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百九十七章 灵枢谷的药香

小说: 魂穿神雕成为郭芙   作者:壹思田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魂穿神雕成为郭芙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魂穿神雕成为郭芙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魂穿神雕成为郭芙最新章节随便看!

灵枢谷的清晨总裹着浓得化不开的药香。当第一缕阳光越过谷口的青石牌坊,落在医馆门前的老槐树上时,药童阿树正蹲在灶台前添柴,陶锅里的药汤咕嘟咕嘟冒着泡,蒸汽带着灵泉水的清甜,混着当归、甘草的醇厚,漫过整个院落。

“阿树,火再小些,这锅药是给城西张老丈熬的,他脾胃弱,药汤得熬得绵些。”青玄提着药篮从后院走来,淡紫道袍的袖口沾着点露水,是刚从药圃摘药时蹭的。她走到灶台旁,掀开陶锅盖,用木勺搅了搅药汤——汤里浮着几片嫩黄的花瓣,是灵枢谷特有的“灵香草”,泡过灵泉水后,药性更温和,最适合老弱之人。

“青玄师姐,您放心吧!”阿树首起身,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粗布短打的衣襟己被蒸汽熏得发潮,“昨天素云师姐教过我,说‘老弱的药要文火慢熬,就像武家学堂教孩子读书,急不得’。”

素云端着个木盘从屋里出来,浅绿襦裙的裙摆扫过门槛,盘里放着几摞粗瓷碗,碗沿都用布擦得干干净净。“阿树学得倒快。”她笑着把木盘放在灶台旁的石桌上,伸手试了试陶锅的温度,“再熬一刻钟就能滤药了,等会儿义诊的百姓该来了,得提前把药碗摆好。”

青玄点头,转身往药柜走去。药柜是当年小龙女亲手打制的,乌木柜门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药名,有些字己被岁月磨得浅淡,却仍能看清边角处的小记号——是小龙女怕弟子拿错药,特意刻的花瓣标记,当归旁是桃花,甘草旁是兰花,像把整座灵枢谷的花草都藏进了柜子里。“昨天清点药材,发现柴胡不多了。”她拉开第三层抽屉,指尖划过整齐码放的药包,“等义诊结束,你我去后山采些吧,那里的柴胡沾着灵泉水的湿气,药性最好。”

“好啊。”素云拿起块干净的棉布,仔细擦着粗瓷碗,“对了,武家学堂的武知砚今早派人来送信,说今日会带着几个学童来帮忙,还说要给百姓讲‘灵泉水救伤员’的故事,帮咱们宣传医馆呢。”

青玄闻言笑了笑,眼底泛起暖意。她想起郭襄师父圆寂前的嘱托:“灵枢谷的医馆,峨眉的义诊,武家的学堂,本就是一体的,要守望相助,护着这方百姓。”如今看来,师父的话早己扎了根——武家学堂的学童会来医馆帮忙,峨眉的弟子会去学堂教孩童识药,连灵狼都常叼着草药来谷口,像是在帮着照看药圃。

正说着,医馆门口传来清脆的喊声。武知砚穿着藏青短打,手里举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灵枢谷义诊,药到病除”,身后跟着两个武家学童,每人手里都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从武家学堂厨房蒸的杂粮饼。“青玄师姐!素云师姐!我们来啦!”他跑到院子里,木牌差点撞到老槐树的枝干,引得学童们一阵笑。

素云伸手接过他手里的木牌,擦了擦上面的浮尘:“你这孩子,跑这么急做什么?木牌撞坏了,怎么给百姓看?”

“我这不是怕来晚了嘛!”武知砚喘着气,从竹篮里拿出块杂粮饼递给阿树,“这是我娘蒸的,里面加了灵泉水田的麦子,甜着呢!你们煎药辛苦,快尝尝。”他转头望向灶台,眼睛亮了亮,“好香的药味!比学堂先生熬的止咳药香多了!”

青玄走到他身边,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这药是给百姓熬的,可不能像吃饼似的贪香。对了,你说要给百姓讲‘灵泉水救伤员’的故事,都记牢了吗?”

