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寒意刺骨。海军部大楼前的阵地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只有远处零星的枪炮声和建筑物燃烧的噼啪声提醒着人们,杀戮并未停止,只是暂时喘息。血腥味和焦糊味浓得化不开,仿佛给废墟披上了一层无形的、令人作呕的裹尸布。
凌岳借着月光和远处火光的映照,巡视着伤痕累累的防线。士兵们蜷缩在掩体后,抱着冰冷的武器,大多沉默不语,只有偶尔因伤口疼痛发出的轻微呻吟。疲惫和伤亡像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心头。能战斗的人员己不足一百五十人,弹药更是所剩无几,许多士兵的枪膛里只剩下寥寥数发子弹,手榴弹几乎成了奢侈品。
卫生员在临时用门板搭起的救护点忙碌着,缺医少药,他们只能用最简单的绷带和从日军尸体上搜来的少量磺胺粉处理伤口。痛苦的压抑的呜咽声不时传来。
凌岳走到谢团长身边。谢团长因失血过多和疲惫,脸色在月光下显得惨白,但他仍强撑着没有倒下。 “谢团长,必须想办法搞点弹药,还有,重伤员需要转移。”凌岳的声音低沉沙哑。 谢团长苦涩地摇摇头:“弹药…哪里还有弹药。卫戍司令部的仓库早就丢了,各部队打散时带的也差不多打光了。转移?往哪里转?外面全是鬼子…”
凌岳沉默着。他知道谢团长说的是实情,但这并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现代战争的经验告诉他,坐以待毙等于自杀,必须主动获取资源。
他召来了王大柱、陈山和猴子。 “我们不能困死在这里。”凌岳的目光扫过三位核心队员,“需要组织一次小规模渗透行动。” 他指着地图(一张从日军军官尸体上搜来的简陋南京城区图):“根据白天的观察和俘虏的口供,日军在山西路附近设立了一个临时的前线物资囤积点,守卫应该不会太严密。他们的补给线拉长了,这里存放着可能是为次日进攻准备的弹药和部分医疗物资。”
“连长,你的意思是…去端了它?”王大柱眼睛一亮,但随即皱眉,“可我们人手太少了,正面防线…” “不端掉,是偷。”凌岳纠正道,“精确渗透,窃取必要物资,尤其是弹药和药品,然后迅速撤回。人数贵精不贵多。陈山,你负责远程监视和预警。王大柱,你带火力组在外围策应。猴子,你跟我带一个渗透组进去。行动时间定在下半夜,日军最疲惫的时候。”
“是!”三人低声领命,没有丝毫犹豫。这种敌后渗透、以战养战的思路,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凌晨三点,是一天中最黑暗寒冷的时刻。一支由凌岳亲自带领的六人渗透小组,如同暗夜中的鬼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海军部阵地,利用废墟和阴影的掩护,向山西路方向摸去。
陈山则带着他的狙击枪,提前占据了途中的一处制高点,用微光瞄准镜为他们提供沿途的预警和清除零星哨兵的支持。现代特种兵的装备优势再次体现,微光镜下的视野远比日军哨兵依靠肉眼和零星火光要清晰得多。
渗透过程有惊无险。他们成功避开了一支日军巡逻队,并由陈山无声处理掉了两个打盹的哨兵。很快,他们找到了那个物资点——一个用沙包围起来的小院子,里面堆放着一些木箱,门口只有两个哨兵抱着枪踱步,显得颇为松懈。
凌岳打了个手势。猴子和另一名队员如同狸猫般从侧翼迂回过去,用匕首无声地解决了哨兵。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孤军:时空回响 凌岳带人迅速潜入院子。
木箱上印着日文标识。凌岳借助小手电的微光快速辨认:“6.5mm有坂步枪弹”、“手榴弹”、“医用酒精”、“绷带”… “快!优先拿步枪子弹和手榴弹!还有医药箱!”凌岳低声道。
队员们迅速行动,每人扛起一箱弹药或药品,动作轻快而高效。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日军的叫喊声和犬吠! “被发现了!快走!”凌岳果断下令。
渗透组扛着物资,迅速按预定路线撤退。陈山的狙击枪再次响起,精准地打倒了最先追来的几名日军和那条狼狗,迟滞了追兵的速度。王大柱的火力组也在预伏地点突然开火,用猛烈的自动火力打了追兵一个措手不及,成功接应渗透组脱离接触。
当凌岳他们带着宝贵的物资返回海军部阵地时,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虽然行动中一名队员腿部被流弹擦伤,但收获巨大:足足五大箱步枪子弹、两箱手榴弹和两个宝贵的军用医疗箱。
看到这些物资,阵地上的士兵们几乎要欢呼起来,绝望的气氛被瞬间驱散了不少。弹药被迅速分发下去,卫生员拿到药品和绷带,开始更有效地处理伤员。
凌岳没有休息,他召集了所有还能行动的军官和士官。 “弹药有了,但我们不能等到天亮鬼子再来进攻。”凌岳指着地图,“我们必须利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主动后撤,调整防线。” 他选择了一处更为有利的地形——位于挹江门内街一侧的一排坚固的石质建筑群,这里巷道狭窄,更适合兵力处于劣势的他们进行巷战阻击。 “谢团长,你带重伤员和卫生队先转移过去,建立新的阻击点。” “王大柱,带你的人负责断后,梯次掩护主力后撤。” “动作要快,要静!”
命令被迅速执行。这支疲惫不堪的军队,在凌岳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他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海军部阵地,如同潮水般退入更深的街巷之中,只留下空荡荡的工事和满地的弹壳。
当天亮后,日军再次发起预谋己久的进攻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阵地上的守军消失了。谨慎地进入阵地后,只看到一些来不及带走的破烂装备和凝固的血迹。
而此刻,凌岳己经在新选择的阻击点上,重新部署好了防线。士兵们有了弹药,心里有了底,眼神也更加坚定。他们利用狭窄的街道和坚固的房屋,构筑起新的火力点。
日军的进攻很快到来,但他们发现,这支“孤军”仿佛打不死赶不走的幽灵,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用精准的火力和顽强的意志阻挡着他们的脚步。每一栋房屋,每一个窗口,都可能射出致命的子弹;每一个街角,都可能飞出冒着烟的手榴弹。
战斗再次打响,但节奏己经被凌岳悄然改变。从被动固守,变成了更具弹性的巷战拖延。他们像一颗坚韧的钉子,虽然无法阻挡洪流,却让洪流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时间。
阳光艰难地穿透南京上空的烟尘,照亮了满目疮痍的城市。在那面依旧飘扬的残破红旗下,凌岳透过望远镜,看到远处江边,似乎有一些小木船和筏子,正在利用这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的时间缝隙,艰难地驶向北岸。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握紧了手中的步枪。 拖延,就是为了这一点点微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MH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