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雪路传捷报:家书抵万金的分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1978年2月12日下午,石头沟的残雪还没化透,山风裹着雪粒,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林致远正跟着父亲在屋后的坡上劈柴,斧头落下的“砰砰”声在山谷里回荡,每一下都带着攒了一冬的力气——自从考完试,他就把更多精力放在家里的活计上,一来是帮父母分担,二来是用劳作冲淡等待的焦虑。

“远娃,歇会儿,喝口水。”林父放下斧头,从腰间的布兜里掏出个军用水壶,里面是温好的山泉水。他看着儿子额头上的汗,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这娃不仅读书上心,干活也从不惜力,是块好料子。

林致远接过水壶,猛灌了几口,水顺着嘴角流到脖子上,凉得他打了个激灵,却也让脑子更清醒了。他抬头望向村口的方向,那条土路被雪盖得发白,像一条蜿蜒的银带,一首延伸到山外——他知道,录取通知书可能会从那条路来,却又不敢太期待,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林致远!林致远在家吗?公社送通知书来啦!”声音穿透山风,清晰地传到坡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

林致远手里的水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洒在雪地里,瞬间就结了层薄冰。他猛地转过身,朝着村口的方向望去,心脏“咚咚”地跳,像要跳出胸腔。“爹,是……是公社的人?”他的声音有点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父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走!回家!快!”父子俩顾不上收拾斧头和水壶,沿着雪坡往下跑,雪粒被踩得“咯吱”响,身后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村口己经围了不少人,老支书站在最前面,手里牵着公社通讯员小李的摩托车,车把上挂着个牛皮纸信封,正是林致远的录取通知书;小李还没来得及摘下头盔,脸上满是汗,摩托车的后轮上沾着不少泥和雪,显然是一路颠簸过来的——从公社到石头沟,三十多里山路,一半是雪路,一半是泥路,摩托车根本开不快,小李硬是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老支书,林致远家在哪?”小李扯着嗓子喊,头盔的挡风镜上满是雾气,“赵书记特意让我快点送过来,说这是咱公社的大事,不能耽误!”

“在这儿!在这儿!”老支书指着跑过来的林致远父子,脸上笑开了花,“远娃,快过来!你考上大学了!公社送通知书来啦!”

村民们也跟着欢呼起来,有人跑回家拿瓜子花生,有人去喊其他没过来的邻居,还有人围着小李的摩托车,好奇地摸来摸去——石头沟很少能见到摩托车,这还是第一次有公社干部骑着摩托车来村里,还是为了送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家都觉得新鲜又喜庆。

林致远跑到老支书面前,眼睛紧紧盯着那个牛皮纸信封,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手心全是汗。“老支书,这……这真是我的通知书?”他不敢伸手去接,怕这只是一场梦——从高考结束到现在,他无数次梦见自己收到通知书,可每次醒来都是空的。

“傻娃,当然是你的!”老支书把信封递到他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上面写着你的名字,还有‘云川省师范学院’的章,错不了!快打开看看!”

林致远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质感,还有上面清晰的字迹,心里突然踏实了些。他慢慢撕开信封的封口,动作轻得像怕弄坏里面的东西——里面除了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张入学须知,上面写着报到时间、所需物品,还有学校的地址。

“快念念!快念念!”村民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催着,眼神里满是期待。林致远深吸一口气,展开录取通知书,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念道:“林致远同志,经云川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批准,你己被我校政治教育专业录取,请于1978年9月1日凭本通知书到学校报到。云川省师范学院,1978年2月10日。”

念完最后一个字,林致远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他抬起头,看到父亲站在旁边,黝黑的脸上满是泪水,却咧着嘴笑;母亲也挤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没缝完的棉袄,看到他手里的通知书,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伸手抱住他:“娃,你考上了!你真考上了!”

小李也摘下头盔,笑着说:“林致远,恭喜你!赵书记让我给你带句话,说你是咱公社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给咱公社争光了!还让我给你家送了两袋白面、十斤大米,还有一壶菜籽油,就在摩托车上,等会儿帮你搬回家。”

村民们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石头沟,有人回家拿来了鞭炮,“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红色的炮纸落在雪地上,像一朵朵盛开的花;王奶奶从家里端来一筐煮好的鸡蛋,分给在场的人,说要“沾沾喜气”;张婶则拉着林母的手,絮絮叨叨地说:“早就知道远娃是个有出息的,你看,这不就考上大学了?以后就是城里的干部了,你也能跟着享清福了!”

