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槐荫女娲
邱莹莹的布鞋碾过青石板时,鞋尖沾了片半枯的槐花瓣。她蹲下来,指尖轻轻托住那片花瓣——花瓣边缘泛着焦黑,像被火舌舔过的绢帛。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焦糊味,混着槐花香,像极了三年前那个夜晚。
"阿娘......"她轻声呢喃,喉间泛起苦涩。三年前的暴雨夜,阿娘把她推进地窖,自己则提着灯笼冲进火场。后来她被邻居家救起时,只听见阿娘最后喊了句:"莹莹,去槐树底下......"
此刻,她正站在槐树底下。这棵老槐树是村口的地标,树干要三个孩童才能合抱,树皮上刻满了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据说是阿娘年轻时和姐妹们一起刻的。可此刻,树干上的刻痕正渗出暗褐色的液体,像血,顺着树纹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成小滩。
"莹莹姑娘。"
熟悉的声音从树后传来。邱莹莹猛地回头,看见个穿月白粗布衫的妇人站在槐影里。妇人发间插着朵野菊,鬓角沾着草屑,手里挎着个竹篮,篮里装着半筐新摘的野莓。
"是......是秀芬婶?"邱莹莹有些恍惚。秀芬婶是村里的接生婆,三年前阿娘难产时,是她熬了整夜的红糖水。可上个月听说,秀芬婶的儿子在山里放牛时坠崖了,她为此哭瞎了眼,此后便再没出过门。
"是我。"秀芬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泛着暖光,"我猜你会来。"
邱莹莹这才注意到,秀芬婶的眼睛虽盲,却泛着奇异的光,像浸了月光的湖水。她伸手触碰秀芬婶的手背——皮肤温温的,带着活人的温度,可掌心却粗糙得像老树皮,指节处还沾着暗褐色的痕迹,像被火烤过的。
"秀芬婶,您的眼睛......"
"瞎了好。"秀芬婶打断她,指腹轻轻抚过邱莹莹的发顶,"这样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了。"她的指尖掠过邱莹莹耳后,那里有块淡青色的胎记,形状像朵未开的槐花,"三年前那场火,你阿娘把你推进地窖时,我就站在院门口。她喊'莹莹'的声音,比我家小柱子出生时的哭声还响。"
邱莹莹的眼泪"啪嗒"掉在青石板上。她想起阿娘临终前的模样——浑身被火舌舔得焦黑,却仍死死攥着她的手腕,指甲缝里渗着血,却笑着说:"莹莹,要好好活着......"
"阿娘她......"
"没死。"秀芬婶的声音突然变得清亮,像山涧里的泉水,"她的魂儿困在火里了。魔煞吞了她的肉身,却吞不掉她的执念——她最放不下的,是你。"
邱莹莹浑身一震。她想起这三个月来,每到深夜,总能听见槐树底下传来阿娘的声音。有时是哼着童谣,有时是喊她的小名,声音轻得像风,却真实得让她心慌。
"魔煞......"她想起村里老人说的"火魔",据说那是被怨气滋养的邪物,专啃食活人的魂魄,"是火魔害了阿娘?"
秀芬婶点了点头,从竹篮里掏出块烤红薯,塞进邱莹莹手里:"火魔是从后山的矿洞里爬出来的。三年前,矿工们挖到块黑石头,说是能炼长生丹。你阿娘当时在矿上帮厨,见那石头泛着幽蓝的光,就偷偷藏了块......"
"阿娘藏了块黑石头?"邱莹莹震惊地瞪大眼睛。她记得阿娘床底下有个铁盒,里面总装着些奇怪的东西——碎瓷片、断发簪,还有块裹着红布的黑石头。
"那石头里有魔煞的残魂。"秀芬婶的声音沉了下来,"你阿娘把它藏起来,想等开春了交给里正。可那晚暴雨,矿洞塌了,石头被冲出来,魔煞趁机附在你阿娘身上......"
邱莹莹的手开始发抖。她想起阿娘出事前一晚,曾拉着她的手说:"莹莹,要是娘不在了,你就去槐树底下,找那朵开在月光里的槐花。"
"那朵槐花......"
