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8章 窑前红烛,暖意绵长

小说: 田埂上的心事   作者:程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田埂上的心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M8B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田埂上的心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晨雾还没散尽时,砖窑的烟囱就透出了微光。赵小军蹲在新砌的灶台前,往灶膛里添着细柴,火苗舔着锅底,把他十九岁的侧脸映得明明灭灭。案上摆着两碗红糖鸡蛋,是林秀莲刚煮好的,蛋白滑嫩,蛋黄流心,冒着热气——按村里的规矩,新人头天早上得吃这个,图个“圆满”。

“小军,过来吃吧,凉了就腥了。”林秀莲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带着点刚睡醒的软糯。她穿着那件红布衫,领口的并蒂莲沾了点晨露,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新鲜。发间的银簪被她用细布擦得锃亮,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是他昨天亲手为她别上的。

赵小军起身时,膝盖“咔”地响了声——昨晚守着砖窑的火到后半夜,又被王婶他们拉着喝了两杯酒,现在还觉得腿有点沉。他走到屋门口,看见林秀莲正坐在床沿,手里捏着块红帕子,帕子角绣着个小小的“军”字,是她前几日就着灯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纹样都让人心头发紧。

“嫂子……”他刚喊出口,就被自己的声音烫了下。从昨天拜完堂起,这两个字就哽在喉咙里,怎么也换不成那声该叫的“媳妇”。

林秀莲的脸腾地红了,像窑里烧得正透的砖坯。她把红帕子往怀里拢了拢,站起身往灶台走:“快吃吧,等下张大哥要来拉砖,别让人家等。”她的脚步有点乱,裙角扫过他的鞋边,像片羽毛轻轻搔过。

两人坐在灶台边的小板凳上,埋头喝鸡蛋汤。碗沿偶尔碰到一起,发出“叮”的轻响,像窑里砖坯冷却时的细响。赵小军把自己碗里的蛋黄往她碗里拨,她又推回来,指尖相触的瞬间,像有电流窜过,谁也没说话,只觉得那点暖意顺着指尖往心里钻。

“昨天……谢谢你。”林秀莲忽然开口,声音细得像蚊吟。她指的是拜堂时,他看见她被众人起哄闹得脸红,悄悄把自己的蓝布褂子披在她肩上,说“风大”。

赵小军的耳根红了:“该做的。”他顿了顿,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等下我去窑里看看火候,你在家歇着吧,别累着。”

“我跟你一起去。”林秀莲把碗往案上放,“王大户家的祠堂砖今天要出窑,我得盯着点,别出岔子。”她说话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案上的账本,昨天的账还没记完,红布包着的新账本旁,放着他哥的牌位,牌位前的香还在燃着,青烟袅袅地飘向窗外,像在应和着什么。

砖窑的温度还没降透,赵小军掀开窑门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带着草木灰的味道。新出的青砖码得整整齐齐,青灰色的砖面上,“忠孝节义”西个大字刻得笔力遒劲,是他前阵子熬夜刻的,林秀莲说“祠堂用的砖,字得有风骨”。

“成色比上次还好。”林秀莲伸手摸了摸砖面,指尖被烫得缩回,赵小军赶紧用自己的袖口裹住砖,再递到她面前,“小心烫。”

她的指尖隔着粗布碰到他的掌心,像被窑火燎了下,慌忙收回手:“我去搬木架,把砖码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往库房走,晨光透过砖窑的缝隙落在地上,织成张金色的网。赵小军看着她的背影,红布衫的下摆沾着点窑灰,像落在红纸上的墨点。他忽然想起三年前,他哥刚走那会儿,她也是这样,穿着素色的衣裳,在砖窑里忙前忙后,只是那时她的背更弯些,眼里的光也没这么亮。

“嫂子……媳妇。”他试着喊了声,声音有点涩。

林秀莲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只是应了声“哎”,声音轻得像风拂过窑顶的草。

张大哥的马车到了时,两人正把最后一块刻字砖搬到木架上。张大哥跳下车,看着青砖首咂嘴:“这字刻的,比城里的石匠还好!小军兄弟,你这手艺,以后咱这十里八乡的祠堂,都得找你家烧砖!”

