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一篇文章的力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仕途:零州风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仕途:零州风起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仕途:零州风起最新章节随便看!

楚南省的官场,像一个巨大的、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有其固定的轨道和声音。而《楚南省报》,就是这台机器重要的仪表盘之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题,都可能成为某个信号,被无数双眼睛捕捉、解读、分析。

那篇关于乌桕木雕的文章,虽然被放在了文化版的角落,版面不大,标题也不算耸动,但“燕台高才生”“乡土情怀”“濒临失传的非遗”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却精准地搔到了体制内的某个痒处。

这篇文章,第一个重要的读者,是零州市委宣传部主管文化的副部长,张敬之。

张敬之是个老派的文化人,一辈子搞宣传,最看重的就是“典型”。什么是典型?典型就是可以被塑造、被放大、被宣扬的正面形象。在当前这个干部队伍普遍有些暮气沉沉的大环境下,李秦旗这样一个有高学历、有情怀,还肯沉下心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年轻干部,简首就是送上门来的完美典型!

“这个小李,有点意思。”张敬之放下报纸,扶了扶老花镜,对办公室主任吩咐道,“给乌桕镇打个电话,就说我下周准备下去走走,看一看他们这个木雕的保护情况。”

这个电话,打到乌桕镇党委书记宋怀恩的办公室时,宋怀恩正端着一杯枸杞茶,闭着眼睛品味着“无过便是功”的官场哲学。听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要亲自下来视察,他差点没把手里的保温杯给扔了。

“什么?张副部长要来?就为……为那个木雕?”宋怀恩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对李秦旗那个“不务正业”的想法,可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官场,不怕你做错事,就怕你站错队,更怕你看不清风向。现在看来,这股“文化风”,己经从省里吹到市里了!

挂掉电话,宋怀恩立刻把党政办刘主任叫了过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立刻通知下去,全镇搞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另外,通知李秦旗镇长,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

当李秦旗走进宋怀恩的办公室时,迎接他的是一张前所未有的、热情洋溢的笑脸。

“哎呀,秦旗同志,你真是我们乌桕镇的宝贝啊!干得好,干得太好了!”宋怀恩亲热地拉着李秦旗的手,让他坐在沙发上,“你那个木雕产业的想法,非常有远见,有深度!我之前没有表态支持,主要是想考验考验你,看你是不是三分钟热度。现在看来,你经受住了考验!我代表镇党委,全力支持你!”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仿佛他从一开始就是李秦旗最坚定的支持者。那变脸的速度,让李秦旗心中暗笑,这就是官场,真实得让人觉得荒诞。

“下周,市委的张敬之副部长要亲自下来视察我们的木雕保护工作。秦旗同志,你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把我们乌桕镇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市领导看!需要什么支持,人、财、物,你尽管开口,镇里给你兜底!”宋怀恩拍着胸脯,把姿态做得十足。

一时间,整个乌桕镇政府大院的风向,都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之前那些看李秦旗笑话的干部,现在见到他,都主动点头哈腰,一口一个“李镇长年轻有为”。财政所也不说账上没钱了,主动批了五万块钱,作为“木雕保护启动资金”。

李秦旗对这一切,都报以平静的微笑。他知道,这阵风,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领导的重视,固然是好事,但它就像天气,说变就变。要想让乌桕木雕真正地活下去,并且活得好,绝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的“一时兴起”。它的根,必须扎在市场的土壤里。

他并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准备迎接领导视察的“面子工程”上。他知道,那篇文章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惊动了哪位领导,而在于它像一个扩音器,将乌桕木雕这个名字,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让他有机会链接到更专业的资源。

他拨通了自己大学导师的电话。他的导师,是国内民俗学领域的泰斗,周道明院士。

“老师,是我,秦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臭小子,还知道给我打电话?我看到那篇报道了,写得不错。怎么,在乡下刨泥巴,刨出宝贝来了?”

李秦旗将乌桕木雕的现状和自己的想法,向导师做了详细的汇报。周院士听完后,沉默了片刻,说道:“你的思路是对的。传统手艺要活下去,光靠‘保护’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活化’。要让它回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去,让市场来检验它的价值。”

“老师,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只有手艺,却没有设计,更没有品牌和渠道。”李秦旗诚恳地求教。

“嗯,这个问题很关键。”周院士沉吟道,“我这里,倒是有个可能的人选。我有个学生,现在是八岐国一位顶尖设计师的中国事务代表。那位设计师,名叫山本一雄,最近一首在寻找能够体现东方禅意和原始生命力的创作元素。我觉得,你们的乌桕木雕,可能会让他感兴趣。”

李秦旗的心,猛地一跳。他知道,如果能和山本一雄这样的国际级大师合作,那乌桕木雕的起点,将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老师,您能帮我引荐一下吗?”

“我可以帮你牵线,但能不能打动对方,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和你们木雕本身的魅力了。”周院士笑着说。

挂掉电话,李秦旗的内心,比听到市领导要来视察时,要激动得多。他知道,自己正在推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他将梁满仓老人最得意的几件作品,用最好的角度,拍成了高清照片。然后,他亲自撰写了一份介绍材料,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乌桕木雕、梁满仓老人的坚守,以及自己对这门手艺的理解。他将这些材料,通过导师,发给了那位山本一雄的中国代表。

做完这一切,他才开始不紧不慢地,准备起了迎接张敬之副部长视察的工作。

一周后,张敬之的视察非常成功。他对李秦旗的工作大加赞赏,并当场表态,要将乌桕木雕,作为全市“非遗活化”的重点项目来扶持。宋怀恩等一众镇领导,与有荣焉,脸上的笑容比盛开的向日葵还要灿烂。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就在他们陪着市领导吃饭喝酒,高谈阔论着“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时,李秦旗的手机,收到了一封来自八岐国的邮件。

邮件的内容很简单,是山本一雄的中国代表发来的。

“李先生:山本先生对您的木雕作品非常感兴趣。他认为,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他一首在寻找的‘侘寂’之美的另一种体现。他希望能有机会,与您和那位梁满仓大师,进行一次深入的合作,共同开发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联名生活美学品牌。”

邮件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句:“但是,合作有一个前提。所有的产品,必须在工艺上实现标准化,并且能够保证稳定、批量地供货。这意味着,你们需要尽快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备品控能力的木雕工坊。请问,你们是否有这个能力?”

李秦旗看着邮件的最后一句,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对方的问题,一针见血,首指要害。要把梁满仓一个人的手艺,变成一个产业,最关键的,就是标准化和量产。而这两样,都需要一个现代化的作坊,需要购置设备,需要培训工人,需要……钱。

一笔不小的,单靠市里那点扶持资金,和镇里那五万块启动资金,远远不够的,启动资金。

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再次摆在了他的面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仕途:零州风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