林致远却没顾上高兴,他突然想起了张老师——张老师还在破庙整理课本,肯定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把录取通知书塞给母亲,对父亲说:“爹,我去给张老师送消息,马上回来!”说完,转身就往破庙的方向跑,雪粒打在他脸上,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心里像揣着一团火。

破庙离村子不远,几分钟就到了。张永康正坐在稻草堆上,整理一摞旧课本,阳光透过破庙的窗户,照在他身上,也照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林致远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满是汗水和笑容,心里突然有了预感。

“张老师!”林致远跑到他面前,手里挥舞着录取通知书,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考上了!我考上云川省师范学院了!通知书刚到!”

张永康手里的课本“哗啦”一声掉在地上,他慢慢站起身,看着林致远手里的通知书,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他走过去,接过通知书,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和红章,像是在确认这不是幻觉。“云川省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他小声念着,声音越来越哽咽,最后竟然放声大哭起来——这不是悲伤的哭,是压抑了十几年的委屈、期待和喜悦,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

林致远看着张老师哭,自己也忍不住掉眼泪。他想起张老师在破庙里偷偷教他读书,想起张老师把珍藏的旧课本给他用,想起张老师用自身经历鼓励他,想起张老师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如果没有张老师,他可能早就放弃读书了,更别说考上大学。

“张老师,谢谢您……”林致远哽咽着说,“要是没有您,我……我根本考不上大学。”

张永康擦了擦眼泪,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傻孩子,是你自己努力,是你自己争气!你看,你的努力没有白费,知识真的改变了你的命运!以后到了大学,要继续好好读书,不要忘记初心,要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知道吗?”

“我知道!”林致远用力点头,“张老师,我到了大学,会经常给您写信,汇报我的学习情况。以后我毕业了,也要像您一样,回到基层,教孩子们读书,让更多像石头沟这样的山村,也能出大学生!”

西

夕阳西下时,石头沟的热闹还没散去。村民们聚集在老支书家的院子里,有的在帮忙搬公社送来的白面和大米,有的在准备晚饭,要请林致远一家和张老师吃饭;孩子们则围着林致远,让他讲县城高考的故事,讲大学是什么样子,眼神里满是向往。

林父和林母忙着招呼客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林父还特意从床底下翻出一瓶珍藏多年的米酒,说是要给张老师和公社通讯员小李敬酒,感谢他们对林致远的帮助。

林致远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温暖和感激。他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旁边放着张老师给他的《史记》,心里突然明白了——这份通知书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是张老师的心血,是父母的支持,是乡亲们的期待,是整个石头沟的骄傲。它像一盏灯,照亮了他的路,也照亮了石头沟其他孩子的路,让大家相信,只要好好读书,只要不放弃,即使是深山里的孩子,也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小李要走了,林致远和老支书送他到村口。小李骑上摩托车,回头对林致远说:“林致远,到了大学好好学,以后有机会回公社看看,咱公社还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我会的!”林致远用力点头,看着小李的摩托车消失在山路尽头。

老支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远娃,你是咱石头沟的骄傲。以后到了外面,要记得根在石头沟,要记得乡亲们对你的期望,不要辜负大家。”

“我不会忘的!”林致远看着村口的老槐树,看着远处的群山,看着雪地上的脚印,心里坚定地想——他不会忘记石头沟的土路,不会忘记破庙里的油灯,不会忘记张老师的教导,不会忘记乡亲们的帮助。他会带着这份初心,去大学学习知识,去基层服务人民,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回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夜色渐浓,石头沟的灯光一盏盏亮了起来,虽然只是昏暗的油灯,却比城里的电灯更温暖。林致远回到家,把录取通知书小心地夹在张老师送的《史记》里,放在枕头边。他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听着父母低声谈论着他的未来,心里满是踏实和期待——他知道,他的人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而这一页的开头,写满了感恩、希望和初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