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红章印奖状:体制的认可与话语的温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最新章节随便看!

1978年2月14日午后,石头沟晒谷场的庆祝余热还未散去。红炮纸被风吹得在雪地上打旋,炒花生的焦香混着腊肉的油香,在山村的空气里久久不散。村民们还没完全散去,王奶奶正拉着林母念叨“以后要常去城里看远娃”,几个半大孩子围着林致远的新书包,好奇地摸上面“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老支书则蹲在角落,跟几个老人盘算着“开春给破庙补补窗户,让娃们读书更暖和”。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比平时邮递员的车铃更响亮——是公社的“永久”牌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个印着“莽山县公社”字样的帆布包,车后座还绑着一卷红布。“是赵书记来了!”有人认出骑车的人,高声喊了一句。

晒谷场瞬间安静下来,村民们纷纷起身,朝着村口方向望去。只见公社书记赵德山骑着自行车,身后跟着文书老周,两人都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领口扣得整整齐齐,赵书记胸前还别着一支黑色钢笔——这是当时公社干部最典型的装扮,透着一股严肃的仪式感。自行车在雪地上碾出两道浅痕,稳稳停在晒谷场边。

“赵书记,您咋来了?”老支书赶紧迎上去,伸手想帮赵德山扶车,脸上满是惊喜——公社领导亲自上门,这在石头沟还是头一遭。赵德山跳下车,拍了拍裤腿上的雪,笑着说:“这么大的喜事,我能不来吗?咱公社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得好好表彰表彰!”

赵德山的话音刚落,村民们又热闹起来,纷纷围上前,七嘴八舌地打招呼。林致远赶紧拉着父母走过去,林父有些拘谨,双手在棉袄上擦了擦,想跟赵德山握手,又有点不好意思;林母则热情地说:“赵书记,快进屋坐,俺刚蒸了白面馒头,您尝尝!”

“不了,先在这儿说正事,”赵德山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林致远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点头,“这就是林致远吧?果然是个精神的娃,一看就像个读书的料。”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递给老支书,“老支书,帮我搭个手,把奖状挂起来,今天咱要正式给林致远同志表彰!”

老支书赶紧接过红绸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张烫金的奖状,上面写着“表彰林致远同志在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成绩优异,荣获‘教育革命先进个人’称号,特发此状,以资鼓励。——莽山县公社,1978年2月”,落款处盖着公社鲜红的公章,格外醒目。“好!好!”老支书激动地喊,“快,把昨天的台子再搭起来,把奖状挂在最中间!”

几个年轻村民立刻行动起来,很快就把奖状挂在了晒谷场中央的木柱子上。赵德山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笔记本封面上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钢笔是黑色的“英雄”牌——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公社干部平时都舍不得用。

“林致远同志,”赵德山走到林致远面前,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举起笔记本和钢笔,“根据公社党委研究决定,授予你‘教育革命先进个人’称号,奖励你笔记本一本、钢笔一支。希望你到了大学以后,继续努力学习,不忘家乡人民的期望,将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

林致远双手接过笔记本和钢笔,指尖触到笔记本厚实的纸张和钢笔冰凉的金属外壳,心里一阵滚烫。他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坚定:“谢谢赵书记,谢谢公社领导!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到了大学好好读书,将来回来为家乡、为人民服务!”

“说得好!”赵德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对村民们说,“乡亲们,林致远能考上大学,不是偶然的,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是张永康老师辛勤教导的结果,也是咱们石头沟全体村民支持的结果!这不仅是林致远一家的光荣,更是咱们整个莽山县公社的光荣!”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继续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党中央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高考就是要给有才华的青年机会,让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林致远就是咱们公社‘教育革命’的成果,是咱们全体社员学习的榜样!以后谁家有娃想读书,公社都支持,只要肯努力,咱公社还能出更多的大学生!”

