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5章:里海之滨的钢铁蚕食——从巴库到马哈奇卡拉的逐城攻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小胡子得到二代历史书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65章:里海之滨的钢铁蚕食——从巴库到马哈奇卡拉的逐城攻坚

一、巴库的战后整合与进军筹备

巴库的抽油机重新转动的第三周,布劳恩站在里海港口的栈桥上,看着德国货轮“莱茵河号”缓缓靠岸。甲板上堆放着崭新的MG42机枪与“铁拳”火箭筒,更显眼的是几台印着西门子标志的石油精炼设备。“这些设备交给阿塞拜疆工程师,告诉他们,月底前必须让90%的油井恢复产能。”他对身旁的副官说,指尖敲着栏杆上的盐渍——那是里海特有的痕迹。

港口另一侧,米勒正指挥士兵卸载“黑豹”坦克的备用零件。他的装甲营刚补充了5辆最新型号的“黑豹G型”,炮塔上的红外夜视仪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马哈奇卡拉的地形比巴库复杂,那些山地需要步兵配合。”他指着地图上的高加索山脉余脉,“让新组建的阿塞拜疆护卫营打前锋,他们熟悉山路。”

巴库临时政府的第一次会议在清真寺旁的老茶馆召开。阿塞拜疆长老哈吉捧着《古兰经》,身旁坐着穿西装的油田经理与戴头巾的妇女代表。“德军答应修复三条灌溉渠,”哈吉用拐杖敲了敲地面,“但我们要派代表加入石油公司的董事会,而且士兵的粮饷必须用本地货币发放。”布劳恩坐在角落,看着他们争论,首到有人提到“需要一支本地军队保卫油田”,他才开口:“可以组建‘里海防卫团’,由德军军官训练,武器从缴获的苏军装备里调配。”

二、杰尔宾特的隘口拉锯:山地与古堡的攻防

从巴库向东,高加索山脉的余脉如巨蟒般延伸至里海,杰尔宾特就卡在山脉与海洋之间的狭窄隘口,这座有“里海钥匙”之称的古城,城墙由巨石砌成,苏军第44步兵师在此依托古堡与隧道构建了三层防线。

进攻在清晨发起。德军的“野蜂”自行火炮首先轰击古堡的塔楼,150毫米炮弹炸开的碎石溅落在城墙下的海面上,激起白色的水花。但古堡的石墙厚达3米,炮弹只能留下浅坑。米勒让“黑豹”坦克抵近射击,88毫米炮对准城门的铁锁连续轰击,当烟雾散去,只看到变形的铁条挂在破损的门框上——门后的通道己被苏军用钢筋混凝土堵死。

“让工兵用塑性炸药炸开侧面的隧道!”米勒对着无线电喊。阿塞拜疆护卫营的士兵扛着炸药包,沿着海岸线的礁石匍匐前进,他们光着脚踩在锋利的贝壳上,鲜血染红了海水。隧道入口藏在一块巨石后,苏军的机枪从岩壁的射孔里喷出火舌,一名护卫营士兵刚将炸药包塞进去,就被流弹击中,倒在起爆器旁。他的战友扑过去按下按钮,轰然巨响中,隧道顶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露出黑黢黢的洞口。

巷战在古堡的石板路上展开。苏军士兵利用狭窄的巷道设伏,从屋顶扔下燃烧瓶,德军的“黄鼠狼”步兵战车因体型过大无法进入,只能用机枪在巷口压制。列兵海因茨跟着阿塞拜疆士兵钻进一间茶馆,老板娘的铜壶还在炉子上沸腾,一名苏军士兵突然从地窖里冲出,用刺刀刺穿了护卫营士兵的胸膛,海因茨举枪射击的瞬间,看到对方胸前挂着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孩子与他弟弟年纪相仿。

争夺最高塔楼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德军用火焰喷射器清理楼梯,苏军则从塔楼顶部往下扔手榴弹。当米勒登上塔顶时,晨曦正从里海升起,他踩在苏军政委的尸体上,看到远处的山脉在雾中若隐若现——那是通往马哈奇卡拉的方向。

三、敌方反应:马哈奇卡拉的慌乱与动员

杰尔宾特失守的电报送到马哈奇卡拉时,达吉斯坦苏维埃主席正在主持“焦土会议”。地图上的红色箭头己逼近城市外围,参会的军官们吵成一团:“应该退守山区打游击!”“必须死守港口,等待黑海舰队支援!”一名穿便装的人突然站起来:“德军在巴库保留了油田,或许我们可以谈判——”话没说完就被按倒在地,主席掏出枪抵着他的头:“达吉斯坦没有叛徒!”

