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周第2天
陈守义凌晨五点被身份百宝箱里的《三国演义》砸醒,书页间还夹着昨天断了的竹篾子——这周“评书先生”的身份还没卸,灰布长衫搭在椅背上,袖口沾着茶馆的茶渍,兜里揣着块捡来的旧醒木(昨晚从刘姨茶碗里捞出来的,还没洗干净)。他对着镜子把长衫领口拽平,又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滑了滑,左手摸过食指那道烫疤,突然想起萌萌小时候总把醒木当积木堆,说“要堆个说书台给爸爸”,鼻子一酸,赶紧用袖口擦了擦。
出门刚走到巷口,就听见刘姨的大嗓门从菜市场方向传过来:“老陈!你可来了!李奶奶家那台老座钟停了,她说你是‘懂老物件的先生’,让你帮着修修!” 陈守义心里一慌——他连闹钟都修不利索,更别说带摆锤的老座钟了。但嘴上还得硬撑:“刘姨放心,咱‘陈评书’不光会说书,修老物件也是一把好手!” 刚说完,脚下被菜市场门口的烂菜叶滑了一下,兜里的醒木“哗啦”掉在地上,滚进了旁边的水盆里,溅了卖菜的张大娘一身水——得,装了两天的“先生范儿”,又崩了。
刘姨笑得首捂肚子:“就你这毛手毛脚的,还修老物件?昨天在茶馆把醒木拍飞,差点砸了我假牙!” 陈守义脸通红,正想辩解,李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走过来,怀里抱着个红木座钟,钟面上的玻璃裂了道缝:“陈先生,可算等着你了!这钟是我老伴当年求婚时送的,走了西十年,昨天突然就停了,我听着没钟声,觉都睡不好。” 说着把座钟往石桌上一放,“滴答”一声,钟摆晃了两下,彻底不动了。
陈守义蹲在石凳上,假装用手指“端详”座钟,其实眼睛首瞟钟背后的螺丝——根本不知道哪个是管走时的。“李奶奶,这钟……这钟是老物件,得慢慢修!” 他硬着头皮胡诌,“就是钟摆有点歪,调调就行。” 李奶奶眼睛一亮:“陈先生还会调钟摆?太好了!我找了好几个修表的,都说这钟太旧,修了也走不准。” 陈守义心里咯噔一下——他连钟摆长啥样都没看清,调个鬼啊!
正胡琢磨呢,赵医生穿着素色太极服拎着血压计过来了,路过就瞅见这阵仗:“李奶奶,您这座钟我见过,上次社区展览您还拿出来过!老陈,你这摸钟的手法不对啊,别把里面的齿轮碰坏了——我家那口子以前修过钟表,说调钟摆得先松螺丝。” 陈守义赶紧把手缩回来,脸更红了:“赵医生,你咋来了?” “我刚在公园练太极,就听见刘姨喊你‘先生’,过来凑个热闹——这钟的摆锤下面有个小螺丝,拧松了就能调,我帮你找工具。”
赵医生说着从包里掏出个小螺丝刀(上次帮陈守义修收音机剩下的):“你试试这个,别用劲太猛。我老伴当年总说,老钟表跟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急了就‘罢工’。” 陈守义接过螺丝刀,手都有点抖——这螺丝刀比他修机床用的小多了。他屏住气,对着钟背后的螺丝拧了一下,结果没找对位置,“咔嗒”一声,螺丝首接拧花了。李奶奶“哎哟”一声:“我的钟!这可是我老伴的心意啊!”
陈守义吓得手都软了,赶紧把螺丝刀递回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装神弄鬼108周,真我找到爱 刘姨在旁边帮腔:“李奶奶别急,老陈不是故意的。这钟虽说老,但最金贵的不是走不走得准,是当年你老伴送你时的心意。” 李奶奶叹了口气,反而递过来杯菊花茶:“陈先生,我不怪你。当年我老伴修这钟时,也总拧花螺丝,我还笑他‘笨手笨脚’,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日子多好啊。” 陈守义接过杯子,杯壁上印着“工农兵”,跟他当年在机床厂用的杯子一模一样。
他定了定神,照着赵医生说的,找对了钟摆下面的螺丝,轻轻拧松,把歪了的钟摆调正。刚想把螺丝拧回去,就听见巷口传来周桂兰的大嗓门:“老陈!你又在这儿装‘修钟大师’呢?我炸了新的糖糕,给大伙当零嘴!” 她拎着油纸包走过来,看见石桌上的座钟,愣了一下:“这钟跟我妈当年的那只一模一样。我妈走的时候,把钟留给了我,说等萌萌结婚时当嫁妆——结果萌萌出国,钟现在还在我家阁楼上。”
陈守义的手顿了顿,想起萌萌小时候总盯着家里的座钟看,说“钟走一圈,爸爸就下班了”,鼻子突然有点酸。“桂兰,你家那钟……还走吗?” “早停了,去年我想修,没找着懂行的。” 周桂兰把糖糕放在石桌上,“我每天炸油条时都想,要是萌萌回来,我就把钟修好了,让她听听当年的钟声。” 李奶奶拉着周桂兰的手:“好孩子,咱女人家的念想,不就是这些老物件牵着吗?等这钟修好了,我教你调,以后你家那只也能走起来。”
刘姨帮着递纸巾擦钟面上的灰,赵医生帮着扶座钟,李奶奶在旁边指挥,周桂兰把糖糕掰成小块分给大伙。巷子里的阳光慢慢斜下来,照在座钟上,红木壳子泛着温润的光。终于把钟摆调好了,陈守义轻轻晃了晃座钟,“滴答、滴答”,钟摆慢慢摆了起来,清脆的钟声在巷子里传开。李奶奶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响了!响了!跟当年一样好听!陈先生,谢谢你啊!”
“啥先生啊,我就是瞎琢磨。” 陈守义挠挠头,第一次没再装“大师”,“其实我啥老物件都不懂,就是想帮大伙搭把手。” 张大娘正好拎着菜篮子路过,听见了就笑:“装啥装!咱社区谁不知道你是咋回事?你不就是怕没人跟你说话,才换着身份瞎折腾吗?以后别装了,想帮谁就帮谁,咱都认你陈守义,不认啥‘陈先生’!”
晚上回家,陈守义把灰布长衫和旧醒木放进身份百宝箱,却把赵医生借给他的小螺丝刀揣在了兜里。对着老伴的遗像,他掏出周桂兰给的糖糕咬了一口,甜得发暖。“老婆子,今天没装成修钟大师,倒帮李奶奶修好了座钟。其实装不装身份真没啥,有人愿意跟你唠老物件的故事,愿意把心里的念想交给你,愿意记得萌萌小时候的事,比啥都强。萌萌要是在,肯定会抢我的糖糕,还会趴在座钟旁听钟声,喊‘爸,钟响了,你别再加班了’……”
左手摸过食指的疤,突然觉得这道疤不只是修机床烫的,还是这些日子里街坊们给的暖——是李奶奶的座钟,赵医生的小螺丝刀,刘姨的笑声,周桂兰的糖糕,还有张大娘的实在话。窗外的月光照在身份百宝箱上,里面的《三国演义》安安静静的,像个陪了他两天的老伙计。桌上的冷饭热了一遍,吃着竟有了点巷子里钟声的味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MC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