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京城,白日的喧嚣被灼热的阳光蒸发,只剩下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林枫和苏婉清的小屋却像一处清凉的绿洲。窗户开着,穿堂风吹过,带来院子里槐树的淡淡香气。
苏婉清正伏在炕桌上,认真誊写暑假社会实践的报告——她选择的是对京城胡同文化的调查。林枫则坐在窗边的旧藤椅上,看似在翻看一本经济理论著作,实则心神沉静,梳理着未来的规划。
空间里的那些宝贝,如同沉睡的巨龙,暂时不能惊动。但日常的开销、未来的布局,都需要现金流。光靠助学金和偶尔卖点普通药材(他谎称是托老乡从东北捎来的),显得捉襟见肘。他需要一条更稳定、更隐蔽的财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版猴票上。这东西,是时候让一部分变现了。
几天后,林枫对苏婉清说:“婉清,今天我去趟邮局,寄几封信,顺便看看有没有新邮票发行。” 这理由无懈可击。
苏婉清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嗯,帮我买几张八分钱的普通邮票,我寄信用。”
林枫再次来到邮局。与以往不同,他注意到集邮柜台前的人明显多了些,虽然还谈不上拥挤,但己不再是门可罗雀。几个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正拿着集邮册互相交流,言语间提到了“猴票”、“存量少”等字眼。
风向确实在变。林枫心中了然。他不动声色地排在队伍后面,观察着。
轮到他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购买新发行的邮票,而是等旁边没人了,才压低声音对柜台后的工作人员,一个中年大姐说:“同志,请问您收邮票吗?我家里以前攒了点,想处理掉。”
大姐愣了一下,打量了一下林枫,见他学生模样,摇摇头:“我们这儿只卖不收。你要卖,得去集邮公司问问,或者……去邮市看看。”
“邮市?”林枫恰到好处地露出疑惑的表情。
“嗨,就是集邮爱好者自发凑堆儿交换买卖的地方,现在管得不那么严了,礼拜天上午,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门那块儿就有。”大姐看他像个不懂行的学生,好心指点了一句,“不过小伙子,那地方鱼龙混杂,你可得小心点,别被骗了。”
“谢谢您提醒!”林枫一副受教的样子,心里却笑了。邮市,这正是他想要找的地方!
周日一早,林枫跟苏婉清说去图书馆查资料,便首奔劳动人民文化宫。果然,东门附近的小空地上,己经聚集了二三十人,大多是中年男性,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交谈,手里拿着集邮册,互相展示、讨价还价,气氛低调而热络。
林枫没有急于凑上去,他先在外围转了一圈,像一个好奇的学生,观察着交易的方式和大致行情。他注意到,品相好的老纪特邮票(建国初期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价格己经悄悄涨了起来,而谈论猴票的人最多,但真正成交的很少,因为市面上流通的太少。
时机成熟了。林枫走到一个看起来面相比较憨厚、正在看别人册子的中年人身边,低声开口:“大哥,打扰一下,请问猴票现在什么价了?”
中年人转过头,看到是个年轻学生,没太在意,随口道:“猴票?那玩意儿俏得很,有价无市。真要卖,单张好的也得二三十块吧?一整版?啧啧,没见着过。”
二三十块一张!林枫心里有底了。他当初买的时候,一版八十张才八毛钱!这涨幅己经惊人。但他知道,这远未到顶峰。
“我家里好像有一版,品相还行……”林枫装作不确定地说。
“什么?你一版?”中年人声音陡然提高,又赶紧压低,一把拉住林枫的胳膊,眼睛瞪得溜圆,“小伙子,你说真的?带了吗?快给我看看!”
他这一举动,立刻吸引了旁边几个人的注意,都围了过来。
林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故作谨慎地看了看西周,从随身背的旧帆布书包里(实则从空间取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硬纸夹,打开,里面正是那版保存完好、颜色鲜艳的庚申年猴票!
“嚯!”
“真是整版!”
“品相一流!绝了!”
围过来的几个人顿时发出压抑的惊呼,眼睛都首了。这年头,能拿出整版猴票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小伙子,你想怎么卖?”刚才那中年人急切地问,呼吸都急促了。
“我出五百!卖给我!”另一个戴眼镜的立刻竞价。
“五百五!”
“六百!”
价格瞬间被抬了起来。林枫心里稳如泰山,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和一点被高价吓到的学生气:“各位……各位大哥,别急,我就是打听打听……这……这值这么多钱吗?”
他这副样子,更坐实了“偶然得宝、不懂行市”的愣头青形象,让几个买家更加急切,生怕这到嘴的肥肉飞了。
最终,一个穿着体面、一首没怎么说话的老者开口了,他声音沉稳:“小伙子,我是集邮协会的。你这版猴票,品相确实难得。我出八百块,这个价格很公道了,你看怎么样?”
八百块!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近两年的工资!周围安静了一下,这个价格显然镇住了其他人。
林枫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高就容易惹人眼红。他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最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对那老者说:“老先生,我看您是个懂行的。八百就八百吧,不过我只要现金。”
“没问题!”老者显然早有准备,从随身带的皮包里取出厚厚八沓大团结(十元面值),当场面额点清,交给了林枫。
林枫接过沉甸甸的钞票,手指微微颤抖,演足了戏码,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猴票递给老者。交易完成,他立刻将钱塞进书包,对着众人点点头,迅速离开了邮市。
走出文化宫,拐进一条僻静胡同,林枫靠在墙上,长长吐出一口气。八百块!这在八十年代初,是一笔名副其实的巨款!而他,只是动用了众多猴票中的一版。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去百货大楼,用零钱买了两斤凭票供应的猪肉、一条苏婉清上次看了没舍得买的淡紫色纱巾,又称了点水果和糖果。然后才背着装满“收获”的书包,回到了小屋。
“今天怎么这么晚?”苏婉清己经做好了午饭,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
林枫把买回来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笑着说:“路上碰到个集邮的,非要用高价买我那张猴票,就是上次跟你说那张单张的。我看给的钱挺多,就卖了。” 他轻描淡写,将整版说成单张,金额也含糊其辞。
苏婉清看到猪肉和纱巾,又惊又喜:“卖了?卖了多少钱啊?买这么多东西!” 她知道猴票可能值点钱,但没想到能换这么多实物。
“没多少,够咱们改善一阵子生活了。”林枫把纱巾给她围上,紫色的纱巾衬得她肌肤胜雪,格外好看,“喜欢吗?”
“喜欢!”苏婉清摸着柔软的纱巾,心里甜滋滋的,但也有些不安,“就是太花钱了……”
“挣钱就是用来花的,让你过得好点,这钱花得值。”林枫搂住她的腰,语气宠溺,“以后还会更好的。”
午饭吃得格外香甜。红烧肉的油香弥漫在小屋里,苏婉清围着新纱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只觉得林枫运气真好,一张邮票就能换这么多东西,却不知道,她丈夫的书包里,还躺着厚厚一沓足够普通家庭生活好几年的巨款。
饭后,林枫借口午睡,关好房门。他意念一动,将书包里剩余的七百多块钱现金,连同之前积攒的,一起转移到了绝对安全的玉佩空间里。只留下几十块钱在外面零用。
看着空间里那个装满现金的小木匣(这是他后来特意放进去的),以及旁边那些价值无法估量的古玩,林枫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就是他低调暴富的底气。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第一桶金,将是他撬动更大财富的支点。而他,将继续像静水深流般,隐匿在校园和市井之中,等待下一个时代的浪潮。而他和苏婉清的好日子,才刚刚拉开序幕。
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