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百草堂,药圃里的新苗长得正旺。
中原的甘草开着淡紫色的花,旁边是草原移栽来的黄芩,叶片肥厚;西域的红花像一团团小火苗,与岭南的绞股蓝藤蔓缠绕在一起,倒有种相映成趣的热闹。几个药农蹲在地里除草,有汉人、有草原人,还有西域来的胡商子弟——他们是来学种药材的,打算把这些“救命草”带回故土。
“张老爹,您看这黄芩的叶子,是不是比在草原时更绿了?”一个穿皮靴的草原汉子指着药材,眼里满是惊奇。他跟着部落医者来百草堂,起初总担心“草原的草到了中原活不了”,如今见黄芩长势喜人,不由得佩服起来。
被称作“张老爹”的中原老药农捋着胡须笑:“你们草原的土硬,咱这的土松,还掺了腐熟的麦糠,保准比在草原长得壮!等秋天收了根,炮制出来药效更足。”
萧越站在药圃边,看着温砚带着工匠给药圃搭竹架。竹架是特意设计的,能让绞股蓝的藤蔓顺着爬,又不遮挡底下的红花,节省了不少地。“这法子叫‘立体种植’,”温砚解释道,“上面爬藤,下面长根,就像百工阁的工具,各有各的用处,又互不耽误。”
正说着,百草堂的老郎中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张药方,脸上带着兴奋:“陛下!成了!用中原的连翘、草原的防风、西域的红花配在一起,治风寒感冒比单用任何一味药都快!”
他指着药方上的批注:“草原医者说,防风驱寒最猛,但容易伤胃;咱加些健脾的山药,再用红花活血,既能治病,又不伤身,这方子在军屯试了十个人,都见效了!”
萧越接过药方,上面的字迹有老郎中的工整,也有草原医者的粗犷,还有西域胡医画的药材简笔画,三种笔迹落在一张纸上,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给这方子起个名吧,”他笑道,“既然是各族医者一起配的,就叫‘合和散’如何?”
“好名字!”老郎中连连点头,“合和,合和,就是各族合在一起,才能配出好药!”
消息传到军屯,赵毅立刻让人送来一大包北境的“雪上一枝蒿”,说是治跌打损伤的良药,就是毒性大,想请百草堂的医者们想想办法。“弟兄们训练总免不了磕伤,要是能把这药的毒性去了,比带十副金疮药都管用!”
草原医者看了药材,说:“我们草原有用羊油浸泡去毒的法子,就是慢。”
中原老郎中则道:“咱有‘水飞法’,用清水反复研磨,能去毒还不损药效。”
西域胡医忽然插了句:“用西域的葡萄醋泡三天,再晒干,说不定更快。”
三人当场就试验起来,药圃边支起三个瓦罐,分别用羊油、清水、葡萄醋处理药材。孩子们围着看稀奇,巴特还自告奋勇要“试药”,被巴图一把拉住:“胡闹!这是毒药,能随便试?”
萧越笑着摆手:“不急,先让兔子试试。”
几日后,试验有了结果——三种方法都能去毒,其中“清水研磨+葡萄醋泡”的法子效果最好,既去了毒,药效还保留了八成。老郎中立刻把这法子记在《百草合和录》里,旁边画着三个瓦罐,分别标着中原、草原、西域的记号。
“陛下您看,”温砚翻着这本新录的药书,“这书比《知时要术》还热闹,有药方,有炮制法子,还有各族的土窍门,将来传到各地,不知能救多少人。”
萧越望着药圃里长势喜人的药材,忽然觉得,这百草堂就像一个小小的缩影——不同的草木在这里扎根,不同的智慧在这里碰撞,最终长出的,是能滋养万民的“良药”。
离开时,药农们正往车上装刚采收的甘草,打算运往草原;草原医者则背着一包处理好的黄芩,要带回部落治风湿;西域胡商子弟捧着新收的红花种子,眼里满是对故土的期盼。
马车驶过会同馆,萧越闻到药香与百工阁的铁火味、农学堂的麦香混在一起,心里忽然踏实起来。他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药材、农具、稻种,正在悄悄改变这片土地——它们或许没有刀枪的锋芒,却有着比锋芒更持久的力量,能让不同的人,在这片土地上,活得更安稳,更亲近。
初夏的风拂过,药圃里的新苗轻轻摇晃,像在诉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天下,不过是让每种草木都有生长的地方,让每种智慧都有施展的空间,让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