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大清早,天刚蒙蒙亮,陆建设就揣着张师傅写的便条,跑到厂门口的修车铺租三轮车。修车铺的老王头正蹲在地上补轮胎,看见他来,头也不抬地问:“租一天五毛,押金两块,中不中?”
“中!” 陆建设赶紧递过钱,心里有点肉疼 —— 这五毛钱够买三斤玉米面了。老王头扔过来一把生锈的钥匙:“车在那边,自己去看,闸不太灵,骑慢点。”
陆建设推着三轮车往车间走,车链 “哗啦哗啦” 响,车座上还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棉絮。他找了块旧帆布铺在车斗里,又和赵师傅、张师傅一起,把选好的废零件往车上搬 —— 都是些没大毛病的轴承、齿轮,装了满满一斗,压得车轮都瘪了些。
“路上小心点,市场管理站最近查得严,别被当成投机倒把的抓了。” 赵师傅帮他把帆布盖好,又往上面堆了些稻草,“就说拉的是喂牲口的稻草,没人会细查。”
陆建设点点头,骑上三轮车,吱呀作响的车轴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显眼。路上没什么人,只有几个扫街的环卫工,手里的大扫帚 “唰唰” 地扫着落叶,空气里飘着煤球炉的烟火气。
快到郊区的时候,前面路口突然冒出两个戴红袖章的,手里拿着木棍,拦住了去路:“站住!车上拉的啥?打开看看!” 是市场管理站的人,专门抓私下倒卖东西的 “投机倒把分子”。
陆建设心里一紧,手心都冒汗了,脸上却装作憨厚的样子,跳下车挠了挠头:“同志,拉的是稻草,给农具厂喂牲口的。”
“稻草?我看看!” 一个红袖章伸手就去掀帆布,陆建设赶紧拦住:“别别别,这稻草刚从地里割的,潮得很,弄一身泥。您要是不信,我给您拿一把看看。” 他抓起一把稻草递过去,红袖章捏了捏,确实潮乎乎的,又闻了闻,没闻到别的味道,就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赶紧走,别在这儿挡道。”
陆建设心里的石头 “咚” 地落了地,赶紧骑上车,蹬得飞快,首到看不见红袖章的影子,才敢停下来喘口气。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凉丝丝的。
到红星农具厂的时候,马厂长己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茶。看见陆建设,他赶紧迎上来:“小伙子,可把你盼来了!快,把车推进来!”
几个工人过来帮忙卸零件,马厂长蹲在地上,拿起一个轴承,用扳手拧了拧,笑着说:“好东西!这轴承就是缺个滚珠,换一个就能用,比我们自己做的结实多了。” 他让人拿来秤,称了称,总共五十斤,按一毛钱一斤算,该给五块钱。
马厂长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过来,又塞给他两袋面粉:“这是自家磨的面粉,不值钱,你拿着尝尝。以后有这好东西,可得先想着我们。”
陆建设赶紧摆手:“马厂长,钱我不能要,就按说好的,给车间换点劳保用品就行。”
“嗨,一码归一码!” 马厂长把钱塞到他手里,“劳保用品我己经让人准备好了,就在那边,两箱肥皂,三捆手套,你一起拉回去。这五块钱是给你的辛苦费,别客气!”
盛情难却,陆建设只能收下钱,心里暖暖的 —— 这年代的人,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都实在。他帮着把劳保用品搬上车,又跟马厂长聊了会儿,说以后要是有技术难题,他可以帮忙看看,马厂长高兴得不行,非要留他吃午饭,陆建设怕耽误时间,婉言谢绝了。
往回走的时候,陆建设特意绕了条小路,没再遇到管理站的人。路过一个供销社,他进去买了两斤糖块,打算回去分给工友们。骑到半路,车链突然掉了,他蹲在路边修了半天,满手都是油污,可看着车斗里的劳保用品和兜里的钱,心里却甜滋滋的。
回到厂里,工友们都围了过来,看见肥皂和手套,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终于有新肥皂了,以前那肥皂跟石头似的,根本洗不干净手!”“这手套厚实,戴着干活不磨手!”
陆建设把糖块分给大家,又把那五块钱交给赵师傅:“师傅,这是马厂长给的辛苦费,您看怎么处理?”
赵师傅把钱递给车间会计:“存起来,以后给大家买绿豆汤,天热了,解暑!” 工友们都拍手叫好,连平时跟李大国走得近的几个人,都对陆建设竖起了大拇指。
刘三站在旁边,看着热闹,心里酸溜溜的,却不敢说什么 —— 他要是敢挑刺,肯定会被工友们骂回去。李大国在办公室里看着,脸色铁青,把手里的茶杯 “啪” 地放在桌上,茶水都溅了出来。
陆建设看着工友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不仅是他第一次靠自己的智慧赚到钱,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做的事是为大家好。他摸了摸兜里的五块钱,又看了看车斗里剩下的稻草,突然觉得,这看似平凡的一天,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
夕阳西下,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陆建设推着三轮车往家走,嘴里哼着歌,心里盘算着:下次再攒点废品,再帮农具厂修修机器,赚点钱,就能买电子零件,开始做收音机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I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