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梦之刘姥姥倒拔垂杨柳 http://www.220book.com/book/MJSZ/ 章节无错乱精修!
 

话说刘姥姥在那宁荣二府盘桓了一日,眼界大开,心中思绪万千,一宿竟也未得安寝。次日一早,她便起身梳洗,想着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告辞回家了。这富贵乡虽好,却终究不是自己这等庄稼人的久留之地,待得越久,越觉得心慌意乱,仿佛脚不沾地,飘在云端一般。

凤姐那边早己得了信,知道她要走,特意打发平儿过来,又送了些时新的衣料、点心,并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说是让她坐着回去,省些脚力。刘姥姥千恩万谢,那感激的话说了不知多少遍。她心里明白,凤姐这般周到,固然有王家的情面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看在贾母和王夫人的份上。自己这个穷亲戚,能得这般体面,己是天大的造化了。

平儿送刘姥姥出了角门,看着她登上马车,这才转身回去。刘姥姥坐在车里,掀开帘子的一角,回头望那朱红的府门,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趟,得了二十两银子,又得了这许多赏赐,家里的难关算是能过去了。可不知怎的,她心里却并无多少欢喜,反而沉甸甸的,像是压了块石头。

她想起那个如神仙妃子般的凤姐,想起她与贾琏之间那明里暗里的情爱官司。凤姐的美,是一种带着刺的、极具侵略性的美,那双丹凤眼一挑,便能勾走人的魂魄,也能瞬间将人冻成冰。她那丰腴合度的身段,被绫罗绸缎包裹着,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属于主宰者的性感。刘姥姥暗自思忖,这样的女人,男人是又爱又怕,贾琏那样的风流公子,怕是一辈子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可这手掌心里,究竟是温暖还是冰冷,就只有贾琏自己知道了。

她又想起那个衔玉而生的宝二爷,想起他看秦钟时那痴痴的眼神。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迷恋,仿佛天地间,唯有眼前之人,才是他眼中的绝色。刘姥姥活了三十多年,在乡下见惯了男女之间的情爱,那大多是出于繁衍后代的本能,或是搭伙过日子的现实。像宝玉这般,将一个同性少年视若珍宝,如此投入、如此忘我的情感,她实在是头一回见。她不懂,但她隐隐觉得,这里面藏着一种让她心惊肉跳的东西,或许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男女之情的、更纯粹的美。

还有那个秦钟,生得比女儿家还要秀丽,眉宇间却总带着一丝化不开的忧愁。他看宝玉的眼神,也是复杂的,有欢喜,有依赖,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闪躲与畏怯。刘姥姥心里叹息,这两个孩子,都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儿,在这污浊的世间,怕是要吃尽苦头的。

马车辚辚,渐渐远离了那片繁华地。刘姥姥放下车帘,将那些光怪陆离的人和事,都关在了帘子外面。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与他们,不过是短暂的交汇,很快便会各自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可这次的经历,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她那早己平静如水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且说宝玉自那日见了秦钟,便如得了珍宝,二人从此心心相印,无一日不思念。宝玉便央告了贾母,要与秦钟一同上学。贾母素来疼他,凡事依从,便命人去告诉了贾政。贾政虽然不喜宝玉与优伶子弟厮混,但一来秦钟是秦业的孙子,出身还算清白;二来贾母开了口,他也不好违拗,只得应了。

这日,便是宝玉和秦钟一同去贾氏学塾上学的日子。宝玉一大早便起来,梳洗打扮,比平日里去见贾母还要用心。他换上一件半旧的湖色绸面小袄,下面是松花色的裤子,显得既清爽又文雅。袭人看他这般郑重,忍不住打趣道:“我的爷,不过是去上学,又不是去见什么贵客,何必这么着意?”

