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的话,像一把淬了盐水的鞭子,抽在每一个大汉时空之人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七十年的屈辱契约。
这六个字,让未央宫中的汉景帝刘启,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一生勤勉,开创治世,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可仙人这番话,却将他所有的功绩,都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驳,却发现任何言语,在那血淋淋的边境惨状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力。
是,国库是充盈了。
可那堆积如山的铜钱,又有哪一枚,能买回大汉的尊严?
那腐烂在仓库里的粮食,又有哪一粒,能喂饱战死的边军?
他身旁,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静静地站着。
少年身着太子服饰,面容尚带稚气,但那双眼睛,却深邃得如同古潭。他看着光幕中那些被匈奴铁蹄肆意践踏的村庄,看着那些被掳走哭喊的妇孺,他的手,死死地攥成了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
他没有说话。
但他的胸膛里,仿佛有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在疯狂地积蓄着力量。
“七十年的沉默,七十年的忍耐,让匈奴的贪欲,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岁币和女人,他们要的是大汉的土地,是大汉的财富,是大汉子民的性命。”
陈安的声音,回荡在所有时空。
“这份沉默,也让汉人的血性,被一点点消磨。朝堂之上,主张议和、主张退让的声音,成为了主流。‘战’这个字,仿佛成了一个禁忌,谁提,谁就是国家的罪人,谁就是破坏和平的疯子。”
“他们忘了,和平,从来不是靠祈求得来的。”
“首到,这一天。”
光幕的画面,陡然一变。
未央宫那熟悉而威严的宫殿,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个年轻的身影,身着天子冕服,缓缓走上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
当他坐下的那一刻,整个大殿,仿佛都为之一振。
大汉时空。
太子刘彻,看着光幕中那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身影,缓缓坐上龙椅,他的呼吸,也随之停滞了一瞬。
那是……未来的自己。
【汉高祖刘邦:……这,这是咱老刘家的哪个娃?看着挺精神!】
【唐太宗李世民:十六岁即位。如此年轻,却有这般沉稳的气度,不简单。】
【明太祖朱元璋:哼,看着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骨头是软是硬!】
陈安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回答了所有人的疑问。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皇帝位。”
“他,就是我们‘千古一帝’系列,要盘点的第一位主角。”
“他所继承的,是一个国库充盈,但精神上却跪着的帝国。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沉疴遍地,人人畏战如虎的朝堂。”
“而他,将用自己长达五十西年的帝王生涯,去完成一件,他父祖两代人,都未曾完成,甚至不敢去想的伟业。”
“那就是——”
陈安的声音,一字一顿,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让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轰!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横贯古今的惊雷,炸响在所有帝王的心头。
大汉时空。
十六岁的刘彻,身体猛地一颤。他的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好!
说得好!
这,不正是他从懂事起,就日夜在心中咆哮的誓言吗!
【汉高祖刘邦:……好小子!有种!不愧是咱的重孙!就冲这句话,咱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虽远必诛!好大的口气!朕倒要看看,他要如何做到!】
【明太祖朱元璋:总算来了个带把的!磨磨唧唧七十年,早该这么干了!】
帝王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了。
他们可以容忍一个王朝的贫弱,却无法容忍一个强盛的王朝,对外卑躬屈膝。
“但是,理想是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陈安话锋一转。
“年轻的皇帝,满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改变这一切。但他很快就发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他的祖母,窦太后。”
“这位尊崇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太太,是‘主和派’最坚定的支持者。朝堂上下的高级官员,也大多是她的心腹。”
“刘彻刚刚即位,就迫不及待地推行‘建元新政’,试图提拔儒生,改革弊政,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但他的所有举措,都在以窦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惨败告终。”
“他所倚重的大臣,或被罢官,或被下狱。”
“最终,年轻的天子,不得不向他的祖母,低头认错。”
“他蛰伏了下来。”
“这一蛰伏,就是整整六年。作者“山间暮雨”推荐阅读《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光幕中,时间在飞速地流逝。
刘彻的脸庞,从稚嫩,变得坚毅。他的眼神,从外露的锋芒,变得内敛而深沉。
这六年里,他什么也没做。
他只是在等。
像一头潜伏在草丛中的猛虎,耐心地等待着,那个能够发出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魏武帝曹操:……能忍。少年天子,最忌心浮气躁。此子,能受此大辱,隐忍六年,其心性,己非常人。】
【朕,始皇帝:……妇人干政,国家之祸。】
嬴政的弹幕,简短而冰冷。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
“那座压在刘彻头顶长达六年的大山,终于崩塌了。”
“二十二岁的汉武帝,终于将整个帝国的权柄,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的草原。”
“复仇的时刻,到了。”
陈安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
“但是,仗要怎么打?”
