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的风,终于少了几分刀兵气。
萧越下旨开设的三个互市关口,选在了雁门关、云州、朔方,皆是地势开阔、易守难攻之地。赵毅按萧越的吩咐,派了两千禁军驻守,一边防备蛮族异动,一边维护互市秩序。
开市那日,萧越特意让沈砚留在云州主持。他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关外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白鹿部的首领巴图带着族人,赶着成群的牛羊,驮着皮毛、药材,小心翼翼地走进互市。他们身上还穿着粗糙的兽皮,眼神里带着好奇与警惕,看着中原商人摆出的丝绸、茶叶、瓷器,眼睛都首了。
“这……这就是丝绸?比草原上的云彩还软和?”一个年轻的蛮族姑娘伸手想去摸,又怯生生地缩了回去。
中原商人笑着把一匹素色丝绸递过去:“摸摸看,不碍事。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打仗的。”
巴图看着这一幕,紧绷的脸渐渐缓和。他想起沈砚带来的话——“大雍的皇帝说了,只要不抢不杀,草原的牛羊能换中原的粮食,部落的孩子能学打铁的手艺”,心里那点疑虑,慢慢散了。
“把咱们最好的战马牵过来,”巴图对身后的族人道,“要换他们的茶叶和盐。”
第一笔生意做成时,双方都有些拘谨,却都露出了笑脸。蛮族用一匹骏马换了十斤茶叶、五斤盐,中原商人捧着马缰,蛮族汉子抱着茶叶,像是捧着稀世珍宝。
消息很快传遍了草原。那些被摩轲欺压的小部落,听说能和大雍安稳做生意,不用再靠抢掠过日子,纷纷赶着牲畜,往互市关口涌来。
沈砚每日都要巡查互市,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放下刀箭,拿起算盘(虽然大多不会用,只靠掰手指比划),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陛下临行前的话:“打仗靠的是刀枪,安边靠的是人心。让他们知道,安稳日子比抢来的日子好过,比什么都管用。”
这日,沈砚正在给几个蛮族首领讲解互市的规矩,忽然看到赵毅匆匆走来,脸色凝重。
“沈御史,出事了。”赵毅低声道,“摩轲的人混进了互市,刚才在云州关口,打伤了咱们两个商人,抢了两匹丝绸。”
沈砚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人抓到了吗?”
“跑了,往西边去了,看样子是想挑拨咱们和白鹿部的关系。”赵毅道,“要不要派兵追?”
沈砚沉吟片刻:“别追。派人去告诉巴图,就说摩轲的人在互市捣乱,伤了咱们的人,抢了东西。问他,这盟约还算不算数。”
这是个试探,也是个机会。
巴图听说摩轲的人在互市闹事,气得差点把手里的奶茶碗捏碎。他知道,摩轲就是见不得他和大雍交好,想逼着他重新选边站。
“备马!”巴图站起身,“跟我去云州关口!”
他带着几十个精壮的族人,快马赶到云州,一见到沈砚和赵毅,就单膝跪地:“沈御史,赵将军,是我没看好草原的人,让摩轲的杂碎坏了规矩!我这就带人去把人抓回来,给大雍一个交代!”
沈砚扶起他:“巴图首领有这份心就好。摩轲是想让咱们反目,咱们偏不上他的当。只是这规矩不能破,以后互市上,不管是谁闹事,都得按规矩办——伤人者偿命,抢东西者加倍赔偿。”
“应该!应该!”巴图连连点头,“我这就传令下去,凡是来互市的部落,都得守大雍的规矩,谁坏了规矩,就是和我白鹿部为敌!”
他说到做到,当天就带着人冲进了摩轲的一个附属部落,把那几个闹事的蛮族绑了回来,还押来了十匹骏马、五十张上好的狼皮,作为赔偿。
看着被捆得结结实实的闹事者,和堆在地上的赔偿品,互市上的中原商人都松了口气,看向巴图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信任。
消息传到京城,萧越正在看工部送来的奏折——派去草原教打铁的工匠,己经帮白鹿部建了个小铁匠铺,打出的第一批镰刀,比蛮族原来的石刀好用多了,巴图特意让人送了一把来,说是“谢礼”。
“这巴图,倒是个明白人。”萧越把玩着那把镰刀,铁刃虽不算锋利,却透着一股诚意。
李德全在一旁道:“陛下,沈御史还说,现在草原上的部落都在传,跟着大雍有饭吃,跟着摩轲挨刀子。不少原本依附摩轲的小部落,都偷偷派人来问,能不能也加入互市。”
“当然可以。”萧越道,“告诉沈砚,互市的门,对所有愿意守规矩的部落敞开。但有一条——谁要是敢和摩轲勾结,别怪朕不客气。”
他知道,摩轲绝不会善罢甘休,但只要大多数部落站在大雍这边,摩轲就成不了气候。
秋末的时候,北境送来的奏报越来越让人舒心——互市的交易额翻了三倍,中原的茶叶、布匹换来了足够的战马和皮毛,雁门关的粮草库堆得满满的;白鹿部的铁匠铺己经能打出像样的箭头,巴图还派了他的儿子来京城,说是“学规矩”;最让萧越高兴的是,有三个之前依附摩轲的部落,趁着夜色杀了摩轲派来的税官,带着族人投奔了互市。
“陛下,这是沈御史让人捎回来的草原地图。”李德全递上一张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了十几个部落的位置,还特意注明了“友好”“中立”“敌对”。
萧越看着地图,手指在“摩轲部”的位置上点了点:“摩轲成了孤家寡人,蹦跶不了多久了。”
他提笔写了一道旨意,让赵毅和巴图联手,趁着冬季摩轲部草料短缺,发动一次突袭,不用灭了他,只要打散他的主力,让他再也无力南下就行。
写完旨意,萧越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飘落的第一片黄叶。从元宵夜的刀光,到黄河岸边的泥土,再到北境互市的喧嚣,这一年,他走了很长的路。
十二岁的帝王,肩膀还很瘦弱,却己经扛起了一片江山的重量。
“李德全,”他忽然道,“明年开春,朕想去云州看看。”
“陛下又要微服?”
“嗯,”萧越点头,眼中闪着光,“朕想看看,草原的风,和中原的风,吹在一起,是什么样子。”
他想看看那些放下刀箭的蛮族汉子,是不是真的能和中原的百姓一起喝酒;想看看巴图的儿子,在京城学得怎么样;想看看那把粗糙的镰刀,是不是己经变成了更锋利的武器——不是用来杀人,而是用来开垦土地。
夜色渐深,养心殿的灯依旧亮着。少年皇帝的目光,越过宫墙,越过黄河,越过雁门关,望向那片正在与中原交融的草原。
那里,有战争的伤痕,更有和平的希望。
而他,将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把这希望,种进每一寸土地里。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