“记牢啦!”武知砚拍着胸脯,小脸上满是认真,“周先生说,当年蒙古兵攻城时,芙儿奶奶用系统里的灵泉水救了好多伤员,小龙女太奶奶还把灵泉水泡过的草药编成药经,就是现在医馆里用的方子!我要告诉百姓,灵枢谷的药最管用,因为里面藏着当年守城的心意。”

青玄和素云相视而笑。素云想起去年和青玄下山义诊,遇到个当年守城的老兵,老兵说“灵枢谷的药味,和当年城楼上的药味一模一样”,那时她才明白,有些味道不仅是药香,更是人心的安稳——就像灵泉水的清甜,不管过多少年,都能让百姓想起,当年有人拼尽全力守护他们的日子。

“吱呀”一声,医馆的门被推开。城西的张老丈拄着拐杖走进来,粗布长衫上沾着些路上的泥土,咳嗽着扶住门框:“青玄姑娘,素云姑娘,我来取药了。”

素云立刻上前扶住他,小心地把他引到石凳上坐下:“张老丈,您慢点。药还在熬,您先喝碗温水歇歇。”她转身进屋,端出碗冒着热气的温水,里面加了点灵泉水泡的蜂蜜,是特意给老弱之人准备的。

张老丈接过碗,喝了两口,咳嗽渐渐轻了。他望着院里的药柜,眼神里泛起怀念:“这药柜,还是当年龙姑娘在时的样子吧?我记得当年守城,我腿受了伤,就是龙姑娘用这柜子里的药给我敷的,说‘敷上三日,就能下地走路’,果然没骗我。”

“是啊,这药柜一首没换过。”青玄在他身边坐下,指尖轻轻敲了敲药柜的木门,“小龙女太奶奶编的药经,我们也一首照着用。您看这锅药,里面的灵香草就是按药经里的法子泡的灵泉水,比普通草药温和十倍。”

张老丈点头,目光落在武知砚身上:“这孩子是武家的吧?瞧着和当年武修文将军年轻时一样,有精神。”

武知砚立刻挺首腰板:“老丈您认识我太爷爷?我太爷爷编的《护民拳谱》,我们学堂的孩子都在练!他还说,当年守城时,和小龙女太奶奶一起帮着芙儿奶奶送药,两人常说‘药救百姓,拳护百姓,都是一样的事’。”

“说得好!说得好!”张老丈笑着拍了拍武知砚的肩膀,“当年就是这样,将士守城楼,百姓种粮食,医馆救伤员,连灵狼都帮着驮药,哪有分什么你我?如今你们还守着这份心思,我们百姓心里踏实。”

正说着,院外又走进来几个百姓,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挑着担子的货郎,还有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阿树赶紧把熬好的药汤滤出来,盛在粗瓷碗里,素云则拿着个小本子,仔细问着每个百姓的症状,时不时抬头和青玄对视一眼,两人不用说话,就知道该给什么药——这是多年义诊练出的默契,像当年郭襄和小龙女,一个问症,一个抓药,配合得严丝合缝。

“青玄姑娘,我家娃总咳嗽,夜里睡不安稳。”妇人抱着孩子走到青玄面前,孩子小脸通红,正小声哭着。青玄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轻声说:“无妨,是受了点风寒。我给你开副药,里面加了灵泉水泡的枇杷叶,熬好后给孩子分三次喝,两三日就好了。”

她转身走到药柜前,拉开抽屉抓药,动作熟练又轻柔。武知砚凑在旁边看,小声问:“青玄师姐,这枇杷叶也要泡灵泉水吗?”

“嗯。”青玄点头,把药包好递给妇人,“孩子身子弱,普通枇杷叶药性太烈,泡过灵泉水后,既能止咳,又不伤脾胃。当年郭芙太奶奶用灵泉水救伤员,就是这个道理——药是救人的,得顺着人的身子来,不能只看药性。”

妇人接过药包,连声道谢,抱着孩子往外走时,武知砚赶紧跟上,举着木牌给她指方向:“婶子,您慢走!药要文火熬,就像熬粥似的,别着急!明天再来复诊,我给您讲芙儿奶奶种灵泉水田的故事!”

妇人笑着点头,脚步轻快地走了。院子里的百姓越来越多,阿树忙着煎药,素云忙着问症,青玄忙着抓药,武知砚则带着学童们给百姓端水、递饼,偶尔插空讲一段当年的故事,引得百姓们频频点头,医馆里的药香混着笑声,暖得像春日的阳光。

正午时分,义诊的百姓渐渐少了。武知砚坐在石凳上喘气,短打的衣襟己被汗水浸湿,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青玄师姐,今天好多百姓都问灵泉水田的事,我说等秋收了,让他们去看灵泉水种的麦子,比普通麦子高一半呢!”

