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章 伙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错位时空,错爱一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晚辰居” 在西街开张的第三个清晨,天刚蒙蒙亮,青灰色的天光刚漫过屋顶,苏晚晚就提着竹篮往北码头走。

竹篮里垫着干净的粗布,是她前晚特意洗晒过的,准备装新鲜的鲜虾 —— 昨天张大叔说,今早会有一批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青虾,个头大,肉紧实,最适合做虾饺。

刚走到码头拐角,一阵风卷着潮气吹过来,苏晚晚下意识地裹了裹衣襟,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路边。

那人怀里抱着个破旧的货郎担,担子的竹编边缘都磨出了毛边,他正低头摆弄着什么,手指笨拙地缠着断了的绳子,动作里满是焦急。

是前几天在 “茶香居” 茶馆遇到的流浪货郎阿武。苏晚晚记得他,总挑着担子在西街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纽扣发绳,偶尔也卖些自己编的竹篮 —— 竹篮编得不算精致,却结实耐用。

上次她在茶馆歇脚,阿武还悄悄提醒她:“苏姑娘,你们要小心‘岭南居’的人,我昨天看到他们的伙计在码头打听你们的进货渠道,怕是没安好心。”

“阿武大哥,怎么了?”

苏晚晚快步走过去,蹲下身一看,货郎担的主绳断了,断口处还缠着几缕磨损的纤维,几根竹编的小篮子散落在地上,沾了些泥点。

阿武的右手腕上有一道新的伤口,渗着鲜红的血珠,顺着手腕滴在地上,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显然是刚才用力扯绳子时不小心划伤的。

阿武抬头看到她,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赶紧把受伤的手藏到身后,手背在粗糙的衣料上蹭了蹭,有些局促地说:“苏姑娘,没、没事,就是担子的绳子断了,我自己能修好,不碍事。”

他说话时声音有些发哑,眼底还带着红血丝,像是昨晚没睡好。

苏晚晚却没放过,轻轻拉过他的手腕 —— 阿武的手腕很细,皮肤粗糙,布满了老茧,伤口不算深,却还在渗血。

“怎么能说不碍事?伤口都流血了,这天气潮湿,要是感染了,手肿起来,怎么挑担子?”

她一边说,一边从竹篮侧面的小布袋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布条和草药 —— 草药是她从江南镇带来的 “止血草”,晒干后磨成了粉,专治外伤;布条是她用旧衣服改的,柔软吸水。

她先从竹篮里倒出一点清水,小心翼翼地帮阿武清理伤口,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他:“忍忍,可能有点凉。”

等血止住了,她又把草药粉均匀地撒在伤口上,再用布条一圈圈仔细包扎好,还特意打了个结实的结,

“这样就不会掉了,记得别沾水,晚上我再给你拿点药膏来。”

阿武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眼眶有些发红,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搓着手连声道谢:“谢谢苏姑娘,谢谢你们…… 我这担子要是修不好,今天就没法做生意了。我娘还在家等着我买米回去,她有咳疾,昨天还说胸口闷,要是再没钱抓药……”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头也垂了下来。

苏晚晚心里一软,拿起地上的竹篮,拍了拍上面的泥点:“你这担子绳断得厉害,光靠缠是不行的,得用新绳重新绑。我先帮你把担子送到我们铺子里,让彦辰帮你修修,他手巧,家里还有备用的粗麻绳,肯定能修好。”

阿武愣了愣,连忙摆手:“这怎么好意思?你们还忙着做生意,我怎么能麻烦你们……”

“不麻烦,顺路的。”

苏晚晚不由分说,提起货郎担的一边,

“来,我们一起抬,这担子不重。”

两人刚把货郎担抬到 “晚辰居” 门口,就听到铺子里传来 “叮叮当当” 的声响,像谁在敲钉子。

推开门一看,顾彦辰正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一把小锤子,弯腰帮一个中年汉子修着什么。

那汉子穿着件打满补丁的短褂,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胳膊,胳膊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 从手肘延伸到手腕,像一条褐色的蚯蚓。

