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五章 春到人间,新苗破土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惊蛰一过,大雍的土地就像被唤醒的巨人,处处透着生机。

农学堂的“小匠人班”开课了。沈书砚带着巴音,巴特拉着西域的小葡萄农,一群半大孩子围着温砚,听他讲新犁的构造。温砚手里拿着木模型,一边拆解一边说:“你们看,这铁环卡榫要松一分则滑,紧一分则滞,得刚刚好才好用……”

孩子们听得入迷,巴音忽然举手:“温先生,草原的土地硬,犁头是不是要做得更厚些?”

温砚眼睛一亮:“问得好!回头咱们就做个‘草原版’新犁,给犁头加层铁皮!”

窗外,苏明远正带着老农们选稻种。今年的稻种比去年更,是用江南“稻鱼共生”田里选出来的,颗粒间还带着淡淡的鱼腥味。“这是‘状元种’,”苏明远笑着说,“去年种它的农户,亩产比别人多收了半担!”

老农们捧着稻种,像捧着宝贝,指尖轻轻捻着,嘴里念叨着:“好种,好种,今年肯定又是个好年成。”

萧越站在农学堂的廊下,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被一阵“咯咯”的笑声吸引。转头一看,是岭南来的农人,正带着一群鸭子往田里赶。那些鸭子毛茸茸的,见到水就扑腾着往里跳,在刚插好秧的稻田里啄食害虫,引得孩子们跟着跑。

“陛下,这就是‘稻鸭共生’!”苏明远快步走来,脸上沾着泥点,“岭南的水田里试了半个月,鸭子比鱼更能除虫,还能踩松泥土,稻禾长得更精神了!”

萧越走到田埂边,看着鸭子在稻禾间穿梭,稻叶上的露珠被震得滚落,砸在水里泛起细小的涟漪。“这法子比‘稻鱼共生’更省事,”他笑着点头,“不用专门挖鱼塘,农户们更容易学。”

旁边的岭南农妇接口道:“可不是嘛!这些鸭子养大了还能卖钱,一举两得!俺们村的婆娘都学着养,说比绣花还划算!”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赵毅骑着马奔来,铠甲上还沾着北境的尘土:“陛下!军屯的‘麦鳅’越冬成功了!今年的泥鳅苗比去年壮实,估计能多收三成!”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几条晒干的泥鳅,“弟兄们让俺给您带点,说这是北境的‘开春礼’。”

萧越接过泥鳅干,指尖触到粗糙的鱼皮,仿佛能闻到北境麦田的清香。他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为推广新农法发愁,而现在,江南的稻鱼、北境的麦鳅、岭南的稻鸭、西域的葡萄鸡,早己在百姓心里扎了根,连孩子们都能说出“共生”“混养”的门道。

“赵将军,”萧越道,“让军屯多留些泥鳅苗,分给周边的农户,教他们也试试。好法子,要让更多人受益。”

“臣明白!”赵毅用力点头,调转马头又要往回赶,行前还不忘喊一句,“陛下等着瞧,秋收时给您送一马车鲜泥鳅!”

看着赵毅远去的背影,苏明远忽然道:“陛下,您发现没有?现在不管是中原还是草原,农人们见面不再问‘你是哪的’,只问‘你家种的啥,收成咋样’。”

萧越笑了。他知道,这才是最珍贵的变化——当人们的话题从“族群”变成“收成”,从“隔阂”变成“交流”,这片土地上的新苗,才能长得更茁壮。

春风拂过,吹绿了农学堂的柳枝,也吹得田里的稻禾轻轻摇晃。孩子们的读书声、农人的吆喝声、鸭子的嘎嘎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春天的歌。萧越站在歌声里,忽然觉得,所谓帝帅,最高的荣耀不是征服多少土地,而是让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希望,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笑着期待下一个春天。

新苗破土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足以撼动山河的力量。而这力量,正从大雍的每一寸土地里,从每一个人的笑脸上,慢慢汇聚,长成属于未来的参天大树。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