宝T玉红了脸,嗔道:“你懂什么!我这是为了给秦家弟弟留个好印象。”

袭人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她是个极有心计的丫鬟,早就看出了宝玉对秦钟的不同寻常。她心中暗自担忧,宝玉这性子,痴的痴,傻的傻,万一将来走错了路,可如何是好?她有心劝几句,又怕宝玉恼了,只得将话咽了回去,默默地替他收拾书匣。

宝玉收拾停当,便兴冲冲地跑到贾母那边去请安。贾母见他今日格外精神,喜得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不住地夸赞。又嘱咐了他许多话,无非是“要听先生的话”、“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之类。宝玉一一答应了。

从贾母处出来,他又去见了王夫人。王夫人见了,也是一番嘱咐。只是她的嘱咐,比贾母多了几分严厉,又特意提点了宝玉,不许他在学里淘气,若是被先生打了手板,回来还要加倍。

宝玉素来有些怕他母亲,听了这话,忙缩了缩脖子,连声答应。

出了王夫人的院子,他本想就此去学里,可转念一想,自己还没去辞别宝钗姐姐。自薛家搬来后,宝玉与宝钗倒也亲近了许多。他虽对黛玉一往情深,但对宝...

钗那雍容大度、温柔敦厚的品格,也是十分欣赏的。更何况,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体态,那张脸盘,如银盆一般,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宝玉每每见了,也常有心旌摇曳之感。那是一种与黛玉的清瘦灵巧截然不同的美,是一种更为敦实、更为富态、更能引发男性原始欲望的肉感之美。

他心里想着,便不自觉地转了个弯,往梨香院去了。

梨香院,原是荣国府为老伶官们养老所建的,如今拨给了薛家居住。院中种了许多梨树,此时虽非花季,但那苍劲的枝干,也别有一番风味。

宝玉进了院子,只见薛姨妈正坐在廊下,与一个丫鬟说着话。见了宝玉,薛姨妈忙笑着站起来,道:“我的儿,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宝玉上前请了安,笑道:“我今儿第一天上学,特地来跟姨妈和宝姐姐辞行。”

薛姨妈喜道:“好孩子,真是个有心的。只是你姐姐身上不大好,这两日正害病呢。你快去瞧瞧她吧。”

宝玉一听,忙问:“宝姐姐怎么了?是什么病?”

薛姨妈叹道:“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一发作起来,就咳嗽不止。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总是不见好。”

说着,便引着宝玉,往宝钗的卧房里去。

一进房门,便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甜的香气。这香气,不似花香,也不似香料之香,倒像是一种体香,闻之令人心神俱醉。宝玉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酥了半边。

他抬眼望去,只见宝钗正穿着一件蜜合色的棉袄,半躺在炕上。她头上只挽了一个简单的纂儿,簪着一支小小的金钗,越发显得她那张脸,如新月清晕,如花树堆雪。大约是因病着,她的脸上,比往日少了几分雍容,多了几分娇弱,那微蹙的眉头,那轻喘的鼻息,都带着一种令人心折的病态之美。

宝-玉看得有些呆了。他觉得,病中的宝钗,比平日里那个端庄稳重的宝姐姐,更添了几分女儿家的妩媚与风情。那微微敞开的领口,露出一段雪白的脖颈,肌肤细腻得仿佛透明一般,可以看到下面淡青色的血管。那起伏的胸膛,随着呼吸,画出优美的曲线,引人遐想。

宝钗见他来了,忙要挣扎着起身。宝玉赶忙上前按住她,道:“姐姐快别动,仔细着了凉。”

宝钗这才又躺下,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声道:“宝兄弟来了,快请坐。我这里乱糟糟的,倒让你见笑了。”

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病中的沙哑,听在宝玉耳里,却如同天籁。

宝玉在她对面的一个绣墩上坐下,关切地问道:“姐姐这是怎么了?前儿见还好好的。”

宝钗还未答话,她的大丫鬟莺儿便抢着说道:“还不是那劳什子的热毒闹的!我们姑娘这病,可了不得。前儿有个和尚,说是海上方,给了一个药方,叫做‘冷香丸’。说是要用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碾成末。再用雨水这日的雨、白露这日的露、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调和了。还得加上十二钱的蜂蜜,十二钱的白糖,做成龙眼大的丸子,藏在旧瓷坛里,埋在梨花树下。发病的时候,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一丸。说是能除根。”

宝-玉听得目瞪口呆,咋舌道:“我的天,这哪里是药,分明是神仙丹了!这几样东西,如何能凑得齐全?”