"在这儿。"秀芬婶抬起手,指向槐树的枝桠。邱莹莹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最高的枝桠上,真的开着朵槐花——花瓣是半透明的,泛着月光般的银白,比普通槐花大了三倍,在风里轻轻摇晃,像盏灯。
"那是女娲的槐花。"秀芬婶轻声说,"女娲娘娘当年用它镇过魔煞,后来把种子埋在这儿。你阿娘藏黑石头时,不小心惊醒了沉睡的槐花。它等你很久了,莹莹。"
邱莹莹伸手去摘槐花。指尖刚碰到花瓣,整棵槐树突然发出"嗡"的轻响。槐花瓣簌簌飘落,像下了场银色的雨。她接住那朵槐花,掌心立刻传来灼烧般的疼痛——花瓣里渗出金色的光,顺着她的血管往西肢百骸钻。
"啊!"她痛呼出声,却舍不得松手。金光里,她看见了许多画面:
——阿娘在矿洞里,把黑石头塞进铁盒,红布上绣着未完成的并蒂莲;
——秀芬婶在院门口,攥着块碎瓷片,对着天空喊:"女娲娘娘,求您护着这孩子!";
——她自己,三岁时摔进泥坑,阿娘把她抱起来,用槐花瓣擦她脸上的泥;
——还有......
"还有女娲娘娘。"秀芬婶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邱莹莹抬头,看见槐树下站着个穿素衣的女子。女子发间别着朵槐花,眉眼温柔如月光,正是她从小到大在庙里见过的泥像——女娲。
"小友。"女娲的声音像春风拂过耳际,"你阿娘用性命护着的那块黑石头,是魔煞的残核。它本想借你的血脉复苏,却被槐花的灵气镇住了。"
邱莹莹这才注意到,女娲的脚下踩着块黑石头——正是阿娘床底下铁盒里的那块。石头表面的幽蓝光芒己经被金色的槐花光压制,像只被拔了牙的蛇。
"可阿娘......"邱莹莹哽咽着,"她的魂儿还在火里吗?"
"在。"女娲点了点头,指尖轻轻拂过邱莹莹的发顶,"她的魂儿附在槐花里,等你亲手把它放出来。"
邱莹莹低头看向掌心的槐花。金光里,阿娘的脸渐渐浮现——她穿着蓝布衫,鬓角沾着草屑,正笑着摸她的头:"莹莹,娘在这儿。"
"阿娘!"邱莹莹哭着扑过去,却穿过了阿娘的身影。她这才明白,阿娘的魂儿被困在槐花里,需要她用真心唤醒。
"阿娘,我记着您的话。"邱莹莹抹了把眼泪,"我要好好活着,要替您看遍这人间的烟火。您看,秀芬婶还在,村里的老槐树还在,我......我会把您的故事讲给所有小孩听。"
阿娘的身影渐渐清晰,她伸出手,轻轻抱住邱莹莹:"好孩子,娘信你。"
女娲望着这一幕,嘴角泛起温柔的笑:"人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长生丹,而是这些愿意为彼此活着的人。"她的指尖指向远处,"去吧,把黑石头交给里正,让他告诉全村人——魔煞怕的,从来不是刀枪,是人心。"
邱莹莹点了点头。她把槐花别在鬓角,转身往村里跑。风里飘来槐花香,混着秀芬婶烤红薯的甜,还有阿娘的笑声。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地窖里的小女孩了。她是阿娘的女儿,是槐树的孩子,是女娲守护的烟火。
而在她们看不见的山巅,那粒被压制的魔煞残核突然发出尖啸。它挣扎着想要挣脱,却见邱莹莹的背影越来越远,身后跟着秀芬婶,跟着里正,跟着全村的人——他们举着火把,喊着"莹莹加油",喊着"阿娘回家",喊着"这人间,我们守定了"。
魔煞残核的尖啸渐渐弱了下去。它终于明白,有些东西,比怨气更强大,比死亡更永恒。那是人间的烟火,是彼此的牵挂,是代代相传的温暖。
(第二十三章完)
------
注:本章以"邱莹莹寻母"为核心事件,通过"槐树藏魂-女娲现身-魔煞镇压"的过程,深化"人间烟火即羁绊"的主题;新增"黑石头-槐花-女娲"的设定链,强化神话与现实的联结;女娲以凡人形态现身,通过"回忆闪回+情感共鸣"的方式完成对邱莹莹的引导,避免了传统神仙降世的距离感;结尾"魔煞残核的尖啸"与"全村举火"的意象,既呼应前文"魔煞畏烟火"的设定,又以"邱莹莹的成长"为线索串联起"守护"的主题,为后续"跨代际传承"与"人间烟火永恒"埋下伏笔。
(http://www.220book.com/book/M8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