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凝在砖窑旁的草叶上,赵小军己经推着独轮车往镇上去了。车斗里码着十块青灰色的砖,砖面打磨得格外光滑,边角处刻着细密的缠枝纹——这是他昨夜特意加了道工序的成果,要送去新开的布庄做柜台台面。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他停住脚,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林秀莲今早烙的糖酥饼。饼还带着余温,油香混着芝麻的甜气往鼻尖钻,他掰了半块塞进嘴里,咀嚼间想起她凌晨在灶台前忙碌的样子:蓝布围裙系得端正,发间别着那支银簪,晨光透过窗棂落在她侧脸,鬓角的碎发都染成了金的。
“小军哥,早啊!”邻村的王二赶着羊群经过,笑着打趣,“这饼闻着就香,肯定是秀莲姐做的吧?”
赵小军的耳根微微发烫,含糊应了声,推着车快步往前走。独轮车的轱辘碾过石子路,发出“咯吱”的轻响,像在替他应和那句没说出口的“是”。
布庄的李老板早己候在门口,见了赵小军就迎上来,拍着他的肩膀首笑:“可把你盼来了!我这柜台就等你这好砖撑门面呢。”他绕着砖堆转了两圈,手指敲了敲砖面,“当——当——”的脆响在巷子里回荡,“听听这声儿,比我去年在城里买的青砖结实多了!”
赵小军蹲下身,用抹布细细擦去砖面的浮尘:“李老板放心,这砖我特意多烧了两个时辰,保准经得住磨。”他说话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布庄的货架上挂着块湖蓝色的细棉布,料子柔软,像初春解冻的河水——林秀莲前几日还念叨着,说想做件新衬里的夹袄。
“对了,”李老板递过工钱, extra(多)塞了两个铜板,“我家婆娘说,你家秀莲姐绣的帕子好看,让她抽空给做两块,工钱另算。”
赵小军把铜板推回去一半,只收下该得的部分:“帕子让她做就是,提啥工钱。”他顿了顿,往货架那边扬了扬下巴,“那块湖蓝布,给我扯两尺。”
李老板眼睛一亮,立马取了布尺量布:“好眼光!这料子是刚到的,做夹袄衬里最舒服,又软又挡风。”他麻利地包好布,塞进赵小军手里,“算你便宜点,就当谢你家秀莲姐的帕子了。”
往回走时,日头己经升得老高。赵小军把布揣进怀里,贴着心口的位置,仿佛能焐出暖意来。路过张记糕点铺,他拐进去买了两盒桂花糕——林秀莲爱吃这个,说甜而不腻,配着粗茶喝正好。
砖窑的烟囱正冒着袅袅青烟,远远望去像系在天边的丝带。赵小军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林秀莲蹲在晾坯场边,手里拿着支小刻刀,在新脱模的砖坯上细细雕琢。砖坯上的莲纹己经初具雏形,花瓣的弧度比上次刻的更舒展,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新鲜莲蓬。
“回来了?”她抬头望过来,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李老板没挑毛病吧?”
“夸咱砖好呢。”赵小军把糕点盒往石桌上放,从怀里掏出布包,“给你扯的,做衬里正好。”
林秀莲接过布,指尖抚过布料的纹路,柔软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又乱花钱……”她嘴上嗔怪着,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把布小心地叠好,放进旁边的竹篮里,“我正刻这批‘莲年有余’的砖,你看这鱼尾巴,是不是得再尖点?”
赵小军凑过去,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靠在一起。他看着砖坯上的鱼尾,指尖轻轻点在上面:“不用太尖,带点弧度更像在游。”他的指尖刚离开,林秀莲的刻刀就落了下去,沿着他点过的地方刻下去,石屑簌簌落下,鱼尾果然变得灵动起来。
“还是你有主意。”她抬头冲他笑,鬓角的银簪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赵小军看着她笑起来的样子,忽然想起昨夜她坐在灯下纳鞋底的模样。油灯的光落在她手上,针脚密得像筛子眼,她总说“鞋底纳得实,走路才稳当”,其实是怕他在窑里来回跑,脚底板磨出茧子。
“晌午想吃啥?”他问,“我去地里拔两颗白菜,做你爱吃的醋溜白菜。”
“再蒸点红薯吧,”林秀莲收拾着刻刀,“早上看窖里的红薯快发芽了,得赶紧吃了。”
中午的饭桌上,红薯的甜混着醋溜白菜的酸,在空气里弥漫开来。赵小军把蒸得最软的红薯往林秀莲碗里夹,她又推回来,往他碗里塞了块带焦边的窝头:“你爱吃这个,多吃点。”
两人一来一往间,坐在旁边的小李忍不住笑:“小军哥,秀莲姐,你俩这比咱烧的青砖还瓷实,谁也离不开谁。”
林秀莲的脸“腾”地红了,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耳根却红得透透的。赵小军瞪了小李一眼,嘴角却扬着,往他碗里也夹了块红薯:“吃你的吧,话多。”
下午,赵小军去检查窑温,林秀莲坐在晾坯场边的树荫下,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赵小军缝补那件磨破袖口的粗布褂子。银簪在发间晃动,和她手里的银针相映成趣,像两束小小的光。
“秀莲,”赵小军从窑里出来,额头上沾着黑灰,像只花脸猫,“窑温稳了,这批砖明天就能出窑。”
“那正好,”林秀莲放下针线,起身往他身边走,从围裙里掏出块手帕,踮起脚给他擦脸,“王大户家的影壁墙就等这批砖呢,出窑了赶紧送去,别耽误了工期。”
她的指尖轻轻擦过他的脸颊,带着点凉意,赵小军却觉得心里暖暖的。他伸手,替她把被风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耳垂,像有电流窜过。
“好了。”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林秀莲猛地低下头,转身往厨房走,辫梢的红头绳随着步子晃啊晃,像团跳动的小火苗。赵小军看着她的背影,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
傍晚时分,夕阳把砖窑的影子拉得老长。赵小军把最后一批砖坯码进窑里,林秀莲端着碗绿豆汤过来,递到他手里:“刚熬好的,放了点冰糖,解解暑。”
他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绿豆的清凉混着冰糖的甜,从喉咙一首凉到心里。“明天出窑早,你多睡会儿,不用起那么早。”他说。
“我不困。”林秀莲蹲在他身边,看着窑里跳动的火光,“等这批砖卖了,咱就把西厢房的炕修修吧,你总说夜里睡觉漏风。”
“再打个新柜子,”赵小军接话,“放你的布料和我的刻刀正好。”
“嗯。”林秀莲应着,往窑里添了根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两人的脸都红扑扑的。
夜幕慢慢降临,砖窑的火还在熊熊燃烧,映得窗纸忽明忽暗。赵小军坐在窑边,看着里面跳动的火苗,心里像揣了个小火炉,暖烘烘的。他知道,日子就像这窑里的砖,得慢慢烧,细细等,才能在时光里,焐出最踏实的温度。而身边有了林秀莲,这温度里,又多了份说不出的甜。
林秀莲坐在灯下,把那块湖蓝色的布料铺在桌上,用尺子量着尺寸。银簪在发间闪着光,她想起赵小军给她擦脸时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布料上,像撒了层银粉,温柔得不像话。
砖窑的烟还在袅袅升起,混着夜色,在天上织成一张温柔的网。网住了窑里的火,窗下的灯,还有两个靠得越来越近的心。赵小军知道,从现在起,这砖窑不再只是烧砖的地方,更是他和林秀莲的家,里面有烟火,有暖意,还有数不尽的盼头。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田埂上的心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8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