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我走之后,风才是我的名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帝与天下,都是我的掌中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89章 我走之后,风才是我的名字

黑衣人的火折子在月光下明灭如鬼火。

青铜面具后的眼睛眯起,密函边缘被火舌舔出焦黑的齿痕,他突然捏灭火苗,将残纸揣进怀中。"走。"马蹄声碾碎满地银霜,三骑向北疾驰,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蹄印,很快被夜风吹散的雪粒覆盖。

千里外的郡守府后堂,檀木案几上的诏书被红绸覆盖,烛泪在"速收《无名录》"的朱印上凝结成琥珀色。

郡守盯着案头那盏青瓷灯,灯芯烧到尽头时"噼啪"炸响,他突然起身推开窗。

冬夜的风卷着梅香灌进来,他想起三天前在城隍庙看到的景象——墙根下整整齐齐码着半人高的纸册,老妇颤巍巍捧着最后一本,封皮上歪歪扭扭写着"王阿婆的小孙子,被狼叼走那年,他还攥着半块麦芽糖"。

"大人,文书房送来新抄的《百姓自述录》。"书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郡守接过竹编书匣,指尖触到匣底粗糙的纹路——是昨日他命人用百姓编草席的手法做的封套。

翻开第一页,序言墨迹未干:"神不享无名之祭,民不负无主之痛。"他想起十年前初任郡守时,在皇城外跪了整夜才求得的《治民要术》,书里写着"愚民易治",可此刻盯着这行字,他突然觉得喉头发哽。

"去库房。"郡守将诏书锁进最里层的檀木柜,锁簧"咔嗒"轻响,像某种枷锁崩裂的声音。

京畿郊外的老槐树下,栾阳蹲在枯草间,听着土坡上孩子们的对话。

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正用木枝划地,"栾阳"二字被她歪歪扭扭刻进冻土:"阿娘说,他是风的名字。"另一个男孩踮脚看:"可学堂先生说,没名字的人不算活人。"小丫头把木枝往地上一戳:"我阿爹也没名字,可我每晚都能听见他在灶膛里说话!"

栾阳的指尖轻轻颤抖。

他摸出贴身的铜钱,那是灵儿当年藏在枕头下的,铜锈里还沾着糖霜的甜。

玄阴鼎最后的温养在铜钱边缘刻下细密符文,他盯着孩子们的背篓看了片刻,忽然抬手——铜钱划出一道银弧,"叮"地落进竹篾缝隙。

深夜,村东头的枯井突然冒起热气。

守夜的老猎户提着灯笼凑近,见井壁青苔竟爬出两个歪扭的字,像被风揉皱的纸:"灵儿"。

他伸手去摸,青苔却簌簌落下,只余的石面,可他掌心分明还留着温度,像被谁轻轻握了一下。

姜阙是在第二日清晨到的。

他背着百衲衣站在井边,看孩子们踮脚摸井壁,听他们叽叽喳喳:"是没名字的叔叔!"老猎户挠着后脑勺:"昨儿后半夜,我听见井里有笑声,像......像有人终于松了口气。"姜阙弯腰捡起块碎陶片,在井沿画了个无面人,粗瓷碗搁在脚边,黑鼎扛在肩上。"这是念叔。"他对围过来的孩子说,"他不来,也不走,风吹哪儿,哪儿就有。"

童谣是从第三日开始传的。

挑水的妇人哼着,放牛的娃子唱着,连路过的货郎都跟着打拍子。

姜阙蹲在晒谷场教孩子们捏泥像,彩泥在指缝间成型时,他听见远处传来梆子声——是邻村的里正带着文书来抄《无名录》了,可文书怀里却揣着新抄的《百姓自述录》,封皮上还粘着稻穗。

栾阳北行的脚步越来越轻。

边关古道的破庙外,积雪没到他的小腿,可雪地上没有脚印。

庙里的壁画褪成淡灰色,唯角落那幅新补的画像还鲜艳——模糊的身影手持短匕,藤蔓从他脚下爬向画框边缘。

香炉里插着三支断香,是守庙老兵清晨刚换的,他总说:"这尊神不爱闻好香,断的就行。"

栾阳伸手触碰壁画,指尖穿过颜料,在"自己"脸上抹出一片混沌。

他望着那双眼——是他在青溪村井里见过的,在姜阙的童谣里听过的,在灵儿绣的风筝上绣过的。

黎明时分,守庙老兵推门进来,见香灰里印着两行浅浅的足迹,从香炉延伸到门口,然后消失在雪地里。

他蹲下身,用枯枝拨了拨香灰,发现最底下埋着粒碎瓷——是粗瓷碗的碎片,边缘还留着淡青釉色。

与此同时,郡守站在当年立"无名碑"的山岗上。

碑己被推倒,碎成七块,最大的那块刻着"乱民"二字,此刻正被山风卷着雪粒打磨。

他摘下乌纱帽,扔进提前堆好的火盆。

火焰腾起时,他眯起眼——不是错觉,空中真的浮着无数光点,像被风吹散的星子,每个光点都裹着名字:"王琴,栾灵儿,张阿福,李二牛......"

"若民心即天意......"郡守的声音被风卷走,他望着火盆里渐渐蜷曲的帽翅,忽然笑了。

山梁上有道黑影晃了晃,眨眼间融入风雪,像片被风卷走的枯叶。

千里外的渔港小学,孩子们正摇着彩线铃铛。

铜铃叮咚声里,扎羊角辫的小丫头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像刚捞起的海贝:"老师!

刚才有人笑了!"正在擦黑板的女先生手一抖,粉笔"啪"地掉在地上。

她望着窗外的海平线,潮声里似乎真的裹着低笑,像春风吹过晒鱼干的竹架,像浪花舔过礁石的缺口。

而在更北边的官道上,一队黑衣执法队正顶风冒雪前行。

为首者腰间挂着青铜令牌,马背上绑着用油纸包好的密函,封皮上"速查邪修巢穴"的朱印被雪水晕开,模糊成狰狞的兽形。

最末的骑手突然勒住马,盯着路边田埂上的泥像——无面人抱碗扛鼎,脚边绕着红绳。

他抽出腰间短刀,刀尖即将触及泥像时,一阵风卷来,泥像"轰"地碎成齑粉,落进泥土里的彩泥颗粒,正悄悄拱出嫩芽。

喜欢黑石榴的萧文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帝与天下,都是我的掌中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