赵小军笑着应酬,林秀莲则站在旁边记账,笔尖在红账本上划过,留下娟秀的字迹。阳光落在她的发顶,银簪的光晃得人眼晕,张大哥看在眼里,偷偷撞了撞赵小军的胳膊:“你小子有福气,秀莲妹子不光人俊,还会持家,这砖窑啊,以后肯定越来越兴旺。”

赵小军的脸又红了,往林秀莲那边看,她正低头数钱,嘴角悄悄往上翘,像偷着藏了块糖。

搬完砖,张大哥非要留下吃饭,说“沾沾新人的喜气”。林秀莲去灶房忙活,赵小军跟进去帮忙烧火,两人挤在狭小的灶间里,他添柴,她切菜,偶尔胳膊肘碰到一起,就像小时候在老家的灶房里,他哥烧火,她做饭,只是那时他还是个蹲在门槛上啃红薯的毛头小子。

“张大哥爱喝酒,坛子里还有去年的米酒,你去打半壶。”林秀莲往锅里倒油,油星溅起来,赵小军赶紧往前挡了下,油星落在他的袖子上,烫出个小窟窿。

“没事。”他憨憨地笑,转身去拿酒坛,心里却甜得发涨——她记得张大哥爱喝酒,就像记得他爱吃烤得焦的饼子。

午饭很简单,一碟炒青菜,一碗炖豆腐,还有赵小军昨天特意去镇上买的酱肉。张大哥喝着酒,说起赵小军小时候的事:“这小子小时候皮,爬树掏鸟窝摔下来,还是你哥背着他去看的大夫,回来时俩人浑身是泥,被你公公追着打。”

林秀莲听得笑出了声,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赵小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多大的事了,张大哥还说。”

“咋不能说?”张大哥喝了口酒,“看着你小子从半大孩子长成能顶门立户的汉子,又娶了秀莲妹子这么好的媳妇,你哥在天有灵,肯定高兴。”

提到“哥”,灶房里静了些。林秀莲往赵小军碗里夹了块肉,轻声说:“快吃吧,肉要凉了。”

赵小军拿起筷子,忽然觉得这肉比任何时候都香。他知道,哥哥的在天之灵,一定在看着他们,看着这砖窑,看着这慢慢好起来的日子。

送走张大哥,日头己经偏西。林秀莲坐在院子里晒账本,赵小军则在窑边打磨刻刀。风卷着落叶打在窑门上的红绸上,哗啦啦地响,像在唱着什么热闹的调子。

“小军,”林秀莲忽然开口,“我看了看账,这半年赚的钱,够把西厢房翻新了,再打个新柜子,放你的刻刀和我的绣线。”

“再买台缝纫机吧,”赵小军抬头说,“你总用手绣,太累了。上次去镇上,我看李婶家的缝纫机,绣起来又快又好。”

林秀莲的脸又红了:“那得多贵……”

“不贵,”赵小军说得笃定,“等这批祠堂砖的钱结了,就够了。你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该我疼你了。”

最后几个字说得很轻,却像块石头投进林秀莲心里,漾起圈圈涟漪。她低下头,假装看账本,眼泪却悄悄掉在了纸页上,晕开了一个小小的墨点,像朵没开的花。

傍晚,赵小军去窑里添最后一次柴,林秀莲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件厚棉袄,是她昨天连夜改的,把他的旧棉袄拆了,加了层新棉絮,说“夜里守窑冷”。她把棉袄往他身上披,指尖划过他的脖颈,像带着电流。

“别等太晚,早点回来歇着。”她说。

“嗯。”赵小军应着,看着她转身往回走,红布衫的影子在暮色里拉得很长,一首延伸到他脚边。

窑里的火静静烧着,映得砖面上的字忽明忽暗。赵小军蹲在窑边,摸着那块刻着“共暖”的青砖,忽然觉得,这砖窑不再只是烧砖的地方,是他和她的家,是哥哥留下的念想,是往后无数个日子里,能让他们互相取暖的港湾。

林秀莲坐在灯下,拿起针线,继续绣那块没绣完的帕子。帕子上要绣个小小的砖窑,旁边站着两个人,一个高,一个矮,像极了她和他。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帕子上,像撒了层银粉,温柔得不像话。

夜渐深,砖窑的火还在烧,红烛的光从窗纸透出来,和窑火的光融在一起,把整个院子都染成了暖黄。赵小军守在窑边,听着远处传来的虫鸣,心里踏实得像压了块刚出窑的青砖。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只是替哥哥照顾她,他是她的男人,是这砖窑的当家的,要和她一起,把日子烧得像窑火一样旺,像青砖一样实。

林秀莲放下帕子,往灶膛里添了点柴,锅里温着的米酒发出轻微的“咕嘟”声。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会有苦,会有累,但只要身边有这个十九岁的少年,有这砖窑的烟火气,就什么都不怕了。

月光爬上窑顶时,赵小军往回走,远远看见屋里的灯还亮着,像颗温暖的星。他加快脚步,心里想着,等下要告诉她,明天去镇上买缝纫机时,顺便给她买块红绸,再把窑门上的旧红绸换下来,换个更新、更艳的。

日子就像这窑里的火,慢慢烧,慢慢暖,总有一天,会像那些烧透的青砖,结实得拆不开,暖得化不开。而他和她,就像这砖窑里的两块砖,经了火,成了家,再也分不开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8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田埂上的心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M8B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