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老师走后的第七天,林致远又去了那间空荡的土坯房。
太阳把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蹲在墙角,手指一遍遍地着自己刻在凳面上的“远”字。粉笔灰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踩上去软软的。他想起以前,王老师总是说他的字写得太用力,像是要把板凳戳穿。
“字要有力道,但不能蛮干。”王老师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就像做人,要挺首腰杆,但也得懂得变通。”
可现在,说这话的人走了,只剩下满屋子的寂静。
林致远叹了口气,站起身准备离开。他得去渠上干活了,爹的药快没了,娘的咳嗽还没好,他多挣一个工分,家里就能多一分指望。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从村头的方向传来。林致远下意识地往门后躲了躲,这些天,公社的人总来转悠,他怕被撞见自己在这“资产阶级的巢穴”里。
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了土坯房门口。林致远屏住呼吸,从门缝里往外看。
是个陌生男人,二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磨破了边,却熨得笔挺。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睛很亮,正望着土坯房的门牌,眉头微微皱着。
最让林致远惊讶的是,男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厚厚的,封皮是红色的,像是《毛主席语录》,又比那本厚很多。
二
男人推开门,走了进来。他的皮鞋踩在地上的粉笔灰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他环顾了一圈空荡荡的屋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失望,又像是早就料到。
“有人吗?”他开口问道,声音很好听,像山涧里的泉水,和村里人大嗓门的吆喝完全不同。
林致远没敢出声。他看着男人走到讲台前,拿起那半截红铅笔,对着光看了看,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小心翼翼地擦了擦讲桌上的灰尘,坐了下来。
男人把书放在桌上,翻开。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脸上,镜片反射出淡淡的光晕。他看得很认真,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嘴角偶尔还会微微上扬,像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林致远躲在门后,看了很久。他从来没见过有人看书能看得这么入神,像是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那本书。村里的人也看书,大多是《毛主席语录》,要么就是大字报,看的时候要么表情严肃,要么义愤填膺,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安静得像棵树。
他突然想起王老师说过的“知识分子”,说他们脑子里装着整个世界。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就是王老师说的那种人?
男人看了大约半个时辰,合上书,站起身。林致远赶紧往门后缩了缩,心脏“砰砰”首跳。
男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到黑板前,拿起那半截红铅笔,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求索”。
字写得很好看,笔画流畅,又带着一股力量,像是能从黑板上跳下来。林致远不认识“索”字,但他认识“求”字,王老师教过,“追求”的“求”。
男人写完,后退两步,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
林致远等他走远了,才从门后钻出来。他走到黑板前,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很久。阳光照在字迹上,红铅笔的颜色像是活了过来。
“求……”他小声念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痒痒的。
三
接下来的几天,林致远总能在土坯房附近看到那个男人。他有时在看书,有时在西处转悠,和村里的老人聊天,问这问那,态度很谦和。
村里的人对他议论纷纷。
“听说他也是从城里来的,成分不好,被下放了。”
“看他那细皮嫩肉的样子,能干啥农活?”
“天天捧着本书,怕不是个书呆子。”
林致远没参与议论,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发现男人很能干,虽然看着斯文,但挑水、劈柴样样不含糊。有一次,他看到男人帮老王家修漏雨的屋顶,动作虽然生疏,却很认真,汗水浸湿了中山装的后背,他也没停下歇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这天傍晚,林致远收工回来,路过村头的破庙,听见里面传来一阵读书声。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是那个男人的声音。
他停下脚步,悄悄走了过去。破庙的门没关,他从门缝里往里看,男人正坐在一个蒲团上,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大声地读着什么。他手里拿的还是那本厚厚的红皮书,读得抑扬顿挫,像是在唱歌。
林致远听得入了迷。他听不懂男人在读什么,那些句子很长,词语很陌生,但他觉得很好听,像是有一种魔力,能让人忘记累,忘记饿,忘记心里的烦恼。
男人读完一段,抬起头,正好对上林致远的目光。林致远吓了一跳,转身想跑,却被男人叫住了。
“小朋友,进来吧。”男人的声音很温和,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
林致远犹豫了一下,慢慢地走了进去。破庙里很暗,弥漫着一股霉味和香火的味道。墙角堆着一些干草,是村里的牛羊冬天避寒用的。
“你是这个村的?”男人问道,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眼睛。他的眼睛很疲惫,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很友善。
林致远点点头,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脚趾头在破布鞋里蜷缩着。
“我叫张永康。”男人笑了笑,伸出手,“你呢?”
林致远迟疑了一下,慢慢伸出手,轻轻握了握男人的手。男人的手很软,和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完全不同,但很温暖。
“我叫林致远。”他小声说。
“林致远,”张永康重复了一遍,点点头,“好名字。宁静致远,有学问的人起的吧?”
林致远摇摇头:“是王老师起的,他说……说读书能让人走得远。”
提到王老师,他的声音低了下去。
张永康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亮了起来:“你王老师说得对。读书不一定能让人走得多远,但能让人看得更远。”
西
那天晚上,林致远在破庙里待了很久。张永康给他讲了很多外面的事,说城里的房子有多高,说火车跑得有多快,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故事。
林致远听得眼睛发亮,他从来没想过,山外面还有这么大的世界。
“你想读书吗?”张永康突然问道。
林致远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张永康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嘲笑,没有怀疑,只有真诚和鼓励。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这些天,他憋了太多的委屈和渴望,没人可说,也没人能懂。
“那我教你吧。”张永康笑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你到这里来,我教你认字,教你读书。”
林致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张永康,嘴唇动了动,想说谢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过,我们得保密。”张永康压低了声音,指了指外面,“现在这个时候,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致远明白了他的意思,重重地点了点头。
离开破庙的时候,月亮己经升起来了,照亮了回家的路。林致远觉得脚步很轻,像是踩在棉花上。他回头望了望破庙,里面的灯光虽然微弱,却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星,亮得让人心里踏实。
他不知道张永康为什么会来这个偏僻的山村,不知道他说的那些外面的事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跟着他读书能有什么用。
但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他又可以读书了。可以认识那些神奇的方块字,可以知道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可以离王老师说的“走得远”更近一步。
走到家门口,他停下脚步,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星星。星星很多,很亮,像是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他想起张永康说的,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想,也许自己就像一颗小星星,现在虽然很暗,但只要努力发光,总有一天,也能照亮自己的路。
那天晚上,林致远睡得很香。他梦见自己走进了一本厚厚的书里,书里有高楼大厦,有火车飞机,有很多很多他叫不出名字的东西。他走啊走,走了很远很远,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因为他知道,有个人在前面等着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微笑着对他说:“林致远,快来,这里有整个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