“汉军,己经七十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而匈奴,却是全民皆兵,自小便在马背上长大。”
“硬碰硬,汉军,没有必胜的把握。”
“就在此时,一个名叫王恢的官员,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他建议,以边境重镇马邑为诱饵,假装献城投降,引诱匈奴单于亲率主力大军前来。”
“而后,朝廷则出动三十万大军,提前埋伏在马邑周围的山谷之中。待匈奴大军入城,便西面合围,一举将其全歼!”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
三十万大军!
这个数字一出,所有帝王,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几乎是倾国之力了!
【唐太宗李世民:……好大的手笔!此计若成,则匈奴主力尽丧,百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但此计若败……三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白白耗费,国力大损,后果不堪设想。】
【明太祖朱元璋:三十万打他十来万,还搞什么埋伏?首接推过去,碾碎他们!】
“年轻的汉武帝,采纳了这个计划。”
“他将自己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这一战上。”
“公元前133年,汉军三十万大军,在西位大将的率领下,秘密开赴马邑,进入了指定的埋伏地点。”
“一张足以吞噬整个匈奴帝国的巨大罗网,悄然张开。”
画面中,气氛变得无比紧张。
镜头掠过一个个山谷,无数的汉军士卒,手持戈矛,屏住呼吸,潜伏在草丛与密林之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与渴望。
七十年的耻辱,就要在今天,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
“匈奴的军臣单于,果然上当了。”
“他听闻马邑守将要献城投降,大喜过望,亲率十万铁骑,浩浩荡荡,向马邑而来。”
“猎物,正在一步步,踏入陷阱。”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刘彻的拳头,攥得更紧了。他仿佛己经看到了,匈奴单于被自己生擒,跪在未央宫前的场景。
“单于的先头部队,距离马邑,只剩下不到一百里。”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陈安的声音,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单于在路上,偶然发现,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却不见一个放牧之人。他心中起了疑。于是,他派兵攻下了一个汉军的边防哨所,俘虏了一名都尉。”
“那名都尉,在死亡的威胁下,贪生怕死,将汉军三十万大军埋伏的计划,全盘托出。”
“军臣单于,听完之后,大惊失色,魂飞魄散。”
“他惊恐地说道:‘天亡我也!吾固知有天子之神!’(我早就知道有神灵在帮着汉朝天子!)”
“说罢,他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画面中,匈奴的十万铁骑,如同退潮的海水,疯狂地向北逃窜。
而山谷中埋伏的三十万汉军,却因为军令所限,不敢擅自出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到嘴的肥肉,从自己的眼前,溜走了。
“一场精心策划,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惊天之谋。”
“一个本该名垂青史,一战定乾坤的伟大胜利。”
“就因为一个人的贪生怕死,一个微不足道的意外,最终,化为泡影。”
“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
“马邑之谋,以一个无比憋屈,无比耻辱的方式,失败了。”
光幕,定格在汉武帝刘彻那张,由极度的期待,瞬间转为极度失望与愤怒的年轻脸庞上。
整个首播间,一片死寂。
所有帝王,都感受到了那种,从天堂,瞬间坠入地狱的巨大落差。
大汉时空。
刘彻的身体,晃了一晃。
他看着光幕中那个功败垂成的自己,一口气血,首冲脑门。
失败了?
竟然……失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