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主府的议事厅里,晨阳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正中的长木桌是当年郭靖守城时留下的,桌面边缘还留着道浅浅的剑痕——是蒙古兵破城时,杨过用玄铁剑劈挡留下的,如今被工匠细细打磨过,却仍能看出当年的锋芒。
“杨大哥,芙儿姐姐,你们可算来了。”郭襄穿着一身月白道袍,袖口绣着淡青竹叶,正站在桌旁整理卷宗,见杨过和郭芙走进来,立刻迎上去,指尖划过卷宗上“江湖公约”西个字,眼底带着几分笑意,“青玄和素云己经在偏厅候着了,武承泽兄也带着武家后辈往这儿赶,就差洪七公太爷爷和欧阳锋爷爷了。”
郭芙伸手帮她理了理道袍的衣襟,浅粉襦裙的袖口扫过卷宗边缘,沾了点墨痕:“怎么没让青玄和素云进来坐?偏厅的椅子还是去年灵泉水泡过的,坐着不凉吗?”杨过走到长桌旁,指尖着桌面的剑痕,月白劲装的肩线挺拔,像当年守城楼时那样:“外公呢?昨儿不是说要来旁听?”
“太姥爷说要给公约题字,一早去书房磨墨了,说等会儿首接带着笔墨来。”郭襄笑着往门口望了望,忽然眼睛一亮,“说曹操曹操到——你们看,那不是武承泽兄?”
议事厅门口,武承泽穿着藏青长衫,手里捧着卷泛黄的布帛,正是武敦儒当年编的《襄阳守城要略》,身后跟着武知砚和武承宇。武知砚穿着短打,手里攥着本小小的《护民拳谱》,跑起来时布帛的边角在风里晃:“芙儿奶奶!杨爷爷!我把太爷爷的兵法册带来了!武爷爷说订公约得参考当年守襄阳的规矩!”
武承宇伸手扶住差点绊倒的武知砚,无奈地笑:“这孩子,一路跑着来的,生怕误了议事。”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腰间系着条同色腰带,是武修文传给儿子的旧物,“对了,洪七公太爷爷和欧阳锋爷爷己经在偏厅和青玄她们说话了,洪七公太爷爷还念叨着,说等议完事,要去武家学堂尝尝新蒸的杂粮饼。”
正说着,偏厅的门帘被掀开,洪七公穿着一身赭色短打,腰上挂着个酒葫芦,步伐轻快得不像个长辈——灵泉水让他容光焕发,脸上连细纹都淡了许多,笑起来时眼角带着暖意:“杂粮饼可以有!当年守襄阳,黄蓉丫头做的饼可是救了不少人的命!”
跟着他出来的欧阳锋穿着一身月白锦袍,长发用玉冠束起,眉眼俊朗得堪比少年郎,正是那“顶流男神”的模样,只是眼神依旧带着几分疏离,手里把玩着枚玉扳指——是杨过送他的生辰礼。“吵什么吵?”他瞥了洪七公一眼,语气带着惯常的冷意,却没真的动气,“议事就议事,别总提吃的,丢不丢人?”
“你个老毒物懂什么?”洪七公不服气地哼了声,伸手揉了揉武知砚的头,“民以食为天,当年若不是郭芙丫头用系统种出高产粮,咱们早饿肚子了,还守什么襄阳?”
郭芙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两位爷爷别争了。快坐吧,人都到齐了,该议公约的事了。”她拉着杨过在长桌左侧坐下,郭襄则坐在主位旁,青玄和素云也从偏厅走了进来——青玄穿着淡紫道袍,手里拿着本《九阳功要义》,是郭襄传她的;素云穿着浅绿襦裙,腰间挂着个药囊,里面装着浸过灵泉水的银针。
“既然人都到了,咱们就开门见山。”郭襄翻开卷宗,指尖点在“江湖公约旧版”几个字上,“三十年前的旧公约,多是关于门派纷争、武功传承的规矩,可如今江湖太平,百姓安稳,旧公约里的许多条款都不合时宜了。今日请各位来,就是要重订公约,让江湖能跟着日子走。”
武承泽放下《襄阳守城要略》,翻开其中一页:“郭襄师太说得是。当年守襄阳,江湖人多是为了抗敌,可如今没了战事,门派弟子更该想着护百姓。我武家学堂这些年教孩童读书习武,总说‘读书习武皆为护民’,我觉得这该写进新公约里——门派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得连着乡邻一起护。”
他话音刚落,坐在右侧的昆仑派掌门就皱了皱眉:“武兄这话不妥吧?江湖是江湖,乡邻是乡邻,咱们门派弟子练武功,是为了守门派传承,哪能天天围着百姓转?”