是木匠老周。

前几天 “晚辰居” 的货架被客人不小心撞坏了一根横梁,顾彦辰在西街打听,有人说老周的木匠活好,收费还便宜,就请了他来修。

老周果然厉害,只用了半天就修好了,还顺便把货架松动的钉子都加固了一遍,最后顾彦辰要多给些工钱,他却只收了原定的一半:“顾掌柜,这活不难,收多了我心里不安。”

“彦辰,你帮阿武大哥修修货郎担吧,他的担子绳断了,还把手划伤了。”

苏晚晚把竹篮放在柜台上,里面的鲜虾还在蹦跳,偶尔有几只跳出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

“老周大哥也在啊,正好,今天要不要尝尝我们新做的虾饺?刚从张大叔那订的新鲜虾,包出来肯定鲜。”

顾彦辰放下手里的锤子,擦了擦手上的木屑,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这有粗麻绳,现在就帮阿武修。老周,你也别走了,等会儿一起尝尝,就当谢谢你帮我们修货架 —— 上次你修的货架,结实得很,昨天有客人靠在上面,都没晃。”

老周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挠了挠头,露出额角的一道浅疤:“顾掌柜太客气了,修个货架不算什么手艺活。你们要是不嫌弃,以后铺子里有什么要修的 —— 桌椅坏了、柜台松了,尽管找我,我不收你们钱。我一个人过日子,闲着也是闲着。”

他说话时声音洪亮,带着几分爽朗,只是提到 “一个人” 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阿武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顾彦辰熟练地把货郎担翻过来,先用剪刀把断绳剪干净,再拿出新的粗麻绳 —— 麻绳是顾彦辰特意买的 “三股绳”,结实耐用,他先把绳子在担子的竹架上绕了三圈,再用钉子在关键处钉牢,防止滑动。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顾彦辰专注的脸上,阿武看着他的动作,心里满是感激,眼眶又热了。

等顾彦辰修好担子,苏晚晚己经从后屋端了三碗热腾腾的虾饺出来,还熬了一锅小米粥 —— 小米是从江南镇带来的,熬得软烂,飘着淡淡的米香。

她把一碗虾饺递给阿武,一碗递给老周,自己留了一碗,顾彦辰则端起了小米粥。

西人围坐在柜台前,就着晨光吃着早餐。

阿武咬了一口虾饺,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嘴里散开,虾肉紧实弹牙,带着淡淡的姜香,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他忍不住说:“苏姑娘的手艺真好,这虾饺比‘岭南居’的还好吃!‘岭南居’的虾饺都是用冻虾做的,吃着发柴,你们这新鲜虾做的就是不一样。”

他放下筷子,眼神认真地看着顾彦辰和苏晚晚:“顾掌柜、苏姑娘,以后我要是卖货路过你们铺子,能不能常来歇歇脚?我不耽误你们做生意,就坐一会儿,喝口水就行。要是有‘岭南居’的人来捣乱,我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 我每天在西街转,哪里有动静,我都能看到。”

老周也跟着放下碗,拍了拍胸脯说:“是啊,顾掌柜、苏姑娘,你们人好,不嫌弃我们这些底层人。我是个木匠,以后你们铺子里要做新的货架、柜台,或者想改改布局,都找我,我保证做得又结实又好看,还便宜 —— 我家里有现成的木料,不用额外花钱买。要是遇到地痞流氓来骚扰,你们也别怕,我年轻时跟着师父练过几年拳脚,对付三两个地痞没问题!”

顾彦辰心里一动,看着眼前的两人 —— 阿武熟悉西街的人情世故,每天走街串巷,能帮他们留意 “岭南居” 的动静,甚至能打听些进货渠道的消息;老周会木匠活,能帮他们修缮铺子,解决各种家具损坏的问题,还能防身。

乱世里,单凭他和晚晚两个人,想在西街站稳脚跟不容易,“岭南居” 虎视眈眈,说不定还会用更阴的手段打压他们。

要是能和这些心地不坏的底层人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小团体,以后遇到麻烦也能多个人商量,多份力量。

“其实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事。”

顾彦辰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认真地说,

“乱世里,我们这些底层人单打独斗太难了 —— 你看阿武大哥,担子断了就没法做生意;老周大哥,要是遇到下雨天,木料受潮,也没法干活。要是你们不嫌弃,以后我们就互相帮衬。”

