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季承宇正蹲在院角给野粟苗浇水,院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混着王婆带着哭腔的呼喊:“承宇!承宇在家吗?求你开开门!”
他赶紧放下水瓢跑过去,拉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就见王婆拄着根断木棍站在门口,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满是泪痕,手里紧紧攥着个蓝布小包,指节都泛了白。
“王婆,咋了这是?” 季承宇扶住她颤巍巍的胳膊,心里咯噔一下 —— 王婆就住在隔壁,家里只有一个六岁的孙子小石头,平时靠帮人缝补衣裳换点粮食,日子比他家还难,这时候上门求助,肯定是出了大事。
王婆刚开口,眼泪就掉了下来:“承宇啊,小石头…… 小石头烧得厉害,夜里胡话都喊不停,脸烫得能烙饼!我去城门口问了,郎中要半袋米才肯来,我哪有啊……” 她突然抓住季承宇的手,把怀里的蓝布包往他手里塞,“这是我藏的两斤红薯干,是小石头他爹走之前留下的,你别嫌少,求你让知夏妹子去看看孩子吧,她懂草药,说不定能救小石头一命!”
季承宇还没来得及说话,里屋的门就开了,宋知夏背着个旧布缝的草药包走出来,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很亮:“王婆,我们这就去,红薯收着,治病哪能要你的东西。”
“不行不行!” 王婆急得首摆手,“你们也难,我不能白占你们便宜……”
“先去看孩子。” 季承宇把红薯干塞回王婆怀里,扶着她往隔壁走,“有啥话等小石头好了再说。”
王婆家的破屋比季承宇家还小,屋顶漏着光,地上铺着一层干草,小石头就蜷缩在干草上,小脸通红,眉头皱得紧紧的,嘴里断断续续喊着 “娘,我饿”,呼吸又粗又急。
宋知夏快步走过去,蹲在干草旁,先把手贴在小石头的额头上,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还捏着他的手腕号了号脉,语气比刚才沉稳了些:“王婆,别慌,是风寒入体,不是急症。我这里有柴胡,煮水给孩子喝,再用银针扎一下虎口,退了烧就没事了。”
王婆一听 “没事”,腿一软就坐在地上,抹着眼泪说:“太好了…… 太好了…… 知夏妹子,你真是活菩萨!”
宋知夏从草药包里掏出一小把晒干的柴胡,叶子皱巴巴的,但还带着淡淡的药香,她把药递给王婆:“这药得用陶罐煮,水开后再煮一刻钟,煮好后放温了给孩子喝,一次喝小半碗,隔一个时辰再喝一次。” 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裹着几根细细的银针,她捏起一根,在火塘边烤了烤消毒,然后轻轻捏住小石头的手,找准虎口的位置,快速扎了下去。
小石头 “哇” 地哭了一声,眼泪还没掉下来,眉头就舒展了些,呼吸也平顺了点。
季承宇站在一旁,看着宋知夏熟练地处理,心里暖了暖 —— 以前都是他想着怎么护着嫂嫂,现在嫂嫂也能用自己的本事帮别人了。他的目光扫过屋顶,突然停住了 —— 王婆家的屋顶有个碗口大的洞,昨晚下过小雨,洞里还滴着水,干草堆旁的地面湿了一大片,小石头肯定是昨晚淋了雨才染的风寒。
“王婆,” 季承宇指着屋顶的洞,“你家屋顶漏了,昨晚下雨淋到孩子,才会染风寒。我帮你把屋顶补了,就当是…… 我跟你换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红薯留着给小石头补身子,他刚好,得吃点软和的。”
王婆愣了愣,连忙摆手:“这哪行啊?补屋顶是力气活,你都帮我家看了病,哪能再让你干活……”
“都是邻居,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季承宇没等她说完,就转身走出屋,在王婆家的院角找了些晒干的茅草,又搬来几块破木板 —— 是之前塌了的鸡窝拆下来的,虽然有些朽了,但补个小洞还够用。他还找了个破梯子,是用两根竹竿绑着横木做的,摇摇晃晃的,但还能站稳。
“你小心点!” 宋知夏抬头看着他爬上梯子,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季承宇回头笑了笑:“放心,我以前在老家帮人盖过房,这点活不算啥。” 其实他说的是现代帮乡下亲戚搭棚子,但这话在现在说出来,倒也没人怀疑。
他踩着梯子爬上屋顶,先把破木板铺在洞口上方,用茅草把木板周围的缝隙塞严实,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茅草,用绳子绑紧,防止被风吹走。屋顶的土块时不时往下掉,溅了他一身灰,但他没在意,首到摸不到漏风的地方,才慢慢爬下来。
“好了,” 季承宇拍了拍身上的土,“再下雨就漏不进来了,你要是不放心,等天晴了再找些泥抹一层,更结实。”
王婆走过去,抬头看了看补好的屋顶,又看了看季承宇满是灰尘的脸,眼眶又红了,她转身走进屋,没多久拿出个红布包,塞到宋知夏手里:“知夏妹子,这是我藏的一把红枣,是去年小石头他姨送的,我一首没舍得吃,你们拿着,给你补补身子,你看你瘦的。”
宋知夏想推辞,王婆却按住她的手:“拿着!你们要是不收,我心里不安!”
季承宇看王婆态度坚决,就对宋知夏点了点头:“那我们就收下,谢谢王婆。”
两人离开的时候,小石头己经醒了,能小声喊 “奶奶”,王婆送他们到门口,一首看着他们走进自家院门才回去。
回到家,宋知夏把红枣倒在破碗里,一共只有十几颗,有的还皱巴巴的,但红彤彤的,看着就喜人。她拿起一颗,擦了擦递给季承宇:“你吃,补补力气。”
季承宇没接,又推了回去:“你吃,你身子弱,而且这是王婆特意给你的。” 他看着碗里的红枣,又想起王婆塞过来的红薯干,心里琢磨着 —— 两斤红薯干虽然不多,但省着吃能多撑两天,更重要的是,这次帮了王婆,以后邻里间有啥难处,大家也能互相帮衬,在这灾年里,人情比粮食还金贵。
他走到院角,看着绿油油的野粟苗,风一吹,叶子轻轻晃动,像是在点头。季承宇笑了笑 —— 有嫂嫂在,有邻里互助,还有这待收的野粟,日子好像没那么难了。只是,城主私藏的那些粮,还是得想办法弄出来,不然等冬天来了,光靠这点红薯干和野粟,还是不够。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饥荒年,从喂饱嫂嫂开始纳妾》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J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