村民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鼓掌,有人喊:“赵书记说得对!以后咱都支持娃读书!”“让更多的娃像远娃一样,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

表彰仪式结束后,赵德山特意留下林致远和张永康,想跟他们聊聊。三人走到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下,老周在旁边记录。“张老师,”赵德山先开口,看向张永康,语气温和,“这些年你在石头沟辛苦你了,顶着压力教娃们读书,现在有了回报,林致远考上了大学,你功不可没。”

张永康有些意外,他以为像他这样“成分不好”的人,公社领导会刻意回避,没想到赵德山会主动提起他。他有些激动,声音微微颤抖:“赵书记,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看到娃们有出息,我比啥都高兴。”

“你做得很好,”赵德山点点头,语气诚恳,“以前的政策有问题,让你受了委屈,现在不一样了,党中央在拨乱反正,‘成分’不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有知识、有能力、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我听说你也想参加高考?”

张永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我想试试,只是担心……担心成分问题影响报考。”

“放心,”赵德山说,“我己经跟县教育局问过了,现在高考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家庭成分只是参考,只要你本人没问题,就可以报考。如果你需要帮助,公社可以给你开证明,还能帮你找复习资料。”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张永康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紧紧握着赵德山的手,眼眶通红:“谢谢赵书记!谢谢公社领导!要是我能考上,将来一定回基层教书,为咱公社的教育事业出力!”

赵德山又转向林致远,问起他的大学专业和未来规划。“我报的是政治教育专业,”林致远说,“张老师说,这个专业能学习如何为人民服务,将来可以回到基层,帮乡亲们做更多实事。”

“好专业!”赵德山赞许地点头,“现在国家需要大量懂政治、有文化的干部,尤其是基层,更需要像你这样有理想、接地气的年轻人。到了大学,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多关注国家政策,多了解国情,将来回到基层,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林致远,“这是公社办公室的电话和我的地址,到了大学要是有啥困难,或者想了解家乡的情况,随时给我写信、打电话,公社永远是你的后盾。”

林致远接过纸条,小心地放进笔记本里,心里满是感动。他之前对“体制”的印象,还停留在文革时的批斗会和僵硬的政策,可今天赵德山的到来,让他看到了体制温情的一面——不是冰冷的规定,而是有人情味的支持,是对人才的重视,是对普通人梦想的托举。

西

夕阳西下时,赵德山和老周准备回公社了。村民们又围过来送行,林母给他们装了满满一兜白面馒头和煮鸡蛋,硬塞进他们的帆布包;老支书则拉着赵德山的手,反复说:“谢谢赵书记,您为咱石头沟办了件大好事,咱全村人都记着您的情!”

赵德山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山路尽头,车后座的红绸布在风中飘动,像一面小小的旗帜。晒谷场的村民们也渐渐散去,林致远手里拿着奖状、笔记本和钢笔,站在原地,看着夕阳下的山村,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他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上自己的名字,又在旁边写下“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这是张老师教他的,是赵书记强调的,也是他内心最坚定的信念。他想起赵书记说的“公社永远是你的后盾”,想起村民们的支持,想起张老师的期望,突然明白:他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有家庭的支撑、老师的教导、乡亲的帮助,还有体制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鼓励和帮助,是这个时代给予普通人的机遇。

林父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奖状说:“娃,把奖状收好,这是公社给你的荣誉,也是咱全家的荣誉。到了大学,别骄傲,好好学,像赵书记说的那样,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我知道了,爹。”林致远点点头,把奖状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笔记本里。他抬头望向远方的群山,夕阳的余晖洒在山路上,像铺了一层金箔。他知道,他即将踏上的,不仅是去大学的路,更是一条为人民服务的路——这条路或许会有困难,但有这么多人的支持,有体制的保障,有内心的初心,他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

回到家,林致远把奖状挂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把笔记本和钢笔放在枕头边。夜晚,他在油灯下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经历和感受,最后写道:“今日得公社表彰,获‘教育革命先进个人’称号,深感责任重大。我定当不负公社领导的期望,不负乡亲们的支持,不负张老师的教导,在大学刻苦学习,将来回到基层,为人民服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油灯的光映在笔记本上,照亮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也照亮了林致远坚定的眼神。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张奖状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他青云之路的起点,也是他初心的见证。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