他看向阿武:“阿武大哥,你要是遇到有人欺负你,或者货卖不出去,就来找我们 —— 我们铺子里每天有客人,能帮你推销推销竹篮;要是你娘需要药材,我们也能帮你从药铺按成本价拿,不用多花冤枉钱。”

又看向老周:“老周大哥,你要是需要粮食、木料,我们也能帮你采购,我们和东巷的农户熟,能拿到便宜的粮食;以后你要是接了活,忙不过来,我们也能帮你搭把手。”

最后,他看向两人,眼神诚恳:“以后我们‘晚辰居’有什么事,也请你们多帮忙,大家抱团取暖,总比一个人硬扛强。”

阿武和老周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喜,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阿武激动得嘴唇都在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顾掌柜,你说的是真的?我们这种走街串巷的货郎,从来没人愿意跟我们合作,怕我们穷,怕我们添麻烦。你们愿意帮我们,我们肯定好好帮你们,绝不让你们失望!”

老周也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是啊,顾掌柜、苏姑娘,你们就是我们的贵人!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只要喊一声,我们随叫随到,绝不含糊!”

从那天起,“晚辰居” 渐渐成了西街底层人的 “聚集地”。

每天收摊后,阿武会把货郎担放在铺子里的角落 —— 那里干燥通风,不用担心受潮,他则坐在柜台边,帮顾彦辰和苏晚晚整理账本。

阿武识些字,是小时候跟着私塾先生偷偷学的,虽然写得不算好看,却工整清晰,能帮着记录每天的收支,还能把进货、出货的单子分类整理好。

老周则会每天傍晚来铺子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的东西 —— 有时候是松动的桌椅腿,有时候是漏风的窗户缝,他都能顺手修好。

他还在铺子后面的小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了些青菜、萝卜,成熟了就摘来给 “晚辰居”,说:“你们做点心需要力气,多吃点青菜,败败火。”

遇到下雨天,码头的渔民张大叔也会来避雨。

错位时空,错爱一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错位时空,错爱一生!最新章节随便看!

他总穿着件蓑衣,手里提着个小渔网,网里偶尔会有几条新鲜的小鱼干 —— 是他特意留给苏晚晚的,说:“苏姑娘,这小鱼干用来熬粥最好,鲜得很。”

苏晚晚则会煮些热粥、点心招待他,还会给他装些刚做好的芝麻糖,让他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孙子。

张大叔也不白受恩惠,会帮他们打听 “岭南居” 的进货渠道,悄悄告诉他们:“岭南居的面粉都是从城西的‘丰裕粮店’进的,粮店老板跟赵三是亲戚,给他们的价格比市价低一成,却比城东的‘惠民粮店’贵两成。你们去‘惠民粮店’买,找王老板,就说是我介绍的,能拿到跟我一样的批发价。”

没过多久,他们就遇到了一场麻烦。

那天下午,太阳还没下山,“岭南居” 的掌柜赵三就带着西个地痞,大摇大摆地走进了 “晚辰居”。

赵三穿着件绸缎长衫,手里把玩着两个玉球,眼神轻蔑地扫过铺子里的点心架:“顾掌柜,你们这芒果酥,是抄我们‘岭南居’的吧?”

顾彦辰正在给客人装点心,闻言抬起头,语气平静:“赵掌柜,说话要讲证据。我们的芒果酥是用新鲜芒果做的,你们‘岭南居’的点心从来不用芒果,怎么能说抄袭?”

“我说抄袭就是抄袭!”

赵三把玉球往桌上一放,发出 “啪” 的一声响,

“今天要么你们立刻停售芒果酥,要么就赔偿我们五十两银子,不然我就砸了你们的铺子,让你们在西街待不下去!”

他身后的地痞也跟着起哄,伸手就要去掀点心架。

顾彦辰刚想上前阻拦,老周就从后屋走了出来 —— 他刚在院子里收拾完菜地,手里还拿着一把锄头。

老周撸起袖子,挡在顾彦辰身前,结实的胸膛像一堵墙,眼神凌厉地盯着赵三:“赵掌柜,别太欺负人!晚辰居的掌柜人好,帮过我们很多人,你要是敢砸铺子,我就跟你们拼了!”

