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章蝉鸣

小说: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作者:邱莹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十章 蝉鸣里的旧年

五月的风裹着槐花香撞进老巷子时,邱莹莹正踮脚往门框上挂艾草。青绿色的艾草束在风里晃了晃,叶尖垂落的露珠正好落在她腕间的银镯上——那是奶奶留下的,刻着“长命百岁”西个小字,如今套在了她的腕上,又被汤念安用蜡笔画了只歪歪扭扭的蝴蝶。

“阿莹!”汤伟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带着点喘,“你快来看,老周头送来的栀子花开了!”

邱莹莹转身,见汤伟捧着个粗陶盆从葡萄架下走过来。盆里的栀子花雪瓣上还沾着晨露,凑近了能闻到清冽的甜,像极了去年清明奶奶蒸的艾草青团。他把花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瓷瓶是奶奶用了三十年的,瓶身釉色早被岁月磨得温润,瓶底还留着道细细的裂纹——那是汤伟去年冬天帮她搬花盆时磕的,当时急得首搓手,她却笑着说:“这道裂纹好,像月亮,看着亲切。”

“奶奶要是看见,肯定要夸老周头会挑花。”邱莹莹伸手摸了摸花瓣,“上个月他还说‘老巷子的花该轮着开了’,这不,艾草刚挂上,栀子就接上了。”

汤伟弯腰从竹篮里掏出个油纸包:“张奶奶今早送来的,说这是她新腌的糖蒜,配栀子花茶正好。”他掀开油纸,乳白色的糖蒜浸在琥珀色的汁水里,表面凝着层细密的白霜,“我还让她留了半坛,等念安生日那天开。”

“念安的生日?”邱莹莹猛地抬头。

汤伟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里浮起笑:“对,下周六。咱们今年怎么过?去年是在老巷口的大排档,前年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今年……”他故意顿了顿,“我想在院子里搭个棚子,支起葡萄架,把老桌子搬出来,再请小棠一家、张奶奶、老周头他们来。”

邱莹莹的手指轻轻绞着围裙带:“好。还要买个大蛋糕,念安说想要草莓的,因为她属兔,草莓红得像胡萝卜。”

“还有。”汤伟从裤兜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我昨天去邮局取了包裹,是你上次说的那套《中国传统节日图谱》。”他把纸展开,露出里面的线稿——十二幅节气图,每幅都画着老巷子的场景:立春的糖画摊、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最后一页是芒种,画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蹲在葡萄架下,踮脚给爷爷递剪刀,身后是满架的青葡萄。

“这是……”邱莹莹盯着画里的小女孩,忽然笑了,“是念安吧?你什么时候画的?”

“上周三晚上。”汤伟挠挠头,“她趴在我书桌上玩彩笔,说要画‘妈妈和爸爸的院子’。我偷偷拍了张照片,把她画进去了。”他掏出手机,翻出张照片:念安蜷在藤椅上,膝盖上摊着画纸,鼻尖沾着橘色彩铅,“她说,等生日那天,要把这幅画贴在棚子上。”

邱莹莹的眼眶微微发酸。她想起三年前念安出生那天,汤伟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手里攥着她的手说:“是个丫头,眼睛像你,鼻子像我。”后来他们给孩子取名“念安”,“念”是纪念奶奶,“安”是希望她一生平安。如今念安五岁了,会踮脚给汤伟递拖鞋,会偷偷把最甜的草莓塞进他嘴里,会在他画图时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用蜡笔在废纸上画“爸爸的楼”。

------

下午三点,老巷口的蝉鸣渐密。

邱莹莹蹲在井边洗栀子花,汤伟拎着袋草莓从巷口回来,额角沾着汗:“老周头说这是最后一茬,明早就没了。”他把草莓倒进玻璃盆,清水漫过鲜红的果尖,“念安昨天还说,要让草莓在冰箱里睡两天,生日那天再吃。”

“她呀。”邱莹莹笑着把洗好的栀子花插进瓷瓶,“从小就精得很。”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脆生生的喊叫声:“莹莹姨!汤伟叔!”

小棠牵着双胞胎的手站在门口,怀里的汤念安正扒着她的胳膊往下跳:“妈妈!妈妈!”

邱莹莹弯腰把念安抱起来,她肉乎乎的小胳膊搂着她的脖子,鼻尖还沾着上午玩颜料留下的绿色:“妈妈,我画了生日卡片!”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彩纸,上面用蜡笔歪歪扭扭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旁边画了朵歪脖子栀子花。

“这是给妈妈的?”邱莹莹故意板起脸,“那爸爸的生日卡片呢?”

念安歪着脑袋想了想,从另一个口袋摸出张更皱的纸:“这是爸爸的!上面画了大楼,还有汤伟叔的眼镜!”

汤伟接过卡片,眼镜片上泛着光:“谢谢宝贝。”

小棠把双胞胎放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桶:“我妈熬了绿豆汤,说天热了喝这个败火。”她摸了摸念安的头,“念安,生日蛋糕订了吗?”

“订了!”念安抢着说,“草莓的!有大大的蜡烛!”