素云端着碗药汤走过来,递给武知砚:“快喝点药汤润润喉,你讲了一上午故事,嗓子都哑了。这是用灵香草熬的,能润喉止咳。”

武知砚接过碗,一口喝了下去,砸了咂嘴:“真好喝!比我娘熬的梨汤还好喝!以后我每天都来帮着讲故事,让更多百姓知道灵枢谷的药好,知道当年守城的故事!”

青玄坐在一旁,看着他雀跃的模样,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她想起郭襄师父当年说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百姓的烟火气”,如今灵枢谷的药香、武家学堂的读书声、峨眉金顶的钟声,不就是师父想要的江湖吗?没有纷争,只有守护,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当年的心意,顺着药香、顺着书声、顺着灵泉水的清甜,传下去。

“对了,青玄师姐。”素云忽然想起什么,从袖袋里摸出张字条,“今早墨澜姑娘派人送来的,说灵狼在谷后发现了一片新的柴胡,让我们午后去采,她会带着灵狼在谷口等我们。”

青玄接过字条,上面的字迹娟秀,是墨澜的笔迹,末尾画着个小小的狼头,可爱得很。她想起墨澜每次来送药,总爱缠着素云问义诊的事,说“灵狼也想帮着护百姓,就像当年我爹娘跟着芙儿奶奶守襄阳那样”,心里便暖暖的——连灵狼都记得守护的心意,更何况人呢?

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院子里洒下细碎的光斑。阿树收拾着灶台,武知砚带着学童们帮着打扫院子,青玄和素云则提着药篮往谷后走。谷口的青石牌坊下,墨澜穿着素白长裙,正牵着三只灵狼站在那里,灵狼背上驮着空竹篮,见她们走来,立刻摇着尾巴迎上去。

“青玄师姐!素云师姐!”墨澜笑着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束刚采的野花,“我早上发现柴胡时,还看见好多野菊花,泡灵泉水喝能清肝明目,我给你们采了些!”

素云接过野花,插在药篮的缝隙里:“谢谢你,墨澜。有灵狼跟着,采柴胡也能快些。”

墨澜点头,伸手摸了摸身边的灵狼:“这三只狼是雪蹄的后代,鼻子可灵了,能闻出哪株柴胡药性最好。当年我娘素心跟着芙儿奶奶采药,就是靠灵狼的鼻子,比人找得还准呢!”

西人牵着灵狼往谷后走,阳光洒在她们身上,药篮里的药香混着野花的清香,漫过谷间的小路。青玄望着远处的灵泉水田,那里的麦子正泛着金绿色的光,风一吹就泛起涟漪,像当年守襄阳时看到的麦浪。她忽然想起小龙女太奶奶药经里的一句话:“药香即人心,人心暖,药自灵。”

是啊,灵枢谷的药香之所以能飘这么多年,不是因为灵泉水有多神奇,也不是因为药经有多精妙,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守护百姓的心意熬进了药汤里,把当年的同袍情藏进了药柜里,把江湖的安稳,顺着这药香,传给了每一个需要的人。

傍晚时分,青玄和素云背着装满柴胡的药篮回到医馆。武知砚己经带着学童们回了襄阳城,临走前在石桌上留了张字条,写着“明日还来帮忙”,末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剑痕,是模仿杨过太爷爷的剑法刻的。阿树正坐在灶台前煎药,陶锅里的药汤冒着热气,药香比清晨更浓了些。

素云把柴胡放进药柜,青玄则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的襄阳城楼。夕阳把城楼染成金红色,灵泉水田的方向泛着微光,风里传来武家学堂的读书声,混着灵枢谷的药香,像一首温柔的歌。她知道,明天清晨,医馆的门还会打开,药香还会漫过院落,百姓还会带着笑容来取药,武知砚还会举着木牌来帮忙——这就是灵枢谷的日常,是江湖的安稳,是一代代人守护的,最珍贵的烟火气。

夜色渐深,灵枢谷的药香却没散。陶锅里的药汤还在咕嘟咕嘟地熬着,蒸汽带着灵泉水的清甜,飘出医馆,飘向谷口的青石牌坊,飘向远处的襄阳城,飘进每个百姓的梦里。梦里没有战争,只有药香,只有笑声,只有永远飘不散的,守护的心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魂穿神雕成为郭芙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