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凝固的笑容只持续了一瞬,随即化作一声长叹。她没有辩解,只是缓缓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我儿子...在宏图集团上班。”她的声音很轻,“小刘总找到我,说只要我帮个小忙,就提拔他当部门经理。”
林烨没有说话,静静听着。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天的火不是我放的。”李秀兰抬起头,眼神坦然,“但我确实提前知道。他们让我在设备上动点手脚,我拒绝了。可是...”
“可是你还是保持了沉默。”
泪水从老师傅脸上滑落:“林总,我三十岁进厂,把一辈子都献给了东风厂。可我儿子...他不能像我这样过一辈子啊!”
林烨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工人们。重生以来,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重量——它不仅关乎商业竞争,更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抉择。
“李师傅,你回去吧。”林烨转身,“这件事到此为止。”
赵小军难以置信:“烨哥!这是叛变啊!”
“不,这是一个母亲的选择。”林烨语气平静,“而且,她最后选择了良心。”
送走李秀兰后,林烨立即召开核心团队会议。这次,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将所有的危机和盘托出。
“宏图的触角比我们想象的更深。从现在起,我们要用正规军的方式作战。”
三天后,“风尚集团”成立大会在改造一新的东风厂大礼堂举行。曾经的破败车间被改造成现代化展厅,陈列着“城韵”系列和联盟各家的特色商品。
林烨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跟随他创业的老员工,有东风厂的老工人,有商业联盟的伙伴,还有新招聘的专业人才。
“今天,我们不再是小商小贩。”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我们要做现代化企业。”
他宣布了集团架构:零售事业部,由赵小军负责;制造事业部,聘请专业厂长管理;新成立的战略投资部,由他首接领导。
更引人注目的是股权激励方案。林烨拿出20%的股份,分配给核心员工和联盟伙伴。赵小军和张大壮各获得3%的干股,成为集团董事。
“从今天起,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合伙人。”
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老厂长激动地握住林烨的手:“东风厂...终于重生了!”
然而,规范化管理意味着阵痛。当赵小军推行新的绩效考核时,遇到了强烈反弹。
“凭什么用条条框框卡我们?”一个老销售拍桌子,“以前不是干得好好的?”
张大壮那边更麻烦。新的物流系统要求每个环节扫码登记,老工人们根本不会用。
“太麻烦了!以前记个本子不也一样?”
面对阻力,林烨没有妥协。他亲自下到基层,手把手教老员工使用新系统,同时设置过渡期,允许新旧办法并行。
“改变很痛苦,但不改变就会被淘汰。”他在员工大会上说,“我可以给大家时间学习,但不能停下脚步。”
与此同时,他开始引入专业人才。从省城高薪聘请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和市场策划。这些“空降兵”的到来,让老员工们感到了危机。
“老板是不是不信我们了?”赵小军私下问。
“正相反。”林烨看着新入职员工的简历,“我们要做大做强,就不能只靠兄弟义气。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
变化在悄然发生。新财务总监到任一周,就堵住了三个管理漏洞;人力资源经理建立了培训体系,老员工们第一次接触到现代管理知识。
最让林烨惊喜的是新来的市场策划沈曼。这个留洋归来的姑娘,提出了“情感电商”的概念。
“我们要卖的不仅是商品,是故事,是记忆,是乡愁。”她在策划会上展示的方案令人眼前一亮。
在沈曼的建议下,集团开通了全省首个购物热线,推出“记忆中的味道”系列产品,还制作了讲述小城故事的微电影。
这些创新举措很快见效。一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再创新高,甚至吸引了省媒的专题报道。
然而,新的矛盾也随之而来。一次高管会议上,赵小军和新任财务总监因为预算问题吵得面红耳赤。
“市场推广必须加大投入!”赵小军坚持。
“现金流不支持这么烧钱!”财务总监寸步不让。
林烨没有立即表态。会后,他分别找两人谈话。
“小军,记住:冲动是魔鬼。我们要的是持续发展,不是一时风光。”
“李总监,也请你理解:市场投入是必要的成本。关键是怎么花得更聪明。”
在他的调解下,两人最终达成共识:集中资源做爆款,而不是撒胡椒面。
随着集团步入正轨,林烨开始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他带着核心团队考察省城市场,寻找开设分店的机会。
在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他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半年内,我们要在这里开第一家跨区域分店。”
然而,省城的水远比小城深。第一次接触房东就碰了钉子:
“风尚?没听说过。押三付一,还要担保。”
更麻烦的是人才问题。在小城,风尚是知名企业;在省城,他们毫无知名度,连招聘都困难。
“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沈曼建议,“不如先做快闪店,测试市场反应。”
这个主意被采纳。集团在省城大学城租了个临时店面,举办“小城记忆”主题展。出乎意料,充满地方特色的商品大受学生欢迎。
“原来外地人也喜欢我们的东西!”赵小军兴奋地报告。
首战告捷,团队信心大增。林烨开始认真规划省城战略。他看中了市中心一栋老旧商业楼,虽然位置稍偏,但价格合适,且有改造空间。
就在他准备深入洽谈时,一个意外访客打乱了计划。
来人是陈远航,但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开发商。他神色憔悴,眼窝深陷。
“林烨,我需要帮助。”他开门见山,“龙腾的资金链断了。”
原来,家乐福入驻后,购物中心其他业态经营惨淡,租金收入远低于预期。更糟的是,宏图集团正在低价收购龙腾的债权。
“他们想通过控股龙腾,间接控制家乐福门店。”陈远航苦笑,“我这是引狼入室啊。”
林烨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宏图控制龙腾,就等于在家乐福插了一颗钉子,对整个区域的商业生态都是威胁。
“你需要多少?”
“两百万,应急。”
林烨沉吟片刻:“我可以个人借你五十万。更多的,需要董事会决议。”
送走陈远航,林烨陷入沉思。宏图的野心比他想象的更大,而龙腾的危机,可能只是开始。
当晚,他接到沈曼的紧急电话:“林总,刚得到消息,宏图正在接触我们看中的那栋商业楼。”
林烨心中一凛。这不是巧合。
第二天,房东果然变卦,说有了更好的报价。尽管林烨愿意加价,对方还是婉拒了。
“看来,省城这场仗不好打啊。”赵小军叹气。
林烨却笑了:“这才有意思。在小城赢了不算赢,要在省城站稳脚跟,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立即调整战略,放弃热门地段,转向正在发展中的新区。那里竞争较小,而且有政策扶持。
就在团队全力推进新区项目时,林烨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外资投资公司的代表,表示看好风尚的发展模式,愿意投资五百万。
“条件呢?”林烨问。
“我们要派驻财务总监,并且拥有一票否决权。”
挂掉电话,林烨立即让沈曼调查这家公司。结果令人震惊:它的控股方,竟然又是宏图集团。
“阴魂不散。”赵小军咬牙切齿。
林烨站在集团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小城。从这里可以看到东风厂崭新的厂房,可以看到联盟门店熙攘的人流,也可以看到远处龙腾购物中心巨大的招牌。
他的商业版图正在徐徐展开,但阴影始终如影随形。
手机响起,是沈曼发来的调查报告附件。林烨点开文件,当看到其中一页时,他的瞳孔猛然收缩——报告显示,那家外资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竟然与李秀兰的儿子有资金往来。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李秀兰的儿子,可能不只是宏图的普通员工。
林烨缓缓坐回椅子。如果他最信任的老师傅的儿子,竟然是对手的核心成员,那么这场商战的复杂程度,己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窗外,夕阳西下,整座城市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而林烨知道,在这片祥和之下,一场更加凶险的较量,正在暗中布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