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四章 太学新风,少年与少年的碰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宫潇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初夏的太学里,槐花香飘得满院都是。巴音背着书包,站在“致知堂”门口,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他刚满十西岁,是太学里唯一的草原少年,身上的绸缎袍子还是萧越赐的,却总觉得不如自己的羊皮袄自在。

“巴音,发什么愣呢?先生要讲课了。”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

巴音回头,看到沈砚的儿子沈书砚正抱着书简笑盈盈地看着他。沈书砚比他小一岁,却早就在太学读书,字写得极好,是先生常夸的学生。

“我……我怕答错先生的问题。”巴音的汉话还有些生硬,脸颊微微发红。

“别怕,”沈书砚拉着他往里走,“先生今天讲《孙子兵法》,你不是最懂骑兵战术吗?说不定能给先生提提意见呢。”

巴音被他说得心头一跳。他从小在草原长大,跟着父亲巴图学过不少打仗的法子,只是从没见过中原的兵书。

课堂上,白发先生正讲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忽然提问:“若敌众我寡,且敌军据守高地,当如何破之?”

学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夜袭”,有的说“诱敌下山”,沈书砚起身道:“当派小队人马佯攻,主力绕至敌后,断其粮草,使其不战自溃。”

先生点头赞许,目光扫过众人,落在巴音身上:“巴音同学,你以为呢?”

巴音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草原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赶羊群去撞阵。”

话音刚落,就有学子偷笑。巴音脸更红了,却还是梗着脖子说下去:“高地陡峭,羊群受惊后乱冲,能冲散敌军阵型。此时骑兵再从两侧包抄,比绕后更快。”

先生愣住了,随即抚须大笑:“好一个‘以畜破阵’!草原战术果然质朴实用!看来兵法无定法,能取胜者,皆是良策啊!”

巴音没想到自己的土法子能被称赞,心里松了口气,坐下时偷偷看了沈书砚一眼,对方正朝他竖大拇指。

这一幕,被窗外的萧越看在眼里。他今日特意来太学,想看看巴音适应得如何,没想到撞见这么有趣的一幕。

“陛下,这巴音倒是机灵。”李德全低声道,“刚来的时候连汉字都认不全,现在竟能和先生讨论兵法了。”

“环境能改变人,”萧越道,“让他多跟中原的少年接触,比在宫里学规矩有用。”

他转身走向太学的藏书阁。那里新添了不少书,有北境送来的草原图谱,有西域传来的天文历法,还有沈砚让人整理的“互市商律”,都是萧越特意让人收集的。

刚走到阁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争执声。

“我说的是对的!草原的计数法就是这样,三个部落各出十只羊,换一匹马,没错!”是巴音的声音。

“不对不对,”沈书砚反驳,“商律上说,以物易物要算等价,十只羊值五两银子,一匹马值二十两,还差十五两呢!你这是让中原商人吃亏!”

“可……可我们草原人不爱用银子,就爱以羊换物……”

“那也得算清楚!不然怎么叫‘公平互市’?”

萧越推门进去时,两个少年正争得面红耳赤,看到他进来,都吓得赶紧行礼。

“接着争啊。”萧越笑着拿起他们面前的算筹,“巴音觉得,草原的计数法没错;书砚觉得,商律的算法更公平。你们说说,为什么会不一样?”

巴音挠挠头:“我们部落小,换东西都是看交情,不用算那么细。”

沈书砚道:“可互市上有那么多部落,那么多商人,不算清楚就会吵架,甚至打架,怎么安稳做生意?”

萧越点点头:“书砚说得对,但巴音的话也有道理。草原和中原的规矩不同,硬要让一方改,只会闹出矛盾。”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你们看,这是‘通’,这是‘融’。”

“通,就是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子,比如在互市设个‘评价官’,既懂草原的规矩,也懂中原的商律,帮着算账;融,就是要互相学,巴音你学学中原的算术,书砚你也学学草原的计数法,以后才能更好地打交道。”

两个少年听得眼睛发亮,异口同声道:“陛下说得对!”

萧越看着他们凑在一起,重新算起账来,一个用算筹,一个掰手指,时不时互相教对方新法子,忽然觉得,太学里的这些少年,才是大雍未来的样子——不固执,不偏见,愿意学着理解彼此。

离开太学时,夕阳正斜,槐花落了满地。萧越想起刚登基时,魏忠贤在朝堂上横行,北境烽火连天,黄河泛滥成灾,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只是活下去。而现在,他看到的是少年们在课堂上争论兵法,在藏书阁里研究互市,看到草原的孩子和中原的孩子,为了“公平”两个字争得面红耳赤。

“李德全,”萧越道,“下个月的科举,加一道题——‘如何让草原与中原,如一家’。”

李德全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陛下是想让新科进士们,也多想想安边融民的事?”

“不止安边,”萧越望着太学里嬉笑打闹的少年们,眼神温柔而坚定,“是让天下人都明白,大雍的‘大’,不是靠刀枪打出来的,是靠彼此懂得,彼此接纳,一点点融出来的。”

他十二岁的肩膀上,扛着的不仅是江山社稷,更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走向共生的希望。

而这份希望,正在太学的槐花香里,在少年们的笑闹声中,悄悄生根发芽。

回宫的路上,萧越的马车里放着巴音刚写的字——歪歪扭扭的“家和万事兴”。他看着那三个字,忽然笑了。

或许,这就是他作为帝帅,能给这片土地最好的答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