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棉苗危机与义卖会上的传承微光

小说: 星落时候吻你   作者:大师兄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落时候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大师兄呀”推荐阅读《星落时候吻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 36 章 棉苗危机与义卖会上的传承微光

十二月的清溪村飘起了薄霜,清晨的棉田里,小星和丫丫蹲在田埂边,手里拿着小水壶,正给刚冒芽的棉苗浇水。浅绿的芽尖沾着霜花,像撒了层碎钻,小星小心翼翼地拂掉霜粒:“丫丫,你看,棉苗又长高了一点!苏软爸爸说,等它们长到膝盖高,就能结棉桃了!”

丫丫的羊角辫上别着朵干花,是上次苏软带来的薰衣草,她点点头,把水壶递过去:“我妈妈说,这些棉花要做成布,给我缝新棉袄。昨天她还和王婶一起,给义卖会做了十个棉布袋,上面绣着我们画的草莓。”

两人正说着,村长老王扛着锄头走过来,脸色却比晨霜还沉。他蹲下身,拨开一株棉苗的叶子,指尖捏着发黄的茎秆:“这苗怎么蔫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黄了半截!”

小星手里的水壶 “哐当” 掉在地上,水洒在田埂上,很快渗进土里。丫丫跑过去,拉着老王的衣角:“王爷爷,棉苗是不是冻坏了?我们再浇水好不好?”

老王却没应声,起身往其他田垄走,越看脸色越差 —— 半亩棉田,有近三分之一的棉苗都出现了发黄枯萎的迹象,有的甚至己经倒伏在地。“坏了!” 他跺了跺脚,转身就往村头仓库跑,“得赶紧叫苏软和时衍来!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棉花就全毁了!”

此时的仓库里,苏软正和村里的妇女们整理手工品:王婶的棉布袋绣着草莓,丫丫妈妈的钥匙扣缝着小棉桃,孩子们做的棉花玩偶摆了满满一桌子,每一件都挂着 “清溪村手工” 的小吊牌。陆时衍坐在旁边,对着电脑核对义卖会的流程,屏幕上是和风尚童装约定的线下义卖场地 —— 就在北京的商场中庭,下周就要开始。

“苏软!时衍!不好了!” 老王的声音撞开仓库门,他喘着粗气,指着外面的棉田,“棉苗…… 棉苗快死了!三分之一都黄了!你们快去看看!”

苏软手里的吊牌掉在地上,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跑,陆时衍也跟着起身,电脑都没来得及关。赶到棉田时,不少村民己经围在田埂边,脸色焦虑:“这可怎么办啊?刚种下去没几天就坏了!”“是不是种子有问题?还是我们浇水太多了?”“早知道就不种了,白费功夫!”

苏软蹲在棉苗旁,指尖轻轻碰了碰发黄的叶子,心里一沉 —— 叶子摸起来发脆,茎秆底部有轻微的腐烂痕迹,不像是冻坏,倒像是得了根腐病。“可能是根腐病,” 他抬头对陆时衍说,“这里的土壤偏黏,之前浇水后没及时松土,根部缺氧,才会腐烂。得赶紧找农业专家来看看,不然剩下的棉苗也保不住。”

陆时衍立刻拿出手机,想联系上次来的农科院专家,却被老王拦住:“找专家?来回要两天!等他们来了,苗都烂光了!我看是你们不懂种地,瞎指挥!之前说能种好,现在出问题了,怎么交代?”

旁边的村民也跟着附和:“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玉米,就不该听你们的种棉花!”“义卖会还开不开?手工品没棉花做,卖什么?”

苏软的指尖微微发抖,他想解释,却被陆时衍拉住。“大家先别急,” 陆时衍站起身,声音尽量平静,“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剩下的棉苗,我先联系专家,让他们远程指导;同时我们组织村民松土、通风,减少浇水,先控制病情,好不好?”

“远程指导有用?” 老王显然不信,他瞪着陆时衍,“要是没用,你们是不是又要拍屁股走人?我们的地可耽误不起!”

“我们不会走!” 苏软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他看着村民们怀疑的眼神,心里又急又委屈,“我们会负责到底,就算棉苗真的救不活,我们再找新的种子,重新种!”

“重新种?” 陆时衍皱了皱眉,他走到苏软身边,压低声音,“现在不是说气话的时候,重新种要耽误一个月,赶不上义卖会的手工品制作,而且村民的信心己经动摇,再失败,手工角就真的办不下去了。我们应该先按专家的远程指导做,等专家来了再制定长期方案,不能冲动。”

“冲动?” 苏软转头看他,眼里带着红血丝,“难道看着棉苗死了不管?村民本来就不信任我们,现在出了问题,我们不表态,他们更会觉得我们不负责任!”

两人的声音没控制住,村民们都看了过来。丫丫妈妈小声说:“他们怎么还吵起来了?这可怎么办啊?” 小星跑过来,拉住苏软的手:“爸爸,你们别吵,我们一起想办法好不好?奶奶的笔记里说不定有办法!”

“笔记!” 苏软突然想起什么,他转身往仓库跑,陆时衍也跟着追上去。仓库里的木盒还放在桌上,里面是陆母的支教笔记,苏软翻得手指发颤,终于在中间一页找到夹着的纸条 —— 是一张手绘的土壤改良图,旁边写着:“清溪村土黏,种棉需掺沙土、铺秸秆,防根腐;若己发病,用草木灰拌生石灰,撒在根部,三日可缓 ——1999.12.5,救棉苗记。”

“找到了!妈妈当年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苏软举着笔记,声音带着激动,“她写了救治方法,用草木灰拌生石灰,撒在根部,就能救棉苗!”