街头很快贴满了“誓死保卫家园”的标语,工人被组织起来加固街垒,妇女们在广场上缝制绷带,孩子们则拿着自制的木枪在巷子里操练。但恐慌仍在蔓延,富人们乘着渔船逃往伊朗,港口的起重机忙着将粮食与弹药装上货轮,一名苏军军官对着混乱的人群开枪示警,却引发了更大的踩踏。

在城外的油田,苏军监督员正强迫工人安装炸药。老石油工阿里夫偷偷拧松了起爆器的线路,他对儿子说:“德军说会让我们继续工作,要是炸了井,我们全家都得饿死。”儿子攥着藏起来的无线电——那是他与阿塞拜疆护卫营联系的工具。

西、库拉河三角洲的推进:沼泽与油井的缠斗

离开杰尔宾特,德军进入库拉河三角洲地带。这里河网密布,沼泽与油井相间,苏军第12坦克旅将废弃的钻井平台改造成火力点,履带式拖拉机拖着铁丝网在沼泽中构筑了移动防线。

米勒的装甲营在这里遇到了麻烦。“黑豹”坦克的履带很容易陷入淤泥,一辆坦克刚驶过一座浮桥,就被苏军的水下爆破炸毁了履带,卡在河中央。德军不得不让工兵先铺设钢板,阿塞拜疆护卫营的士兵则乘小船在河道间巡逻,用缴获的苏军冲锋枪扫射芦苇丛中的伏击者。

海因茨所在的连队负责清剿一座大型油田。抽油机的钢臂在风中摇晃,苏军士兵躲在储油罐后面射击,德军的火焰喷射器点燃了泄漏的原油,黑色的火舌顺着地面的油迹蔓延,将整个油田变成火海。海因茨爬上一个储油罐,看到远处的沼泽里,苏军的T-34坦克正试图绕后,他立刻用无线电呼叫“野蜂”火炮支援,炮弹落在坦克周围的泥地里,掀起的泥浆将坦克履带牢牢粘住。

战斗最胶着时,达吉斯坦的长老们派来了使者。这名戴白色头巾的老者乘着插着绿旗的小船,穿过火线来到德军阵地:“我们可以让苏军撤出油田,但你们要保证不损坏清真寺,还要雇佣本地工人。”布劳恩在地图上划出一片区域:“这里的油井归你们管理,利润分你们三成,但必须加入‘里海防卫团’,配合我们进攻马哈奇卡拉。”

五、马哈奇卡拉的外围战:港口与市集的争夺

一周后,德军兵临马哈奇卡拉城下。这座城市的外围是绵延的盐滩,苏军将盐堆改造成掩体,港口的起重机上吊着装满炸药的集装箱,随时准备炸毁码头。

进攻从盐滩开始。德军的“虎王”坦克在盐层上碾压出白色的轨迹,88毫米炮逐一摧毁盐堆掩体。苏军的反坦克炮藏在盐丘后,一发穿甲弹击中了“虎王”的侧面装甲,只留下一道浅痕——这是德军新装备的“虎王H型”,装甲厚度增加到180毫米。米勒笑着拍了拍炮塔:“让他们打,看谁先耗完炮弹。”

港口的争夺更为激烈。苏军的岸防炮不断轰击德军的登陆艇,起重机上的炸药集装箱时不时爆炸,将钢铁碎片抛向空中。阿塞拜疆护卫营的士兵沿着防波堤匍匐前进,用手榴弹炸毁了岸防炮的炮座,德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精准命中了苏军的弹药库,爆炸声震碎了整个港口的玻璃。

当德军攻入市中心的市集时,遇到了妇女们的抵抗。这些戴头巾的女人用石块砸向士兵,有人甚至抱着炸弹冲向坦克——首到哈吉带着长老们赶到,用阿拉伯语喊话:“停手吧,德军答应保护我们的家园。”混乱中,海因茨看到一个小女孩抱着一只受伤的猫,躲在货摊后面,他想起自己的妹妹,便把水壶递了过去。

六、内政整合与数据更新

马哈奇卡拉的硝烟未散,布劳恩就召集了达吉斯坦与阿塞拜疆的长老们开会。新成立的“里海沿岸临时政府”吸纳了两地的代表,规定石油利润的30%用于本地建设,同时组建“达吉斯坦防卫营”,由德军军官与本地长老共同指挥。

经济整合迅速展开。德军在港口设立了“里海贸易公司”,用石油换取土耳其的粮食与伊朗的棉花,市集上很快出现了德国造的收音机与布料,商人们用“高加索马克”与本地货币混合交易,一名卖地毯的商人笑着对布劳恩说:“你们的坦克很厉害,但我们的地毯更受欢迎。”

新增的伙伴团体包括:杰尔宾特的“古堡保护协会”、库拉河三角洲的“油田工人联合会”、马哈奇卡拉的“港口贸易协会”以及达吉斯坦长老会主导的“宗教协调委员会”,共4个。

总占领区土地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例升至32.8%。

新增部队为:由达吉斯坦人组成的“高加索山地营”、装备缴获苏军坦克的“里海装甲连”,以及负责港口守卫的“马哈奇卡拉海岸队”,共3支部队。

夕阳下,马哈奇卡拉的港口重新响起了汽笛声。一艘德国货轮正在装载原油,旁边的码头,阿塞拜疆与达吉斯坦的工人正合力修复被炸毁的起重机。米勒站在岸边,看着海因茨教两个本地孩子摆弄缴获的苏军望远镜,布劳恩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啤酒:“下一站是格罗兹尼,那里的油田更大。”米勒望着远处的山脉,打开了酒瓶:“先让这些新组建的部队练练手,毕竟,占领容易,治理难。”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小胡子得到二代历史书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小胡子得到二代历史书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