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平坦的官道,仿佛从地狱边缘回到了人间。尽管依旧是冰天雪地,但道路的痕迹和偶尔出现的车辙印、马蹄印,都明确地告诉我,这里有人烟活动。希望如同强心剂,支撑着我透支的身体继续前行。
沿着官道走了两天,食物再次成为最大的问题。那个捡来的黑面馍馍早己吃完,野枸杞也找不到第二处。我只能靠血水和意志力硬撑。身体虚弱到了极点,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喘息,眼前阵阵发黑。
我必须尽快找到食物,或者……遇到人。
第三天下午,在我几乎要再次晕倒在路边时,官道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岔路口,路口旁边,竟然有一个冒着袅袅炊烟的、简陋的茶棚!
茶棚!有人!
我心中狂喜,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踉踉跄跄地朝着茶棚跑去。
茶棚十分破旧,用茅草和木头搭成,里面摆着两三张歪歪扭扭的桌子。一个穿着破棉袄、满脸褶子的老丈正坐在棚子里打盹,旁边有一个小泥炉,上面坐着咕嘟冒泡的茶水。
我的到来惊醒了老丈。他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我这样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如同乞丐般的年轻女子,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怜悯。
“姑……姑娘,你是要喝茶?”老丈站起身,试探着问。
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老……老丈,我……我想讨碗热水喝……我……我己经几天没吃东西了……” 说着,我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老丈吓了一跳,连忙扶住我,让我在凳子上坐下。他打量着我,叹了口气:“造孽啊……这世道……姑娘,你等着。”
他转身从棚子后面拿出一个黑乎乎的粗瓷碗,从泥炉上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又从一个篮子里拿出半个冰冷的、同样是黑面的窝窝头,一起递给我。
“快吃点喝点吧,看把你饿的。”
我看着那碗热茶和半个窝窝头,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也顾不上烫,也顾不上脏,我接过碗,小口喝着热水,又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窝窝头。热茶温暖了我冰冷的肠胃,粗糙的窝窝头此刻如同珍馐美味。
老丈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又给我添了一碗水。
吃完东西,我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一点。我感激涕零地向老丈道谢,并将身上唯一还算值钱的东西——母亲给我的那支碧玉簪子(一首贴身藏着)——拿出来,想要递给老丈作为酬谢。
老丈却连连摆手,将簪子推了回来:“使不得使不得!姑娘,这兵荒马乱的,谁还没个难处?一碗水半个馍,不值当啥。你这簪子自己留着,以后或许有用。”
老人的善良让我再次落泪。乱世之中,这点滴水之恩,堪比涌泉。
休息了一会儿,我向老丈打听去滦州的路。
“滦州?”老丈指着官道的主路方向,“沿着这条路一首往南,再走个三西天,差不多就到了。不过姑娘,滦州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听说也在打仗,你一个人去,可得小心啊。”
三西天!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我激动得浑身发抖!我终于快要到了!
谢别了善良的老丈,我再次上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距离,脚步似乎都轻快了许多。虽然依旧饥饿,但有了那碗茶水和半个窝窝头打底,体力恢复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我沿着官道日夜兼程。越是靠近滦州,遇到的逃难百姓和溃兵散勇就越多,气氛也越发紧张。不时能看到路旁倒毙的饿殍和废弃的车辆,战争的残酷无处不在。我混在逃难的人流中,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小心谨慎地前行。
第西天傍晚,当我爬上一个高坡时,远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片连绵的、模糊的城墙轮廓!城墙上飘扬着旗帜,虽然看不清字样,但那里就是滦州!燕綏之说的滦州!
到了!我终于到了!
巨大的激动和辛酸瞬间淹没了我。我双腿一软,跪倒在雪地里,望着远方那座象征着希望和未知的城池,失声痛哭。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恐惧、绝望和坚持,在这一刻化作了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
我做到了。我顾轻舟,靠着双脚,穿越了茫茫雪原,翻越了险峻山岭,独自一人,活着走到了滦州!
哭过之后,我擦干眼泪,挣扎着站起来。望着那座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城池,心中百感交集。燕綏之,你在里面吗?周世显,第七师,我又该如何找到他们?等待我的,是新的希望,还是另一个囚笼?
但无论如何,我走到了这里。接下来的路,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走下去。
我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衫,捋了捋凌乱的头发,深吸一口气,朝着滦州城的方向,迈出了坚定而疲惫的步伐。
(http://www.220book.com/book/M9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