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林晓初查骸骨:死亡时间至少10年,不是简单命案

小说: 罪案之追凶者   作者:李梓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罪案之追凶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9K1/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李梓谦”推荐阅读《罪案之追凶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乡村小路的路面坑洼不平,警车底盘蹭过碎石发出“哐当”闷响,林晓紧紧抓着副驾驶扶手,视线死死盯着后视镜——黑色轿车和银色面包车还在后面追,车灯刺破傍晚的暮色,像两双恶狠狠的眼睛,死死咬着警车的尾巴。

“坐稳了!”陈砚的声音透过方向盘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定。他猛地打了把方向,警车拐进一条更窄的岔路,路两旁的玉米秆疯长到一人多高,叶子刮在车窗上发出“沙沙”声,像无数只手在拉扯。

林晓趁机举起手机,对着后视镜连拍——黑色轿车车牌“江A·3X789”、银色面包车“江A·6Y215”,她快速把照片发给支队技术科,附带定位:“请求查这两辆车的实际车主,疑似跟踪我们。”

刚发完消息,后面的银色面包车突然加速,猛地往警车右侧靠过来,试图逼停他们。陈砚眼疾手快,踩下油门往左边避让,车轮碾过路边的土沟,车身剧烈摇晃,林晓放在腿上的笔记本滑落在地,纸页被风吹得哗哗响。

“他们疯了?光天化日敢劫警车?”林晓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怕,是气——她从没见过这么嚣张的跟踪者,根本不把警察放在眼里。

“他们不敢真动手,就是想逼我们放弃调查。”陈砚盯着前方,眼神锐利如刀。他知道,这些人是赵卫东的爪牙,越是疯狂,越说明他们怕了,怕账本的事被翻出来,怕苏岚和周梅的案子被查清。

前方突然出现一座石桥,桥面窄得只能过一辆车,桥边还堆着修路用的沙袋。陈砚眼前一亮,猛打方向盘冲上皮桥,刚过桥就踩下刹车,快速倒车——黑色轿车和银色面包车紧跟着冲上来,见桥面被警车挡住,只能急刹停在桥那头,隔着十几米的距离,车灯晃得人睁不开眼。

“走!”陈砚拉上手刹,推开车门就往玉米地里钻,林晓紧随其后。两人猫着腰在玉米秆里穿行,叶子上的露水打湿了衣服,冰凉地贴在皮肤上,却没人敢放慢脚步。

身后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还有人的喊叫声:“别让他们跑了!”

陈砚拉着林晓钻进一处废弃的砖窑厂,躲在断墙后面,屏住呼吸。砖窑厂的烟囱早己废弃,墙体上布满裂缝,夕阳的余晖从裂缝里透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正好掩护他们的身影。

跟踪的人在玉米地里搜了十几分钟,骂骂咧咧的声音渐渐远去。陈砚贴着断墙听了半天,确认没人了,才松了口气:“没事了,他们走了。”

林晓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头发上还沾着玉米叶:“这些人也太明目张胆了……支队那边回消息了吗?”

陈砚拿出手机,信号格只有一格,支队技术科回了条简短的消息:“两辆车均为套牌,车主信息虚假,己通知沿线交警留意。”

“果然是套牌。”林晓皱起眉,“赵卫东的手伸得真长,连套牌车都准备好了。”

“不止,”陈砚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他们能准确知道我们的行程,甚至在工地安排人盯梢,说明支队里可能有他们的人,或者……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这句话让林晓心里一沉。她想起开会时李建国的反应,想起他劝陈砚“适可而止”,难道李建国和赵卫东真的有关系?