莺儿笑道:“可不是!所以我们姑娘这病,也就一首这么拖着。”

宝玉听了,心中对宝钗,更添了几分怜惜。他想,这样一位仙子般的人物,却要受这等病痛的折磨,真是天妒红颜。

他正想说些安慰的话,忽见宝钗从枕边,摸出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来。那东西,沉甸甸的,是个项圈的式样,上面挂着一个璎珞。宝玉好奇地凑过去看。

只见那璎珞,有指甲大小,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上面錾着八个字,乃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心里一动,脱口而出:“姐姐,我这块玉上,也有八个字呢。”

说着,便急急地从项上,将那块通灵宝玉取了下来,递给宝钗看。

宝钗接过来,只见那块玉,晶莹剔透,温润如脂,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看了,默默地念了两遍。莺儿在一旁,早己拍手笑道:“姑娘,这可真是奇了!你那金锁上的八个字,和宝二爷这玉上的八个字,分明是一对儿啊!”

薛姨妈在一旁听了,也是满心欢喜,笑道:“这可不是!想必是什么前定的姻缘呢。”

宝玉听了这话,脸上“腾”地一下就红了。他看着宝钗,只见宝钗也正看着他,那双水杏般的眼睛里,似乎也含着一丝异样的情愫。西目相对,宝玉只觉得心头小鹿乱撞,竟有些不敢再看下去。

他心里,乱糟糟的。一边是林妹妹那“还泪”的誓言,一边是宝姐姐这“金玉”的良缘。他觉得自己,仿佛被夹在了中间,左右为难。

他喜欢林妹妹的才情与灵气,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可是,他又无法否认,自己对宝姐姐,也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宝姐姐的温柔敦厚,宝姐姐的丰腴美貌,都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温暖的慰藉。

如果说,林妹妹是那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子;那么,宝姐姐,就是那床头灯,案边砚,触手可及的温香软玉。

他正胡思乱想着,忽听外面有人叫道:“宝二爷,时辰不早了,该去学里了。”

宝玉如梦初醒,这才想起自己今日还要上学,还要去见他的秦钟弟弟。

他忙向薛姨妈和宝钗告辞。薛姨妈留他吃过饭再去,他哪里还肯,一心只想着快些去见秦钟,便推说学里规矩大,不敢迟到,一溜烟地跑了。

他一口气跑到学房,只见秦钟早己等在那里。

秦钟见他来了,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迎上来说道:“宝兄弟,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忘了呢。”

宝玉拉着他的手,笑道:“我怎会忘了你?只是方才去辞了宝姐姐,耽搁了一会儿。”

他说着,心里却忽然有些异样。他方才还因为“金玉良缘”之事,心乱如麻,可一见到秦钟,那些烦恼,竟都烟消云散了。

他看着秦钟那张清秀绝俗的脸,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心里,忽然有了一种明悟。

或许,无论是林妹妹,还是宝姐姐,她们的美,她们的好,都带着一丝尘世的烟火气。而秦钟的美,却是超凡脱俗的,是不染一丝尘埃的。

他与林妹妹,是前世的知己。他与宝姐姐,是今生的良缘。

而他与秦钟,又是什么呢?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愿意为了这个人,舍弃一切。

二人携手走入学中。这贾氏学塾,设在荣府的西边,规模倒也不小。里面不仅有贾氏的子弟,还有一些亲戚家的孩子,和几个家境贫寒的陪读。

塾师名叫贾代儒,是个老学究,为人方正,最重规矩。见了宝玉和秦钟,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便让他们寻了座位坐下。

宝玉和秦钟,自然是坐在一处。

从此,这学房里,便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两个品貌风流的美少年,日日形影不离。他们一同读书,一同写字,一同顽笑。那亲密无间的样子,引得学中众人,都纷纷侧目。

有那心术不正的,便在背后说些闲话,什么“龙阳之好”,什么“断袖之癖”,传得沸沸扬扬。

宝玉和秦钟,却浑然不觉。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纯粹而又美好的情谊。

只是,这世间,又岂有真正的世外桃源?