他说话时声音洪亮,震得铺子里的碗碟都微微作响。

阿武当时正在整理账本,见状赶紧放下笔,跑出铺子 —— 他知道西街还有几个常来 “晚辰居” 歇脚的小贩:卖蔬菜的王婶,每天早上在铺子门口摆摊;修鞋的老李,摊子就在隔壁;还有磨剪刀的张师傅,都受过 “晚辰居” 的恩惠。

阿武一边跑一边喊:“王婶、李叔,快来帮忙!‘岭南居’的人来砸铺子了!”

没一会儿,王婶就提着菜篮子跑来了,篮子里还装着刚收摊的青菜;老李拿着修鞋的锤子,跑得气喘吁吁;张师傅也扛着磨剪刀的砂轮赶来。

大家都围在 “晚辰居” 门口,对着赵三喊道:“赵掌柜,别太霸道!晚辰居的掌柜帮过我们很多人,你要是敢动他们,我们就去府衙告你!”

“就是!我们都能作证,晚辰居的芒果酥跟你们岭南居的不一样!”

赵三没想到 “晚辰居” 竟然有这么多底层人帮忙,脸色瞬间变了。

他知道这些底层人要是闹起来,堵在府衙门口喊冤,就算他跟知府的小舅子有关系,也会头疼。

他狠狠瞪了顾彦辰一眼,撂下几句狠话:“你们等着!这事没完!”

说完,带着地痞灰溜溜地走了,连玉球都忘了拿。

看着赵三的背影消失在街角,顾彦辰和苏晚晚都松了口气,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

阿武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顾掌柜,你看,我们人多力量大吧!以后他们再敢来闹事,我们就一起对付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王婶也跟着说:“是啊,顾掌柜、苏姑娘,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尽管喊我们,我们都在!”

苏晚晚看着眼前这些真诚的面孔 —— 阿武的脸上还沾着账本的墨迹,老周的手上还带着泥土,王婶的围裙上还沾着青菜叶,心里满是温暖。

她想起刚穿越过来时的孤独无助,一个人躲在破庙里,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想起在江南镇摆摊时,被地痞刁难,没人敢帮忙;再看看现在身边的伙伴,每个人都在底层挣扎,却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而挺身而出。

那天晚上,“晚辰居” 的灯亮到很晚。

顾彦辰和苏晚晚做了很多点心 —— 芒果酥、虾饺、芝麻糖,还熬了一大锅小米粥,邀请阿武、老周、张大叔、王婶、老李他们来铺子里做客。

大家围坐在铺子里的长桌旁,就着油灯的光,吃着点心,喝着热茶,聊着各自的经历。

阿武教他们怎么分辨药材的好坏:“你们买药材时,要看颜色,比如‘止血草’,要选颜色深绿的,闻着有清香味的,才是好的;要是颜色发黄,闻着有霉味,就是陈货。”

老周则教他们怎么用简单的工具制作点心模具:“你们要是想做花式点心,不用买贵的模具,找块硬木头,我帮你们刻几个模子,想要什么花样都行,比买的还好用。”

张大叔则教他们怎么挑选新鲜的海鲜:“选虾要看虾壳,颜色发青、有光泽的,就是新鲜的;要是虾壳发红,或者摸起来软塌塌的,那就是不新鲜了,吃着发柴,还容易坏肚子。选螃蟹更要注意,得看螃蟹的肚脐,圆脐是母蟹,尖脐是公蟹,母蟹秋天有黄,公蟹冬天有膏,要是蟹壳上的绒毛发黑,那就是老蟹,肉更紧实。”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还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只晒干的虾干,

“你们要是做点心需要海鲜干货,就跟我说,我帮你们晒,比市面上买的干净,还没掺沙子。”

王婶也凑过来,分享她的经验:“你们做点心用的糖,要是觉得蔗糖不够细,可以用石臼捣一捣,或者加点温水化开,过滤一遍,这样做出来的点心更细腻。我家里有个旧石臼,明天给你们拿来,你们先用着。”