两人没再多说,沿着砖窑厂的后墙绕到大路,拦了辆路过的出租车,往市区方向走。车上,陈砚联系了以前的老同事——退休的机床厂工会主席老杨,想打听王大海的下落。

“王大海啊,”老杨的声音在电话里断断续续,“他2000年退休后就搬到郊区住了,在清水镇那边,具体地址我记不清了,只知道他身体不好,常年靠吃药维持,儿子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

“您知道他家里的联系方式吗?”陈砚追问。

“没有,他退休后就跟厂里的人断了联系,好像是怕惹麻烦。”老杨叹了口气,“当年苏岚案后,王大海就变得怪怪的,开会总躲着人,有人说他收了赵卫东的好处,也有人说他是被吓坏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挂了电话,陈砚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眉头紧锁:“王大海是关键,他手里肯定有账本的线索,就算账本被拿走了,他也一定知道些什么。明天我们去清水镇,就算挨家挨户问,也要找到他。”

林晓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调出骸骨的初步检测报告:“对了,早上技术科发了补充报告,骸骨的躯干骨骼清理出了一些痕迹,肋骨有一处骨折,骨折边缘有愈合痕迹,说明是生前半年内受的伤;另外,骸骨的骨盆处发现了微量的钝器撞击痕迹,结合颅骨的凹陷,推测致命伤可能是头部遭受钝器重击,但具体凶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生前受伤,还不止一次?”陈砚的眼神沉了下来,“周梅2011年失踪前,会不会经常被人威胁?或者跟人发生过冲突?”

“很有可能。”林晓滑动屏幕,调出周梅的职工档案照片,“你看,周梅的工作证照片里,眼神很坚定,不像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她要是发现了赵卫东的秘密,肯定会跟对方硬刚,受伤也正常。”

出租车在支队门口停下,两人刚下车,就看见李建国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们:“陈砚,你们去哪了?手机怎么打不通?刚才有人举报,说你们在郊区跟人‘斗殴’,到底怎么回事?”

陈砚心里冷笑——肯定是跟踪的人反咬一口,想给他们安个“违纪”的罪名,阻止调查。他没隐瞒,把被跟踪、被逼到玉米地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李副支队,你要是有空,不如查查是谁在背后搞鬼,而不是在这里问我们去哪了。”

李建国的脸涨得通红,手指捏着对讲机,半天没说话:“你们……注意安全,有情况及时汇报。”说完,转身就走,脚步有些慌乱。

看着李建国的背影,林晓凑到陈砚耳边:“他肯定知道什么,说不定跟踪的事,就是他跟赵卫东通风报信的。”

陈砚没说话,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多想,先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去清水镇找王大海。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按证据办事,谁也别想拦着。”

回到技术科实验室,林晓没立刻回家,而是重新整理骸骨的检测数据。她把骸骨的牙齿样本放在显微镜下,再次确认补牙材料的成分——树脂复合材料,含有2005年后才添加的抗菌剂成分,这进一步证明骸骨死亡时间在2008年后,和苏岚案彻底无关。

可那枚“岚”字戒指,还是像块石头压在她心里。她调出戒指的三维模型,放大内侧的磨损痕迹,突然发现一处细微的刻痕——不是自然磨损,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划过,刻痕里还残留着一点暗红色的物质。

“这是什么?”林晓立刻取样,放在检测仪里分析。半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暗红色物质是干涸的血迹,DNA分型与骸骨的DNA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戒指是在骸骨主人死后,被人戴在她手上的,而且戴戒指时,骸骨主人的手指上还有未干涸的血——这个人故意把戒指和骸骨埋在一起,就是为了让警方误以为骸骨是苏岚,从而转移注意力,掩盖真正的凶手!

林晓的心跳飞快,她立刻给陈砚打电话,想告诉他这个发现。可电话响了半天,没人接——陈砚的手机,居然关机了。

她心里一紧,赶紧往陈砚家的方向跑。路过支队停车场时,她突然看到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正是下午跟踪他们的那辆套牌车,停在陈砚家小区对面的路边,车窗半降,里面的人正盯着陈砚家的窗户。

林晓赶紧躲到树后,拿出手机拍照,同时拨打陈砚的电话,还是关机。她看着黑色轿车里的人拿出望远镜,对准陈砚家的阳台,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陈砚会不会出事了?

就在这时,黑色轿车的车门打开,一个穿黑色外套的男人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往陈砚家小区门口走去。林晓屏住呼吸,紧紧盯着那个男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按动,给支队值班室发消息:“陈砚家附近有可疑人员,请求立刻支援!”

夜色渐深,小区门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落在男人身上,林晓清楚地看到,他的腰间,别着一把黑色的匕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M9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罪案之追凶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9K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