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九章旧书里

小说: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作者:邱莹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十九章 旧书里的春天

西月的风裹着桐花香气撞进新华书店的玻璃门时,邱莹莹正踮脚往文学区顶层够书。她的指尖刚碰到那本《山茶文具店》的书脊,身后就传来汤伟的声音:“要这本?”

她回头,见他抱着一摞旧书站在木梯旁,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腕间还沾着早上帮邻居修自行车时蹭的机油——最近社区在推“便民维修点”,他总说“老街坊的自行车链条锈了,得赶在梅雨季前修好”。阳光透过书店的花玻璃窗落下来,在他发梢镀了层蜜色,像极了七年前他们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约会时,他蹲在文学区帮她找《小王子》的模样。

“是。”邱莹莹接过书,指尖触到书脊上的烫金纹路,“奶奶说过,这家书店是她年轻时常来的,说‘书页里藏着人间的烟火气’。”

汤伟把怀里的书放在她脚边的竹筐里,竹筐里己经堆了半筐旧书:《城南旧事》《呼兰河传》《飞鸟集》,还有本边角卷毛的《汪曾祺散文选》——是他上周在旧书摊淘的,说“你总说想吃高邮的咸鸭蛋,这本书里有”。

“奶奶要是看见,肯定要摸摸这书脊。”邱莹莹轻轻抚过《山茶文具店》的封面,“她说‘好的书像老茶,越翻越香’。”

汤伟弯腰从竹筐里抽出本《汪曾祺散文选》,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你瞧,这是我在老巷口旧书摊买的,摊主说这书是位老太太卖的,夹着银杏叶的那页写着‘人间至味是清欢’。”

邱莹莹接过书,银杏叶的脉络里还凝着淡淡的墨香,像极了去年秋天他们在老房子后院捡的银杏叶——当时汤伟把叶子夹在她正在读的《浮生六记》里,说“这样你翻书时,就能闻到秋天的味道”。

------

下午三点,书店的咖啡区飘着现磨蓝山的香气。

邱莹莹坐在藤编椅上,腿上摊着《山茶文具店》,汤伟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杯壁上还沾着奶泡:“要加糖吗?”

“不用。”邱莹莹摇头,“奶奶说,好咖啡要喝原味,像好日子要慢慢过。”

汤伟在她对面坐下,翻开自己带来的《东京梦华录》:“我今天来是想找这本书,王工说老邮局改造时,工人们从墙缝里翻出本旧账本,里面夹着张手绘的‘汴京街景图’,我想查查有没有相关的记载。”

“汴京?”邱莹莹抬头,“和咱们的老巷子有关?”

“可能。”汤伟推了推眼镜,“老邮局是民国时期建的,听说以前是汴京迁都时的驿站,墙缝里的账本可能是当年的商队留下的。”

邱莹莹想起上周整理奶奶遗物时,在樟木箱底翻到的半块砖——砖缝里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奶奶的字迹:“阿莹,要是哪天老房子需要修修补补,记得用老砖,它们比新砖暖。”此刻,她忽然懂了,所谓“老物件”,从来不是冰冷的砖块或旧书,而是藏在其中的温度,是有人把岁月叠进纸页,把心意藏在字里行间。

------

“莹莹,你看这个。”汤伟突然指着《东京梦华录》里的插画,“这幅‘州桥夜市’的画,和你上次画的‘老巷夜市’好像。”

邱莹莹凑过去,画里的灯笼、糖画摊、挑担的小贩,和她记忆里老巷口的夜市几乎一模一样——去年夏天,她蹲在巷口画夜市,汤伟蹲在她旁边剥菱角,说“你画的灯笼比真的还亮”。

“那时候你说,要把老巷子的烟火气画进画里。”汤伟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现在,我们把它写进书里了。”

邱莹莹想起上个月社区办的“老巷故事展”,她的画和汤伟的旧照片、张奶奶的日记一起挂在墙上。有个穿背带裤的小孩指着她的画问:“阿姨,这是你家吗?”她笑着说:“是奶奶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阿莹。”汤伟突然握住她的手,“等咱们老了,就在老房子里开个小书店,把这些旧书都摆上架,再煮点桂花香的茶,让孩子们来听故事。”

邱莹莹的手指在他的掌心轻轻,想起汤念安昨天说的话:“妈妈,等我长大了,要在奶奶的房子里种好多好多书,让它们长成大树。”

“好。”她笑着点头,“到时候,你就是书店的老掌柜,我给你磨咖啡,汤念安给你递书签。”

------

西点半,书店的下班铃响了。

邱莹莹把《山茶文具店》放进帆布包,汤伟抱着那摞旧书跟在后面。两人穿过书店门口的梧桐树,风里飘着新抽的梧桐叶香,混着咖啡的苦和桐花的甜。

“今天买书花了八十块。”汤伟翻着钱包,“不过王工说,旧账本里的‘汴京街景图’能换两斤桂花糖,咱们回头给念安带点。”

邱莹莹踮脚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碎发:“值。”

“值什么?”

“值能和你一起逛书店。”她望着他的侧影,阳光穿过梧桐叶落在他肩头,“值能和你在旧书里找到春天。”

汤伟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全是温柔:“春天从来都在,只要你愿意翻开书,愿意和我一起走。”

------

傍晚六点,老房子的厨房飘着糖醋排骨的香气。

邱莹莹系着奶奶留下的蓝布围裙,把刚买的桂花糖熬成糖浆。汤伟坐在餐桌前,把旧书里的“汴京街景图”小心铺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比对。

“找到了!”他突然喊了一声,“这处‘卖花担子’的位置,和咱们老巷口的卖花阿婆的位置一模一样!”

邱莹莹凑过去,看见玻璃板上的墨迹里,真的有个扎着蓝布头巾的阿婆,挑着担子,担子两头的竹篮里装着茉莉和白兰花——和每天清晨在老巷口卖花的张奶奶,简首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奶奶说,老巷子的花是会走路的。”邱莹莹轻声说,“卖花阿婆的花担子,从汴京走到老巷子,从奶奶的年轻时代走到现在。”

汤伟把放大镜放下,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们的故事也会继续走下去。”

------

深夜,邱莹莹躺在汤伟怀里,听着他均匀的心跳。

汤念安在隔壁的小床上睡得正香,小夜灯的光透过门缝,在天花板上投下个模糊的影子。汤伟翻了个身,伸手关掉床头灯:“明天我们去老巷口,把‘汴京街景图’的故事讲给张奶奶听。”

“嗯。”邱莹莹应着,“还要给小棠的双胞胎带糖画,她们上次说想吃蝴蝶形状的。”

汤伟吻了吻她的额头:“好。等糖画摊的爷爷来了,咱们让他多画两只,一只给念安,一只给未来的小宝贝。”

邱莹莹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今天在书店里,汤伟翻到《小王子》时说的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她摸了摸汤伟的手背,轻声说:“我们记得。”

------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混着糖醋排骨的甜,混着旧书的墨香,混着汤念安的呼吸声,像首温柔的歌。

而在他们脚边,那本《山茶文具店》静静躺在床头柜上,书页间夹着片梧桐叶——是今天下午在书店门口捡的,叶脉里还凝着傍晚的霞光。

就像他们的爱情,藏在旧书的纸页里,藏在老巷的风里,藏在每一个平凡的今天里,永远新鲜,永远温暖。

邱莹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