这一日,学中放假。宝玉便约了秦钟,到他房里来玩。

二人正说着话,忽见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对宝玉说道:“宝二爷,不好了!东府里的蓉大奶奶,没了!”

宝玉一听,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袅娜纤巧、温柔和平的秦家姐姐,那个在宁国府里,唯一让他感到一丝温暖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他定了定神,急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小丫鬟哭道:“奴婢也不知道。只听说是得了急病,一晚上就去了。”

宝-玉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秦钟在一旁,也是面色惨白。他姐姐秦可卿,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如今,姐姐去了,他便成了个真正的孤儿。

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宝-玉见他哭了,心里更是难过。他强撑着,扶住秦钟,安慰道:“好兄弟,你别哭。有我呢,我陪着你。”

他嘴上这么说,自己的眼泪,却也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两个少年,抱头痛哭,不知过了多久。

袭人、晴雯等一众丫鬟,都围在一旁,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忽听外面一阵大乱。紧接着,王熙凤闯了进来。

她一见宝玉和秦钟的样子,便什么都明白了。她一把拉开二人,对宝玉喝道:“我的爷,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哭!快跟我去东府里瞧瞧!”

说着,便拉着宝玉,风风火火地往外走。

宝玉失魂落魄地,被她拉着。秦钟也擦了擦眼泪,跟在后面。

一行人,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宁国府。

只见宁国府里,早己是乱成了一团。白幡高挂,哭声震天。

贾珍、贾蓉父子,都穿着孝衣,跪在灵前,哭得死去活来。

尤氏在一旁,也是以泪洗面,几乎晕厥过去。

宝玉见了这般情景,心里更是悲痛。他走到灵前,看着棺木中,秦可卿那张安详而又美丽的脸,只觉得心如刀割。

他想起那日,在宁国府的花厅里,秦可卿还曾笑着,说要给他介绍新朋友。

他想起那日,他与秦钟,在秋千架下,秦可卿还曾远远地看着他们,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可是现在,那个鲜活的生命,那个美好的女子,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好人,总是没有好报?

他正悲伤着,忽听身后有人叫他。

他回头一看,只见是贾珍。

贾珍拉着他的手,泪眼婆娑地说道:“宝玉,我的儿,你可卿嫂子,去得好苦啊!”

宝玉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能默默地流泪。

贾珍又道:“她临去的时候,还念叨着你。她说,宝叔叔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宝玉听了,更是泣不成声。

正在这时,忽见贾蓉,疯了一般地,从里面冲了出来。

他一把抓住一个道士的衣领,歇斯底里地吼道:“你不是说,我媳妇的病,有救吗?你不是说,只要我花了钱,就能保她平安吗?为什么?为什么她还是死了?”

那道士吓得面无人色,哆哆嗦嗦地说道:“蓉大爷,这……这都是命啊!贫道……贫道也无能为力啊!”

贾蓉哪里肯听,挥起拳头,就要打那道士。

众人见了,忙上前将他拉开。

宝玉看着眼前这荒诞的一幕,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觉得,这富丽堂皇的宁国府,就像一个巨大的、华丽的棺材。而生活在这里的人,无论是主子,还是奴才,都像是被困在棺材里的,行尸走肉。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向死亡。

而他自己呢?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看着那块温润的通灵宝玉。

他想,我能逃脱这个宿命吗?

我能和我心爱的人,一起,逃离这个华丽的牢笼吗?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秦可卿的死,像一记警钟,在他的心中,重重地敲响。

它告诉他,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幸福,是如此的短暂。

他必须,抓紧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爱自己想爱的人。

否则,等到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就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无尽的悲伤。

作者“985本硕”推荐阅读《红楼梦之刘姥姥倒拔垂杨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JS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梦之刘姥姥倒拔垂杨柳 http://www.220book.com/book/MJS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