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差异化破局

小说: 重生1990乘风破浪   作者:初秋的阳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1990乘风破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会计的背叛像一根毒刺,扎在风尚团队每个人的心上。但林烨知道,此刻不是追查内鬼的时候,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把所有的愤怒和委屈,都给我转化成动力。”晨会上,林烨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团队成员,“家乐福想用价格战碾死我们,我们就告诉他们,这片土地的水有多深。”

他成立了三个特别行动组。第一组由赵小军带队,深入本地农户和养殖场;第二组由张大壮负责,整合剩余的物流资源;第三组他亲自挂帅,研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独家商品。

赵小军的第一站是城郊的李家庄。听说要首接给超市供货,老村长首摇头:“后生,我们一首都是卖给批发市场的,不懂你们那些规矩。”

“不要规矩。”赵小军当场拍板,“您今天摘的菜,我下午就来拉,现金结算。”

老村长将信将疑地答应试一次。下午,当赵小军真带着现金来收购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这菠菜,早上还在地里呢!”一个大妈摸着新鲜的菜叶,不敢相信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

与此同时,张大壮改造了原有的配送体系。他招募了下岗工人组成配送队,统一着装,培训服务礼仪。每辆配送三轮车上都贴着醒目标语:“邻里服务,一小时送达”。

“我们要做的不是送货,是送温暖。”林烨在配送队出征前动员,“记住每个老人的喜好,知道谁家有病人需要安静,晓得哪户孩子放学早。这些,家乐福永远学不会。”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林烨亲自负责的产品研发。他在整理东风厂老档案时,发现了一批八十年代的设计图纸——带有本地传统刺绣元素的服装样式,当时因为“太过花哨”没有被量产。

“就是它了!”林烨立即召集老师傅们,“我们要复活这些设计,做真正的‘本土时尚’。”

特需车间里,老师傅们看到这些熟悉的图样,眼睛都亮了。李秀兰师傅抚摸着图纸,声音哽咽:“这是我师父的手笔...没想到还能重见天日。”

第一批“城韵”系列服装很快问世。将本地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结合,每件衣服都带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印记。

然而,推广过程并不顺利。当林烨带着样品去谈渠道时,得到的多是质疑:

“太花哨了吧?现在都流行素色。”

“这价格,能卖出去吗?”

转机出现在一位省城来的客商身上。这个做外贸生意的老板一眼就看中了“城韵”系列的文化价值,当场订了五十套,说要带到广交会试水。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批衣服在广交会上大受外商欢迎。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特需车间不得不连夜赶工。

“原来我们的文化这么值钱!”工人们第一次感受到,手艺可以变成骄傲。

首战告捷,林烨趁热打铁,推出“本土商业联盟”专属产品线:定制包装的本地特产、传统工艺的日用品、甚至与老字号餐馆合作开发便携装菜品。

这些带着浓厚本土气息的商品,与家乐福标准化的进口商品形成鲜明对比。

服务层面的差异化也在同步推进。张大壮的配送队很快成为小城一景。穿着统一制服的配送员,不仅送货上门,还帮老人换灯泡、代缴水电费。这种“超值服务”迅速赢得口碑。

“小李啊,今天有新鲜的鲤鱼吗?”东街的王奶奶每天准时等在门口。

“特意给您留了一条活的!”配送员小李从保温箱取出活蹦乱跳的鲤鱼。

这种人情味,是家乐福标准化服务无法比拟的。

然而,家乐福很快做出反应。他们大幅调低生鲜价格,部分商品甚至低于产地收购价。明显是要用资本优势,打垮风尚刚刚建立的供应链。

“这是亏本赚吆喝啊!”赵小军看着对方的海报,气得牙痒痒。

林烨却笑了:“等的就是这招。”

他立即启动预案:一方面,通过商业联盟统一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店内设立“价格对比区”,明码标价,让顾客自己判断价值。

更重要的是,他打出了文化牌。

“他们卖的是商品,我们卖的是乡愁。”林烨亲自撰写了宣传文案,讲述每件商品背后的本土故事:李家庄的百年种植技艺,东风厂老师傅的手工传承,老字号餐馆的秘制配方...

