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 杏林春暖,药香融各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春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进会同馆新辟的“百草堂”。

药架上摆满了各式药材,中原的当归、黄芪,草原的防风、麻黄,西域的红花、雪莲,分门别类地贴着标签,上面用三种文字写着药性与用法。一个穿中原布衣的老郎中,正拿着一株草原的“狼毒草”,跟几个戴皮帽的草原医者比划:“这草有毒,但炮制得法,能治风湿,就像……就像你们草原的烈酒,喝多了伤身,少喝却能驱寒。”

草原医者们听得认真,其中一个老者指着西域的雪莲,用生硬的汉话道:“这个……雪山来的,治冻伤,比我们的羊油膏管用。”

萧越走进来时,正看到温砚蹲在药圃里,小心翼翼地给一株岭南来的“绞股蓝”浇水。这是苏明远特意从岭南移栽来的,据说泡水喝能清热去火,很适合北境干燥的气候。

“温先生怎么也研究起药材了?”萧越笑着问。

温砚首起身,手里还捏着小铲子:“陛下您看,这绞股蓝喜阴,正好种在葡萄架下,不占地方还能当药材。臣想着,百工阁能融手艺,百草堂也能融药术,说不定能琢磨出些新方子。”

说话间,一个西域胡商捂着胳膊走进来,袖子上渗着血——是赶车时被木刺扎了,感染红肿。中原老郎中刚要取草药,旁边的草原医者忽然拦住他,从皮囊里掏出一小包黑色药膏:“用这个,草原的‘狼油膏’,混了艾草灰,治外伤比草药快。”

老郎中有些犹豫,胡商却爽快地撸起袖子:“都试试!中原的药好,草原的药也未必差!”

于是,老郎中取了些消炎的蒲公英捣成泥,草原医者则将狼油膏抹在外面,两层药叠在一起,用干净的麻布包扎好。胡商试着动了动胳膊,惊喜道:“不那么疼了!这法子新奇,两种药混着用,比单用一种强!”

萧越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前几年,各族医者老死不相往来,中原郎中说草原的草药“野路子”,草原医者笑中原的药方“太繁琐”。而现在,他们能围着一张药案,互相借鉴着配药,像调配一味独特的“合和散”。

“李德全,”萧越低声道,“让工部给百草堂打些新的药碾、药臼,做得结实些,再刻上各族的花纹,让他们用着顺手。”

正说着,巴图带着巴特来了。巴特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装着草原的“奶浆草”,是他跟着部落医者采的,据说能治咳嗽。“陛下,这草泡在奶茶里喝,比苦药汤子好喝多了!”少年献宝似的递过来,鼻尖还沾着草叶的露水。

老郎中接过奶浆草,仔细闻了闻,又尝了点汁液,点头道:“性温,味甘,确实能润肺。要是再配上中原的川贝,效果更好。”他说着,取了些川贝粉递给巴图,“回去混在奶浆里,让孩子们试试。”

巴图接过药粉,如获至宝:“去年冬天,部落里不少孩子咳嗽,有了这方子,就不用愁了!”

夕阳斜照进百草堂,药香混着奶香、花香,在空气中酿成一种奇特的味道。老郎中开始给草原医者讲“君臣佐使”的配药道理,草原医者则教中原郎中如何在野外快速识别草药,西域胡商们围着药架,把感兴趣的药材记在羊皮纸上,打算带回西域试种。

萧越走出百草堂时,见几个孩童在药圃边玩耍,其中一个中原孩子举着刚摘的红花,给草原孩子别在衣襟上;草原孩子则摘下自己的狼毫小笔,送给西域孩子画画。药圃里的绞股蓝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为这一幕轻轻喝彩。

他忽然明白,百草堂里的药香,比任何政令都更能消融隔阂。当各族的医者为了“治好病”而坐到一起,当不同的药材因为“能救人”而摆上同一架药柜,那些曾经的偏见与误解,早就被药香悄悄融化了。

所谓天下大同,或许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变得一样,而是像这百草堂里的药材,各有各的药性,却能在医者的手中,配出一副能治百病的“良方”。

暮色渐浓,百草堂的灯亮了起来,映着医者们讨论的身影。药香飘出窗外,与会同馆的饭香、百工阁的铁火味混在一起,成了大雍最安稳的气息。萧越知道,这气息里藏着的,是比金戈铁马更坚实的安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