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珠阁的晨光总裹着股淡淡的墨香——顾砚知抄账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些缝补的废纸本上,小楷写得工工整整,连沈珠算最挑剔的“毫”级数字,都没半点错漏。沈珠算坐在对面拨算盘,指尖划过红木算珠,突然停在“豆腐坊周婶”的账页上:“周婶,你这月的豆渣怎么只卖了50文?上次我跟你说,豆渣晒成干卖给养猪户,能多卖20文,你没试?”
周婶正坐在门口择菜,闻言拍了下大腿:“哎哟!我忘了!光顾着磨豆腐,把这事抛到脑后了!沈掌柜,还是你心细,这20文虽少,够我买两斤青菜了!”说着就起身要去晒豆渣,走到门口又回头,压低声音:“珠算啊,刚才我看见柳家的人跟衙役打听‘京城来的书生’,还拿着张画像,瞧着跟顾先生有点像,你可得当心些!”
沈珠算拨算盘的手猛地一顿,算珠“啪”地撞在框上。她抬眼看向顾砚知,他正低着头抄账,阳光落在他的发梢,侧脸的线条温和,可那双藏在书卷后的眼睛,分明藏着京城的风霜。她心里“咯噔”一下——柳万山果然查到顾砚知头上了。
“先把账算完,别慌。”沈珠算压下心头的乱,指尖重新落回算盘,“周婶,你先去晒豆渣,下午我再帮你算‘豆渣干的成本账’,保准让你多赚两文。”
周婶走后,算珠阁里只剩算盘声和笔尖划过纸页的轻响。顾砚知抬头时,正撞见沈珠算盯着他的眼神,带着点担忧,不像平时那样只盯着账本或银子。他放下笔:“是不是周婶说什么了?”
“没什么。”沈珠算别过脸,却把刚算好的“抄账工钱”往他面前推了推——这次是用细麻绳串好的100文,比平时多了20文,“你这月抄得快,错漏也少,多给20文,不是特意赏你的,是怕你抄得慢耽误我对账。”
顾砚知看着那串铜钱,铜绿在晨光里闪着微光,心里暖得发慌。他没接,反而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纸:“这是我昨天在瘦西湖边抄的‘盐引制度’,上面写着私盐贩卖超过10石要判流放,柳万山去年私运的2000石,够他蹲一辈子大牢了。我想着,或许能帮你以后对付他。”
沈珠算接过纸,指尖触到他递纸的温度,连忙缩回手。纸上的字迹清秀,连“盐引核验流程”都标得清清楚楚,她知道顾砚知是怕她吃亏,心里像被热粥烫了下,软乎乎的。正想说什么,院门外突然传来衙役的脚步声——两个穿皂衣的衙役跟着柳家管家,径首闯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张文书。
“顾砚知,有人告你是京城的逃犯,跟我们走一趟!”衙役把文书往桌上一拍,字里行间写着“顾砚知因私吞家产,被京城府衙通缉”,末尾盖着个模糊的印鉴。
顾砚知的脸色瞬间白了——这是柳万山故意伪造的!他父亲被诬陷后,京城府衙根本没发过通缉令,这印鉴一看就是假的。可他刚想辩解,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扬州珠算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管家就凑到衙役耳边嘀咕:“这顾砚知来路不明,沈掌柜还帮他藏着,指不定是一伙的!”
沈珠算猛地站起来,把算盘往桌上一磕,算珠“噼啪”响得震耳朵:“你们凭什么抓他?这文书是假的!”她指着文书上的印鉴,“京城府衙的印鉴是‘朱红方印’,你们这印是圆的,还模糊不清,一看就是伪造的!还有,顾先生这月天天在我这抄账,街坊们都能作证,怎么可能是逃犯?”
街坊们听见动静,又围了过来。卖豆浆的李大叔拎着锅铲喊:“顾先生天天帮我写楹联,哪像逃犯?柳家的人就是故意找茬!”张阿婆也举着青菜帮腔:“我昨天还看见顾先生帮沈珠算修门板,这么好的后生,怎么会私吞家产?”
衙役看着围过来的街坊,又看了看文书上的印鉴,也觉得不对劲。沈珠算趁机把顾砚知抄的“盐引制度”和这月的账册递过去:“你们看,顾先生抄的这些,都是官府的规章,要是逃犯,敢写这些?还有,柳万山去年私运2000石私盐,我这里有他的盐账漏洞,你们要是真要查,该去查柳家!”
管家慌了,想抢账册,却被衙役拦住。衙役翻看了账册和盐引文书,脸色沉下来:“柳管家,这文书是假的,你跟我们回衙署说清楚!”说着就架起管家往外走,管家还在喊:“柳老爷不会放过你们的!”
看着管家的背影,沈珠算松了口气,手心里全是汗。顾砚知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谢谢你,沈掌柜。”
“谢什么,我是怕你被抓了,没人抄账,耽误我对账。”沈珠算别过脸,却转身往后院走,“我……我昨天买了块五花肉,再不吃要坏了,今天炖肉,不是特意给你做的,是怕浪费。”
顾砚知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忍不住上扬。后院的青菜苗冒得更高了,沈珠算蹲在灶台前,生火的样子有些笨拙,火苗映在她脸上,红扑扑的。不一会儿,肉香就飘了出来,混着杂粮粥的暖香,填满了整个算珠阁。
炖肉时,沈珠算特意多放了点酱油——顾砚知上次说过,京城的菜偏咸,她记在了心里。肉炖好后,她盛了一大碗给顾砚知,自己只留了几块瘦的,嘴上说:“你年轻,吃得多,多吃点有力气抄账,我吃不了多少,别浪费。”
顾砚知看着碗里的肉,油光锃亮,香得让人流口水。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肉质软烂,咸淡正好,比他在京城吃的山珍海味还香。他抬头看向沈珠算,见她正小口啃着骨头,连骨缝里的肉丝都挑得干干净净,心里暖得发沉:她总说“不浪费”,其实是把好的都让给了他。
而巷口的柳树下,柳家的管家正盯着他的背影,手里捏着封信——是京城来的回信,上面写着“顾砚知确为御史顾清之子,速将其押送京城,必有重赏”。风卷着落叶落在管家脚边,他嘴角勾起阴笑,转身朝柳府走去。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朝着算珠阁,朝着沈珠算和顾砚知,悄悄袭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9A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