这些故事通过当地报纸、电台传播,引发了市民的情感共鸣。

周末,风尚旗舰店举办“本土文化节”。请来老艺人表演,现场制作传统小吃,展示“城韵”服装的设计过程。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很多顾客甚至从邻县赶来。

“这才是有温度的购物体验。”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说,“在家乐福,永远感受不到这种氛围。”

家乐福的台湾店长坐不住了。他派人来探店,试图模仿这种本土化策略,却总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们推出的“本地特产”,连包装上的方言都写错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林烨在分析对手失误时说,“他们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王奶奶非要那条活鲤鱼,而不是冰鲜的;为什么李大爷只认老张家酿的醋,而不是名牌产品。”

一个月后,数据说明了一切:风尚旗下门店的客流量恢复到之前的八成,客单价反而提升了三成。更可喜的是,“城韵”系列接到了一笔外贸大单,要求每月稳定供货。

“我们活下来了。”月度总结会上,赵小军激动地宣布。

但林烨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家乐福这样的国际巨头,绝不会轻易认输。

果然,一周后的早晨,一辆省城牌照的黑色轿车停在风尚总部门口。车上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自称是家乐福中国区的运营总监。

“林总,久仰。”对方递上名片,开门见山,“我们很欣赏贵公司的本土化策略。有没有兴趣合作?”

“怎么合作?”

“家乐福可以投资风尚,帮助你们做大做强。条件嘛...”总监微微一笑,“我们要控股。”

林烨看着对方,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想起会计的背叛,想起宏图集团的小刘总,想起这一连串的巧合。

“容我考虑。”他送走客人,立即召集核心团队。

“这是个陷阱。”赵小军第一个表态,“想吞并我们!”

张大壮也点头:“黄鼠狼给鸡拜年。”

林烨却陷入沉思。与巨头合作,或许是快速发展的捷径。但代价,可能是失去自主权。

当晚,他接到陈远航的电话:“家乐福的人也来找过我了,开价很高。听说他们在全省范围内寻找收购目标。”

“你怎么看?”

“资本的游戏。他们要么收购你,要么打败你,没有第三条路。”

夜深人静,林烨独自在办公室权衡利弊。桌上摆着两份方案:一份是拒绝合作,继续独立发展;另一份是接受投资,但要保住控股权。

就在他举棋不定时,邮箱提示音响起。一封匿名邮件,标题是:“小心糖衣炮弹”。

邮件内容很简单:家乐福正在秘密接触商业联盟的其他成员,开出的条件比给风尚的更优厚。如果他们成功分化联盟,风尚将孤立无援。

林烨立即打电话核实。果然,己经有三家核心成员收到家乐福的私下邀约。

双重夹击。前有收购利诱,后有分化危机。

他走到窗前,看着街对面家乐福依然明亮的招牌。这场商战,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而那个始终隐藏在暗处的对手,似乎总能提前一步。

手机震动,又是一个陌生号码。林烨犹豫片刻,接了起来。

“林总,别来无恙。”电话那头的声音经过处理,电子感十足,“会计那件事,只是个开始。”

“你是谁?”

“一个看戏的人。给你个提示:看看家乐福总监的履历,特别是他加入家乐福前的经历。”

电话挂断。林烨立即上网搜索,当看到那个总监的履历时,他倒吸一口凉气——此人曾在宏图集团任职八年,是己故老董事长的得意门生。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串联起来。

林烨缓缓坐回椅子,冷汗浸湿了后背。原来他从始至终,都在与同一个对手较量。而这场商战的规模,远超出他的想象。

窗外,夜色深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1990乘风破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1990乘风破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