“还有三天呢。”邱莹莹刮了刮她的鼻尖,“急什么?”

“不急!”念安抱着她的脖子晃了晃,“我己经把邀请卡发给朵朵了,还有浩浩,夏至未至之梧桐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夏至未至之梧桐信最新章节随便看!他们说要带玩具来。”

------

傍晚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厨房。

邱莹莹系着奶奶留下的蓝布围裙,正和小棠一起包粽子。竹篾盆里泡着的糯米泛着珍珠似的光,粽叶是汤伟早上从河边采的,还带着湿地的清香。双胞胎趴在餐桌旁,拿着粽叶学包粽子,把糯米撒得满桌都是。

“小棠,你说奶奶要是看见,会怎么说?”邱莹莹把个三角粽系好,“她总说‘包粽子要手稳,心也要稳’。”

小棠笑着把个歪歪扭扭的粽子放进竹匾:“奶奶肯定会说‘我们念安手巧,比你当年强多了’。”她指了指念安——那孩子正把自己的粽子捏成圆球状,“你看,念安包的是‘汤圆粽’,说要给爸爸吃,因为爸爸爱吃甜的。”

汤伟端着盘切好的西瓜走进来,念安立刻扑过去:“爸爸!我有‘汤圆粽’!”

“真厉害。”汤伟咬了口西瓜,汁水顺着下巴滴在衬衫上,“等会给你奖励,吃块最大的西瓜。”

“不要!”念安摇摇头,“我要等生日那天,吃蛋糕上的草莓!”

------

夜里八点,老巷子的路灯次第亮起。

邱莹莹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汤伟蹲在她脚边,帮她修那盏老台灯——灯罩是奶奶用旧纱帘缝的,灯座是爷爷留下的铸铁件,前天晚上突然不亮了。他拆开灯座,用螺丝刀拧了拧松动的电线,抬头时镜片上蒙着层细汗:“明天就能修好了。”

“不急。”邱莹莹摸了摸他的后颈,“明天还要去买蛋糕,给念安挑气球。”

汤伟笑着抬头:“你呀,心里只有念安。”

“那当然。”邱莹莹歪头看他,“还有你,还有小棠,还有张奶奶,还有老周头……”她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念安的小伙伴们,还有这条巷子里的所有人。”

汤伟握住她的手,指腹蹭过她腕间的银镯:“你知道吗?我刚搬来这条巷子时,最怕的就是‘永远’。我总觉得日子是流动的,人会走,墙会倒,连树都会枯。可现在……”他望着院角的老银杏,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我现在觉得,最珍贵的就是‘永远’。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永远,是像老巷子这样,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却又把旧的温暖都藏着。”

邱莹莹望着他的侧影,忽然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阿莹,日子不是过一天算一天,是把每一天才过成永远。”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槐花香,混着厨房飘来的粽叶香,混着念安在屋里跑来跑去的脚步声,混着汤伟翻图纸的沙沙声,像首温柔的歌,轻轻漫过整个夏天。

------

五月十七日,晴。

汤念安的生日。

老巷子的天空蓝得像洗过的玻璃,阳光透过葡萄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院子中央搭着蓝布棚子,棚子下摆着奶奶留下的老榆木桌,桌上堆着小棠送的草莓、张奶奶腌的糖蒜、老周头送的栀子花,还有汤伟亲手烤的蜂蜜蛋糕——虽然烤焦了一角,却被念安捧在手里说“这是爸爸的勋章”。

“念安!看这里!”小棠举着相机喊。

念安穿着白色连衣裙,戴着奶奶留下的银镯,踮脚去够蛋糕上的草莓。汤伟蹲在她旁边,帮她扶着小椅子;邱莹莹站在他身后,笑着替她理了理裙角;张奶奶坐在藤椅上,往她嘴里塞了颗糖蒜:“甜不甜?我们念安最甜了。”

“甜!”念安舔了舔嘴角的奶油,举着草莓递到汤伟嘴边,“爸爸吃!”

汤伟咬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甜。”

邱莹莹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样的午后,她在医院走廊里接到电话,说奶奶走了。她疯了一样往家跑,汤伟追上来,把她的手攥得紧紧的:“我在,我在。”后来他们把奶奶的老物件一件件摆进老房子,把她的照片挂在客厅,把她的话记在心里。

“阿莹。”汤伟的声音打断她的回忆。

“嗯?”

“你看念安。”他指着女儿——那孩子正举着画纸,给双胞胎讲“奶奶的院子”,“她的眼睛里有光,和你一样,和奶奶一样。”

邱莹莹望着念安,望着汤伟,望着棚子外飘着的槐花香,忽然明白:所谓“永远”,从来不是某个固定的终点,而是此刻——是念安的笑声,是汤伟的温度,是老巷子里飘着的烟火气,是所有爱过的人、念过的事,在岁月里沉淀成的温暖,永远在心里,永远在眼前。

蝉鸣渐密,阳光正好。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槐花香,混着蛋糕的甜,混着草莓的香,混着所有平凡而珍贵的日子,在五月的晴空下,酿成了一坛最浓的酒。

而他们知道,这坛酒,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醇,越来越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