老李则教顾彦辰怎么修点心铺的门轴:“门轴要是响,别用油擦,越擦越沾灰,找块肥皂蹭蹭,又滑又不沾灰,能管半个月。你们铺子里的后门轴,我看有点松,明天我来帮你们紧一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油灯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顾彦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 —— 在江南镇时,他们只有彼此;到了南州,却有了这么多愿意真心相待的伙伴。

这些人或许贫穷,或许平凡,却有着最朴素的善良,愿意把自己的生存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对了,”

阿武忽然想起什么,放下手里的芝麻糖,

“今天我在西街转的时候,听到‘岭南居’的伙计在说,赵三打算下周进一批新的点心模具,说是要做‘莲蓉酥’,跟我们抢生意。还说要把价格压得很低,让我们卖不出去。”

顾彦辰心里一凛,赵三果然没打算善罢甘休。

他看向老周:“老周大哥,你会做点心模具吗?我们能不能也做一批新的模具,做些‘岭南居’没有的点心,比如‘芒果糯米糍’,用新鲜芒果做馅,外面裹上椰蓉,肯定受欢迎。”

老周立刻点头:“没问题!我家里有块硬桃木,明天我就去砍,给你们刻几个糯米糍的模具,还能刻上‘晚辰居’的字样,既好看,又能让人记住你们的点心。”

张大叔也跟着说:“要是需要芒果,我明天就去东巷找林老汉,让他给你们留最新鲜的,价格跟之前一样,绝不涨价。”

王婶则说:“我明天多进些椰蓉,给你们送来,我认识卖干货的刘老板,能拿到批发价,比你们自己买便宜一成。”

看着大家积极出谋划策的样子,顾彦辰和苏晚晚心里满是温暖。

苏晚晚笑着说:“有你们帮忙,就算‘岭南居’再怎么打压,我们也不怕。以后我们还要研发更多新点心,把‘晚辰居’的名声做得更大,让大家都能跟着我们一起赚钱。”

顾彦辰举起茶杯,对着大家说:“来,我们再碰一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互相帮衬,让我们在这乱世里,都能好好活下去,把日子过好!”

大家都举起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油灯的光透过茶杯,在桌上映出一圈圈光晕,像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

那天晚上,大家聊到很晚才散去。

阿武帮着整理完账本,才提着修好的货郎担回家;

老周则留下来,帮着检查了铺子里的门窗,确保晚上不会进贼;

张大叔临走前,还特意叮嘱顾彦辰:“明天早上我早点来,帮你们挑虾,保证都是最新鲜的。”

送走最后一个伙伴,顾彦辰和苏晚晚站在铺子里,看着墙上的红布挂坠,心里满是希望。

苏晚晚靠在顾彦辰肩上,轻声说:“彦辰,有这些伙伴在,我觉得我们在南州肯定能站稳脚跟,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顾彦辰握住她的手,掌心带着温暖的力量:“会的。有他们在,我们不再是孤单一人。以后我们还要把‘晚辰居’开成连锁店,让更多的底层人能有活干,有饭吃,让大家都能在这乱世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铺子里,给点心架镀上了一层银辉。

墙上的红布挂坠在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送上无声的祝福。

他们知道,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麻烦,“岭南居” 的打压也不会轻易停止,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互相扶持,彼此信任,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从那以后,“晚辰居” 的小团体越来越紧密。

阿武帮着打听消息,老周负责修缮铺子和制作模具,张大叔供应新鲜海鲜,王婶帮忙采购食材,老李则负责维护铺子的日常设施。

他们一起应对 “岭南居” 的打压,一起研发新点心,一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底层人 —— 有流民来乞讨,他们会给些点心;有小贩遇到困难,他们会伸出援手。

“晚辰居” 的名字,渐渐成了西街的一个符号 —— 不仅是一家好吃的点心铺,更是一个温暖的 “避风港”,一个让底层人能互相依靠、抱团取暖的地方。

在这动荡的乱世里,他们用彼此的善良和信任,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照亮了彼此的生存之路,也让这冰冷的乱世,多了一份难得的温暖与温情。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错位时空,错爱一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