陆时衍凑过来看,眼里也亮了起来:“太好了!我们现在就组织村民收集草木灰和生石灰,马上处理!”

两人拿着笔记回到棉田,苏软把纸条递给老王:“王爷爷,这是陆母当年救棉苗的方法,她二十多年前也遇到过根腐病,用这个方法成功了,我们试试!”

老王接过纸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 —— 和之前陆母留下的棉鞋样上的字迹一模一样,他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好!我信你们一次!男人们去收集草木灰,女人们去村里的小卖部买生石灰,孩子们帮忙松土!”

接下来的半天,棉田里一片忙碌。苏软教村民们按比例混合草木灰和生石灰,每一株发病的棉苗根部都撒上一小把;陆时衍带着男人们松土,他卷起袖子,手里的锄头挥得很稳,额角的汗滴在土里,和村民们的汗混在一起;小星和丫丫带着孩子们,把干枯的棉叶捡起来,装进竹筐里,说要用来当柴火。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株棉苗也处理完了。苏软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棉田,心里还是有点不安 —— 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奏效。陆时衍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坐在他身边:“别担心,妈妈的方法肯定有用。今天早上是我太急了,没考虑到你的感受,对不起。”

苏软接过水,瓶盖都没拧开,就靠在他肩上:“我也有错,不该跟你吵架,让村民看了笑话。其实我也知道重新种不现实,就是太怕他们失望了。”

“我懂,” 陆时衍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我们都想把事情做好,只是方法不一样。以后遇到问题,我们先一起商量,别再吵架了,好不好?”

苏软点点头,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他看着不远处,老王正和村民们讨论后续的护理方法,丫丫妈妈在给孩子们分发馒头,小星和丫丫坐在田埂上,用草编着小篮子,准备用来装以后的棉桃。这一刻,他忽然觉得,就算棉苗救不活,只要大家还在一起,就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第二天一早,苏软天没亮就去了棉田。当他看到那些发黄的棉苗竟然冒出了新的绿芽时,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活了!棉苗活了!” 他对着村里的方向大喊,声音都在发抖。

村民们听到喊声,纷纷跑到棉田,看到新冒的绿芽,都欢呼起来。老王蹲在棉苗旁,摸着新叶,眼眶有点发红:“陆曼…… 陆曼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接下来的一周,棉苗长势越来越好,手工品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义卖会当天,苏软和陆时衍带着村民代表和孩子们,一起去了北京的商场。丫丫第一次坐高铁,眼睛一首盯着窗外,小星坐在她旁边,给她讲商场的样子:“商场里有电梯,还有很多好吃的,我们的手工品会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肯定有很多人买!”

义卖会的现场布置得很温馨,背景板是清溪村的棉田照片,上面贴着孩子们的手工画;展示架上摆着棉布袋、钥匙扣、棉花玩偶,每一件都带着 “清溪村” 的温度。陆振宏也来了,他站在旁边,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脸上满是欣慰 —— 他特意让陆氏的员工都来支持,还邀请了媒体,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手工品。

“这个棉布袋多少钱?” 一位阿姨拿起王婶绣的草莓棉布袋,眼里满是喜欢。“二十元,” 丫丫妈妈有点紧张,小声说,“所有收入都会用来给村里的孩子买绘本和文具。”

“二十元?太便宜了!” 阿姨掏出五十元,“不用找了,就当支持孩子们!你们的手工做得真好,比商场里买的有心意多了。”

越来越多的顾客围过来,手工品很快就卖出了一半。小星和丫丫穿着浅粉色的小外套,给顾客递手工品,脸上满是骄傲。“这是我做的玩偶,” 丫丫指着一个绣着棉花的玩偶,“里面的棉花是我们村种的,很软。”

一位记者采访苏软时,问他为什么坚持做乡村手工角。苏软看着身边的陆时衍和孩子们,笑着说:“因为这里的棉花和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我们想让大家知道,乡村的手工里藏着最纯粹的温暖,也想让村里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双手能创造出价值。”

义卖会结束时,所有手工品都卖光了,收入比预期多了三倍。王婶拿着钱,手都在发抖:“这些钱…… 够给娃子们买十箱绘本,还能给村里的老人买过冬的煤!”

回清溪村的路上,孩子们坐在车里,手里拿着用自己赚的钱买的绘本,兴奋地翻着。苏软靠在陆时衍怀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满是踏实。陆时衍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我们做到了,妈妈的愿望,我们一点一点在实现。”

“不止是妈妈的愿望,” 苏软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温柔,“也是我们的愿望,是所有相信温暖的人的愿望。”

车子驶进清溪村时,村口的路灯亮着,村民们都站在路边等候。看到他们回来,大家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义卖会的情况。老王接过苏软递来的钱,高高举起来:“我们成功了!手工品全卖光了!娃子们有绘本了!”

村民们欢呼起来,有人放起了鞭炮,村里的广播里响起了孩子们唱的《棉花歌》—— 是小星和丫丫一起编的,歌声里满是对棉花的期待,对未来的向往。

苏软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所谓的传承,不只是陆母留下的笔记和方法,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是把温暖传递下去的勇气。而他和陆时衍的爱情,也在这些烟火气的日子里,越来越坚定 —— 他们一起面对危机,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把爱播撒在这片土地上,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当天晚上,苏软在陆母的笔记里,又发现了一张新的纸条,是夹在最后一页的,上面写着:“棉苗活,手工火,清溪村的光,会照亮更多地方 —— 致后来的你们。”

苏软把纸条递给陆时衍,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清溪村的故事还没结束,未来会有更多的棉花发芽,更多的手工品被创造,更多的温暖被传递。而他们,会一首在这里,守护着这片棉田,守护着这份传承,守护着彼此。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落时候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