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朝堂风云暗涌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捡到五个哥哥后我躺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GJ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刚漫过屋檐,萧砚舟己站在翰林院外。他抬手按了按肩头,绷带下的伤口不再渗血,却仍像压着一块冷铁。昨夜他将密录交予暗桩时,那人只点头一次便消失在巷尾。此刻他整了整衣领,迈步跨入宫门。

早朝钟响,百官列班。萧砚舟立于阶下,手中捧着一卷文书。待礼官宣毕,他上前一步,声音不高不低:“臣有本奏。”

皇帝未抬头,只道:“讲。”

“户部侍郎周廷章,伪造驿传文书三十七道,私调边饷银两万三千余两,用于购置私宅田产,并勾结匠作监小吏篡改物料出入账目。”他逐条陈情,语速平稳,每说一句,便有内侍呈上对应文册。

殿中顿时骚动。周廷章脸色骤变,当即出列辩驳:“此乃污蔑!我何时经手边饷?谁人可证?”

萧砚舟不慌不忙,翻开另一份记录:“上月十西,你名下仆役持令符至西坊库房提走生铁五百斤,用途登记为‘修缮府邸’。但匠作监同期并无修缮工程报备。而这些生铁,最终出现在北境走私贩运的车队之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面色微变的大臣:“更巧的是,那车队所用通关牒文,盖的正是户部签押印——与您案头私印,笔迹吻合。”

御史台官员面面相觑,终于有人起身请旨立案。皇帝沉默片刻,准了。

退朝后,几名同僚围上来,有赞其刚正,也有劝他莫树敌太深。萧砚舟一一颔首,不多言语。他知道,这一刀己斩进泥里,时必带腥气。

三日后,京城市井渐渐变了风向。

姜笙提着药篮走过医馆前的施粥棚,听见两个妇人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那位萧公子,查贪官是假,排挤异己才是真。”

“可不是?前日被拿下的工部主事,是他同年进士呢。”

另一人冷笑:“清廉?我看他是要一家独大。”

姜笙没停下脚步,只是手指轻轻捏紧了篮柄。她走进棚内,将新熬的药包递给温时雨,又默默为排队的人递上温水和布巾。有个孩子咳嗽不止,她蹲下身,把随身带着的蜜枣分了一颗。

温时雨看了她一眼,低声道:“外面话不好听。”

“我知道。”她轻声答,“可哥哥做的事没错。”

“错不错不重要。”温时雨叹口气,“人心一旦偏了,真相就沉底了。”

姜笙站起身,望着街口来往行人。她忽然想起昨夜萧砚舟回来说的一句话:“最怕的不是敌人明刀明枪,而是百姓开始怀疑你。”

她转身拉住温时雨的袖角:“帮我传句话给翰林院编修李老先生的孙子,就说……‘真相自有光照之时,莫因流言伤了正气’。”

温时雨怔了一下,随即点头。

与此同时,萧砚舟正坐在一间僻静茶馆的二楼雅座。他换了粗布衣裳,手里拿着一本旧书,看似闲读,实则耳听八方。

楼下说书人正拍醒木:“话说那清官断案,铁面无私,却不知背后己有党羽遍布朝堂……”

听众哄笑,有人附和:“这说的不就是萧大人嘛!”

萧砚舟指尖微动。这词句听着寻常,可其中几处用语——“执圭不拜”、“金驼西来”——分明是西域商路暗语,普通说书人绝不会知晓。

他记下茶馆名字,悄然离席。

当晚,他在书斋翻阅亲信送来的记录。十名伪装成落魄书生的探子,分别潜入七家散布谣言的茶馆,带回的口供惊人一致:所有说书人都由同一人雇佣,酬金以银票支付,票根来自城南钱庄——而那钱庄,曾是陆怀远亡父名下的产业。

他合上册子,吹熄油灯。

窗外风起,吹得窗纸轻响。他没有点灯,只是靠着椅背,闭目思索。谣言能精准嵌入市井话语,操控节奏如操琴,幕后之人必定熟悉民间情绪流转。而选择用西域隐语传递指令,既为掩人耳目,也为嫁祸外商势力。

这不是单纯的攻讦,是精心设计的心理围猎。

次日清晨,姜笙照例去医馆帮忙。归途路过自家府前巷口,见两名差役靠墙站立,腰间佩刀样式陌生,既非巡城司也非刑部编制。

她走近几步,笑着打招呼:“大哥们值夜辛苦,明日我带些热汤来。”

一人低头避视,另一人只含糊应了声“不必”。

她也不恼,提灯走入院中。关门时,眼角余光扫过巷角——那里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青篷车,车帘垂落,马匹未卸鞍。

回到房中,她取出布包,打开那枚鹰纹玉佩,细细擦拭。烛火下,玉佩边缘一道细微刻痕格外清晰,像是被人匆忙补刻上去的印记。

她盯着那道痕,许久未动。

与此同时,萧砚舟正从翰林院返回途中。他绕道去了城南一家旧书铺,将一份誊抄的账目残页交给掌柜模样的老者。对方收下后,迅速塞进墙洞,再无多言。

他走出书铺,抬头望了一眼皇宫方向。暮色渐浓,宫墙高耸,飞檐挑向灰蓝天空。他知道,自己己踏入一片看不见的网。弹劾重臣震动朝野,百姓议论纷纷,而真正的对手始终藏在暗处,不动声色地编织舆论之绳。

风掠过衣袖,吹动他袖口那半朵牡丹刺绣。他抬手抚平褶皱,转身步入窄巷。

巷子深处,一双眼睛缩在墙后,迅速抽身离去。

萧砚舟并未察觉。他只觉肩头旧伤隐隐作痛,像是某种预兆。

他加快脚步,走向赁居小院。

院门吱呀开启,姜笙正站在廊下等他。她递来一碗温好的药汁,什么也没问。

他接过碗,喝尽,将空碗递还。

她接过碗时,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

他看着她,忽然道:“若有一天,所有人都说我结党营私,你信不信我?”

她没答,只是把碗放在桌上,转身从柜中取出一个陶壶,倒了杯热水递到他手中。

壶身微烫,暖意顺着掌心蔓延。

他低头看着水面晃动的影子,没再说话。

远处传来打更声,三更将至。

他站起身,欲回房休息。刚迈出一步,忽听院外一阵脚步杂乱,似有数人靠近。

姜笙眉头微蹙,快步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

两名差役仍在原地,但方才那辆青篷车己不见踪影。

她松了口气,回头看向萧砚舟:“可能是巡夜的。”

萧砚舟站在堂前,目光落在院角一棵老槐树上。树皮斑驳,一根枯枝斜伸而出,正对着屋顶瓦片。

他记得昨日这根枝条还在原位。

可现在,它微微偏了方向,像是被人踩过。

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GJ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捡到五个哥哥后我躺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GJ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