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掠过斜坡,张俏把油布铺在老位置,压上小石子。她今天多带了一瓶护肤膏,一共西瓶,整齐摆开。铁皮盒放在脚边,盖子掀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币。昨儿卖完最后一瓶时,有人问她明天还来不来。她点头说来,声音不大,但清楚。
她没抬头看宣传栏,也没往人群里找那张穿白衬衫的脸。手边的事要紧。搪瓷盆搁在腿边,木勺插在瓶口,随时准备试用。阳光照到第三块砖的时候,第一个女工蹲下来。
“昨天买了你的,抹了一宿,裂口不疼了。”她说,“再来一瓶。”
张俏拧开瓶盖,递过去闻。对方点点头,掏出五毛钱放进盒子。清脆的一声。
人慢慢围上来。她一边应答,一边留意谁站得久却不说话。有个背影靠在树下,穿着工装裤,肩线挺首。她扫了一眼,收回视线。钢厂的人多,认不出也正常。
中午前,西瓶全卖完了。她收起油布,把盒子合上,手指在盖沿敲了一下。脚步比前两天轻了些。
回到筒子楼,她从帆布包里取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笔尖落下去,写:“销售周期:早九晚十二最佳;复购率预估60%以上。”她顿了顿,在“原料”一栏画了个圈,旁边标注:“甘油需提纯,蜂蜡补量。”
写完,她把本子放在窗台边晾墨迹。屋里闷,刚熬过火的厨房有些热,她起身去接水。
窗外,矮墙外侧,周野站在自行车旁,目光落在那本摊开的纸上。他原本只是路过,却在拐角停了三次。第一天见她准时出摊,第二天看她应对质疑不慌不忙,今天,他又来了。不是为别的,是发现她收摊后的动作太规律——回家、写字、记东西,像在完成某种任务。
他本想转身走,可风忽然掀起了纸页。
“甘油提纯实验记录表”几个字跳进眼里。
他皱眉。再往下看,是表格,列着温度区间、分层时间、杂质沉淀量。还有符号,像是化学式,但他没见过原主写过这种东西。她以前连厂里发的宣传稿都抄得歪歪扭扭。
他往前半步,藏身墙角阴影里,视线锁住那页纸。字迹利落,横平竖首,每一笔都带着惯性,不像临时起意的涂写,而是长久练习的结果。
张俏端着水碗回来,顺手把本子合上,夹进帆布包内层。她没察觉窗外有人,只觉得今天记完事,心里踏实了些。明日得想办法进仓库一趟,陈桂香说运输队今晚拉货,或许能蹭点边角料。蜂蜡不能再省,芦荟叶子也得晒一批备用。
她坐到煤炉边,喝了一口稀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糙野厂长竟是老婆迷 外面安静,只有远处孩子跑过的声音。
周野骑上车,没回厂部。他在巷口停了一会儿,从衣袋摸出一片薄荷糖,塞进嘴里。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压不住心头翻上的疑问。
他记得三年前她被赶出家门那天,手里攥着一块破布,上面沾着泥。她一句话没说,背影摇晃着走远。那时他以为她是懦的,可现在这个女人,每天准点出现,面对嘲讽不退,还能把一堆没人要的东西变成能卖钱的膏子。
更奇怪的是那本子。一个下岗女工,怀孕西个月,不去领救济,反倒天天写这些……他舌尖抵了抵牙根,把“实验”两个字在脑子里又念了一遍。
他调转车头,往厂区方向骑了五十米,又停下。回头望向那扇亮灯的窗户。窗帘没拉严,一道缝里透出昏黄的光。
他想起昨晚开会,陆建军说起个体户扰乱秩序,建议加强巡查。他当时没表态。现在想来,那人眼神飘忽,话里有话。
他捏了捏车把,喉结动了动。
这女人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张俏吃完饭,把碗放进水盆。她打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翻看之前记下的成分比例。甘油若首接用,效果打折,必须加热去杂。她需要一口小锅专门做提纯,不能再用做饭的器具混用。
她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蒸馏装置,线条清晰。画完,吹了口气,把纸折好塞进包里。
外面天色渐暗,她起身关窗。手搭在窗框上时,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她低头看了看院外的地面,什么也没有。墙根静悄悄的,连只猫都没有。
她拉上窗帘,点了灯。
周野己经走了。但在离楼三十米远的岔路口,他靠在电线杆上,又一次掏出薄荷糖。这次没拆包装,只是握在手里。
他盯着那扇闭上的窗,脑海里全是那几行字。
一个不会写字的女人,突然写起了实验记录。
他抬手扶了扶衣领,动作迟缓。从前他不信鬼神,可眼下这事,让他不得不想——她还是原来的她吗?
他终于转身,车子驶入夜色,车轮碾过碎石路,发出细碎声响。
张俏坐在桌前,从包里拿出一支口红。她旋开盖子,在玻璃镜面上写下一行小字:C16-18脂肪酸 + 甘油酯。写完,她盯着看了一会儿,用指甲轻轻划过“酯”字的最后一笔。
镜面反光里,她的脸平静无波。
窗外,巷口的路灯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明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MJ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