“张掌门这话就错了。”杨宸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提着柄木剑,剑穗上的红丝绦是郭芙编的,月白劲装的袖口沾着些晨露——刚从武家学堂练完剑赶来,“当年我爷爷和芙儿奶奶守襄阳,难道是为了杨家传承?我太姥爷郭靖守城楼,难道是为了郭家脸面?他们守的是百姓的田,是城里的屋,是江湖人的良心!”
张掌门刚要反驳,就见素云站了起来,浅绿襦裙的裙摆扫过地面:“张掌门,上个月昆仑山下的村落闹瘟疫,若不是青玄师姐带着峨眉弟子,用灵泉水熬药救治,恐怕现在村落都空了。您门派的弟子路过时,不也帮着抬伤员吗?这难道不是江湖人与乡邻的牵连?”
青玄跟着点头,淡紫道袍的身影立得笔首,像株迎风的翠竹:“素云说得对。我峨眉派虽在金顶,却总派弟子下山义诊,不是为了扬名,是郭襄师父说的‘江湖根在百姓’。新公约里若加了‘学堂护乡邻’,各门派可以效仿武家学堂,在山下办学,教孩童读书习武,既传了武功,又护了乡邻,何乐而不为?”
欧阳锋忽然开口,玉扳指在指尖转了个圈,语气依旧冷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青玄这丫头说得在理。当年我认杨过做儿子,就是看他护着郭芙,护着襄阳百姓,有血性。江湖人若连身边的百姓都护不住,练再高的武功也没用。”
洪七公拍着桌子附和:“老毒物说得对!当年我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就是盼着他能护百姓,如今他做到了,咱们这些后辈也得跟上。新公约里不仅要加‘学堂护乡邻’,还得加‘义诊济民’,灵泉水田的新粮也得匀些给偏远村落,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武知砚举着小拳头喊:“还要加‘灵狼护学堂’!墨镜首领带着灵狼守着我们学堂,坏人都不敢来!”众人被他逗笑,武承泽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就你主意多。不过这话倒是没错,灵狼群也是江湖的一份子,当年守襄阳多亏了墨雪首领,如今墨镜和墨澜带着灵狼护学堂、帮义诊,也该写进公约里。”
郭襄笑着翻到卷宗的空白页,拿起狼毫笔蘸了蘸墨:“既然大家都赞同,那我就把这些加进去了——‘各门派需于山下设学堂,教孩童读书习武,以护乡邻为要’;‘门派弟子需定期义诊,携灵泉水药膏救治百姓’;‘灵狼群与江湖人守望相助,共同守护学堂与村落’。”
她刚写完,黄药师就提着笔墨走进来,一身青衫,须发乌黑,哪里像个长辈,分明是个俊朗的世家公子,手里的狼毫笔是林峰当年送他的,笔杆上刻着“江湖有情”西个字。“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走到长桌旁,将笔墨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卷宗上的条款,眼底带着赞许,“这些条款写得好,比当年的旧公约多了些烟火气。”
杨过起身帮他磨墨,指尖转动着墨锭:“外公不是要题字?正好,公约的标题还空着呢。”黄药师拿起狼毫笔,笔尖蘸墨时,手腕轻转,墨汁在纸上晕开,笔锋遒劲有力:“就叫《新江湖公约》吧,‘新’字好,既承旧例,又开新篇。”
墨汁干透时,议事厅外传来喧闹声。墨澜提着药箱跑进来,素白长裙的裙摆沾着些泥土,身后跟着墨镜和几只灵狼,灵狼背上驮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从灵泉水田摘的青菜。“芙儿奶奶!杨爷爷!”她跑到长桌旁,伸手从竹筐里拿出个萝卜,“武爷爷说议完事要留大家吃饭,让我送些青菜来,说‘灵泉水种的菜,甜!’”
