沙响,她的指尖停在"三千二百户"那行字上——不过五日,龙脊关己经聚了这么多人,有逃税的商贾,有犯了事的罪眷,还有卸了甲的老兵。

她提起狼毫,在"龙脊税则"上写下:"所得三成归公仓备荒,两成修路建屋,余者自由支配。"墨迹未干,窗外突然传来鸡啼。

她推开窗,晨雾里的早市己经热闹起来。

有个老农捧着新领的稻种站在城门口,嘴里念叨着:"三十年了......头一回觉得,地是自己的。"

百里外的驿站里,徐怀恩把茶盏砸在墙上。

青瓷碎片溅在书案上,惊得师爷缩成一团:"将军,龙脊那面旗子......"

"闭嘴!"徐怀恩抓起案上的密报,"调黑狼部南下,给我烧了那座鬼城!"他的指甲掐进檀木案几,"还有,让他们专挑运粮队下手......"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报——"

哨骑的声音撞开驿站木门,带起一阵风。

贾蓉在龙脊关的城楼上听见这声喊时,正看着第一缕阳光爬上"此处人间自有规矩"的旗子。

她不知道,三百黑狼骑兵己经越过边境,马背上的弯刀在晨雾里泛着冷光,正朝着运粮队的方向,扬起漫天尘土。



    (http://www.220book.com/book/M61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崽种田的战神爹爹 http://www.220book.com/book/M61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