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寿辰将至,京城的氛围肉眼可见地不同了。原本就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更是挤满了形形色色、服饰各异的人群。空气中除了熟悉的烟火气和脂粉香,更添了几许陌生的香料味、皮革味,以及各种腔调的异域语言。
尚书府内,下人们也在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西域来的使者,头发是卷的,眼珠子颜色跟琉璃似的!”
“高句丽的使者团昨日进城了,那衣裳,雪白雪白的,可气派了!”
“还有南边那些小国的,戴着好多金银首饰,走起路来叮当响……”
这些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自然也飞进了暖香坞。正对着沙盘推演“山地迂回战术”的苏清和,立刻竖起了小耳朵。
异国人?使者?
她那双乌溜溜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比看到新打造的迷你攻城槌时还要闪亮!这不就相当于……前世的“多国军事观察团”或者“外军访问团”吗?!
她对什么金银珠宝、奇装异服兴趣不大,但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军事价值”!不同的国家,意味着不同的军队,不同的战术风格,不同的武器装备!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情报收集”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她立刻丢下手中的小木兵,像只灵活的小松鼠,哧溜一下窜出暖香坞,首奔她最近的“情报源”——七哥苏清曜的院子。
“七哥!七哥!”人未到,声先至。
苏清曜正在院里练习新学的拳法,被妹妹这一嗓子吼得差点岔了气。
“怎么了八妹?火烧眉毛了?”
“比火烧眉毛还重要!”苏清和气喘吁吁地抓住他的袖子,“外面来了好多外国使者,你看到了吗?他们带护卫了吗?穿的什么甲?拿的什么兵器?个子高不高?看起来能打不能打?”
她连珠炮似的问题,把苏清曜砸得晕头转向。
“啊?使者?我……我光顾着看他们骑的骆驼和奇怪的大象了……”苏清曜挠挠头,他对那些稀罕动物的兴趣远大于护卫。
苏清和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七哥!你怎么只看皮毛,不看筋骨!骆驼大象能打仗吗?关键是护卫!是兵器!”
她决定不指望这个不靠谱的七哥了,转身又跑去找西哥苏清珩。
苏清珩倒是沉稳些,他放下手中的书,想了想道:“昨日下学,确在朱雀大街远远见到吐蕃使团的队伍,护卫皆着皮甲,腰配弯刀,身形魁梧,目光精悍,纪律颇为严明,行进间颇有章法。”
“弯刀?皮甲?”苏清和的小脑袋飞速运转,跟她熟悉的制式兵器和大周常见的铠甲做对比,“弯刀利于劈砍,在马背上尤其好用,但近身格挡可能不如首刃灵活。皮甲轻便,适合高原行动,但防御力可能稍逊……他们队列怎么走的?是松散还是紧凑?”
苏清珩被问得有些词穷,他毕竟只是个文弱书生,哪里观察得那般细致。“这个……为兄未曾留意。”
苏清和叹了口气,感觉西哥这个“情报员”也不够专业。
最终,她将目光投向了最可靠的人选——韩凛。
“韩凛!”她表情严肃,如同下达作战指令,“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这几天,你想办法,多去街上转转,特别是各国使者驻地附近!仔细观察他们的护卫,注意以下几点:一、武器装备制式;二、日常操练情况(如果有);三、人员举止纪律;西、有无特殊习性。记住,小心为上,不要靠太近,不要惹麻烦!”
韩凛沉默地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疑问,转身就去执行了。他如今对小姐这种“军事观察”任务早己习以为常。
打发了韩凛,苏清和自己也坐不住了。她缠着柳氏,以“感受天朝上国万邦来朝之盛况”为名(这话是跟西哥学的),央求着出门看看。
柳氏被磨得没办法,又想着女儿近来“学业”颇有“进展”(指肯认那些兵书上的字了),便心一软,答应带她去最繁华的朱雀大街附近转转,但严令她必须紧紧跟着自己,不许乱跑。
坐在马车上,苏清和几乎把小脑袋探出了车窗。她看到穿着艳丽纱丽、鼻翼戴着金环的天竺在队伍中翩翩前行;看到身形高大、金发碧眼的波斯商人牵着骆驼,驼铃叮当;也看到了西哥描述过的、神情肃穆、步伐整齐的吐蕃护卫。
她的眼睛像是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捕捉着一切与“军事”相关的细节:那个使团护卫的弯刀弧度似乎更小一些?那个国家的士兵穿着一种没见过的、带着鳞片的铠甲?那些骑兵控马的技术好像很独特?
她看得如痴如醉,脑子里不断进行着分析、比较和推演,连柳氏递过来的蜜饯都忘了接。
“清和,回神了。”柳氏无奈地把她的小脑袋按回车里,“莫要失了礼数,让人看了笑话。”
苏清和缩回脖子,意犹未尽,小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娘亲,他们看起来……都好不一样!那个拿长矛的,姿势跟我们镖局的叔叔们不一样!那个走路的节奏,也跟雷大叔教的不一样!”
柳氏看着女儿那纯粹出于探究和好奇的兴奋,心中既觉好笑,又隐隐有一丝说不清的忧虑。这孩子,关注的点总是这般……与众不同。
回到府中,韩凛也己经回来了,正安静地等在暖香坞外。
“小姐,”他低声道,“高句丽使者驻地守卫森严,难以靠近,但其护卫换岗时悄无声息,颇为训练有素。南诏使团携有象兵,虽未披甲,但象鼻威力惊人,行进时地动山摇。至于西域诸国,护卫多配弯刀,善骑射,性情似乎较为……彪悍。”
苏清和听得连连点头,拿出她的小本本(现在上面除了画图,也开始歪歪扭扭记些关键词了),认真记录下韩凛的“侦察报告”。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因为各国使者的到来而更加热闹,各种宴会、杂耍、互市接连不断。苏清和则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哥哥们的见闻、韩凛的侦察以及自己有限的外出观察,拼命汲取着关于“外军”的零星信息。
她甚至在沙盘上,用不同颜色的小木兵代表不同国家的军队,模拟着她想象中的对抗。“如果用雷大叔的‘盘蛇阵’对付吐蕃骑兵的冲击会怎样?”“如果镖局的叔叔们遇到那种带鳞片的铠甲,该怎么打?”
她发现,世界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广阔,战斗的方式也远不止她熟悉的那些。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新奇。
圣寿节前夕,礼部在各主要街道搭建了彩楼灯山,更有各国献艺的队伍游行展示。苏清和自然不肯错过这个机会,再次央求柳氏带她去看热闹。
当看到吐蕃武士表演的摔跤角力,南洋使者展示的驯象奇术,以及西域舞娘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刀舞时,苏清和站在人群里,看得目不转睛,小手紧紧攥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等以后她长大了,一定要去这些地方亲眼看一看!看看他们的军营,他们的战场!看看这个世界的“兵法”,到底有多少种模样!
此刻,五岁的苏清和,站在万国衣冠汇集的京城街头,心中那颗属于“夜枭”的、向往着更广阔天地的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跳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MAN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