墨镜在旁无奈地摇头,玄色劲装的袖口扫过墨澜的发顶:“说了让你慢些走,你偏跑,差点把药箱里的药膏洒了。”郭芙笑着接过青菜,转头对郭襄说:“既然这样,今日就在城主府吃饭吧,我去厨房帮忙,让你们尝尝苏奶奶传下的桃花糕方子。”
众人走出议事厅时,阳光正好。武家学堂的孩童们正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练拳,呼喝声清脆响亮,武修文当年编的《护民拳谱》口诀混着风传过来:“读书习武皆为护民,心稳拳稳,乡邻安……”灵狼在空地上巡逻,雪蹄叼着片桃花瓣,追着孩童们跑;青玄和素云站在一旁,低声讨论着下次义诊的路线;黄药师和洪七公、欧阳锋坐在石凳上,聊着当年守襄阳的旧事,笑声传得很远。
杨过走到郭芙身边,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是这些年练拳、种粮磨出来的,和当年在襄阳城楼时一样。“你看,”郭芙抬头对他笑,眼底映着阳光,“这就是新的江湖,没有厮杀,只有学堂的读书声、厨房的烟火气、百姓的笑声。”
杨过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襄阳城楼,城楼的轮廓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像当年守襄阳时那样,稳稳地立在那里。“是啊,”他轻声说,“当年咱们守襄阳,盼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如今公约订了,学堂办了,灵泉水灌田了,往后的江湖,只会越来越好。”
正午时分,城主府的厨房里飘出香味。郭芙正烤着桃花糕,郭襄在旁帮她揉面,指尖沾着面粉,像当年黄蓉教她们做糕时那样;武承泽带着武知砚和武承宇在院子里劈柴,柴火的噼啪声混着孩童的笑声;黄药师在石桌上题字,洪七公和欧阳锋在旁争论着字的笔锋,偶尔还会抢一口刚出炉的桃花糕;墨镜和墨澜带着灵狼在门口守着,小白趴在灵狼背上,啃着郭芙给的杂粮饼。
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得像当年灵泉水的温度。《新江湖公约》被挂在议事厅的墙上,墨香混着桃花糕的甜香,漫过整个城主府。远处的灵泉水田里,武家弟子正在灌溉,灵泉水顺着沟渠流进田垄,禾苗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峨眉金顶的钟声隐约传来,和武家学堂的读书声、孩童的练拳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
这就是重订后的江湖——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一笔一划写就的公约;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只有日复一日的守护;没有疏离的门派界限,只有学堂里的同窗、义诊时的同伴、饭桌上的同袍。就像当年郭靖守襄阳时说的那样:“江湖不是一群人的江湖,是所有人的江湖,百姓安,江湖安。”
夕阳西下时,众人散去。武承泽带着武知砚和武承宇回学堂,武知砚手里拿着张《新江湖公约》的抄本,蹦蹦跳跳地念着上面的条款;青玄和素云往峨眉走,素云的药囊里装着郭芙给的桃花糕,说要带给山上的小弟子;黄药师、洪七公和欧阳锋留在城主府,说要和杨过、郭芙再喝几杯桃花酒。
郭芙站在门口送他们,看着武知砚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忽然转头对杨过笑:“你说,多年以后,后辈们会不会记得今天?记得我们订的公约,记得这学堂,记得这灵泉水田?”
杨过伸手揽住她的肩,目光望向远处的桃林,夕阳把桃林染成金红色,灵泉水田的方向泛着微光。“会的。”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就像我们记得郭靖岳父、黄蓉岳母,记得武敦儒太爷爷,记得当年守襄阳的所有人。这些藏在公约里、学堂里、田埂里的痕迹,会跟着灵泉水一起流,跟着桃花糕一起甜,跟着孩童的笑声一起,传到很久很久以后。”
晚风拂过城主府的院墙,带着桃花的甜香和灵泉的清甜。《新江湖公约》在议事厅的墙上轻轻晃动,墨香依旧,像在诉说着新的江湖故事——故事里没有刀光剑影,只有学堂的炊烟、义诊的药香、乡邻的笑脸,还有一代又一代江湖人,用守护写下的“烟火满襄阳”。
魂穿神雕成为郭芙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魂穿神雕成为郭芙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D9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