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过后的京城,像被水洗过一般清亮。
西市杂院的石板路被反复冲刷,石灰的痕迹尚未褪尽,却己飘起了炊饼的香气。那个曾患湿热痢的老汉,正坐在门口晒药草——是老郎中留下的黄连和石榴皮,他说要晒干了收着,“说不定谁家能用得上”。
萧越穿着便服走过,见几个孩子围着老汉,听他讲“艾草驱邪”“酸奶杀菌”的故事。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仔细一看,竟是各族医者配药的场景,中原的药碾、草原的皮囊、西域的药罐,挤在一方小小的泥地上,热闹得很。
“陛下!”温砚从百草堂跑出来,手里举着一张新画的图谱,“您看这个!我们把这次治疫病的法子画成了图,老人小孩都能看懂!”
图谱上,第一步画着烧艾草的火堆,第二步是撒狼粪灰的积水,第三步是各族医者递药碗的手,旁边用简单的字写着:“齐心,病去”。
萧越接过图谱,指尖拂过那些稚嫩却真诚的笔触,忽然道:“印成彩图,贴在各州府的市集上。告诉百姓,疫病不可怕,只要大家肯帮衬,啥难处都能过去。”
正说着,巴图带着部落的孩子们来了。他们手里捧着用羊毛织的小香囊,里面装着艾草和苍术。“陛下,俺们草原人相信,带个香囊能避邪!这些送给西市的娃娃们,让他们平平安安的。”
巴特第一个跑向那群孩子,把香囊往他们手里塞:“这个给你,上面的狼图案是我娘绣的!”小姑娘们也回赠了自己做的纸风车,竹骨上还缠着染红的稻穗。
萧越看着孩子们交换礼物的身影,忽然被一阵熟悉的笑声吸引。转头一看,是苏明远和岭南来的农人,正扛着新做的“防涝水车”往河边去。那水车比之前的多了个滤水装置,据说是用西域的铜网改造的,能过滤水里的脏东西。
“陛下,这水车不光能灌溉,还能把积水过滤后存起来,下次下雨就不怕喝到脏水了!”苏明远拍着水车的木架,眼里闪着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百工阁的工匠说,这叫‘一举两得’!”
岭南农人也笑着补充:“俺们还学了草原的法子,在屋角挖渗水井,雨水顺着井渗下去,就不会积在院子里了!”
萧越走到河边,看着防涝水车转动起来,清澈的水流进新挖的蓄水池,映着岸边新栽的柳树,绿意盎然。他忽然想起疫病最严重时,雨水泥泞、人心惶惶,而现在,不过几日功夫,街头巷尾己恢复了生机,甚至生出了新的智慧——防涝的水车、避邪的香囊、互通的药草,都是从那场小小的危机里,长出来的甜。
“李德全,”萧越道,“让户部拨些银子,给西市的穷苦人修修房子,再打几口渗水井,别让他们再遭积水的罪。”
“是。”李德全应着,忽然指着远处,“陛下您看,沈大人带着文书官在画地图呢!”
只见沈砚蹲在街角,正让文书官画下杂院的布局,旁边标注着“渗水井位置”“艾草堆放处”。他见萧越来了,笑着起身:“臣想着,把这次的防涝、防疫法子都画在地图上,送到各地去,让他们照着改改房子,下次下雨就不怕了。”
萧越看着那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忽然觉得,这京城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杂院的石板路记得疫病时的紧张,百草堂的药架记得各族医者的默契,孩子们手里的香囊记得草原与中原的暖意。
夕阳西下时,西市的市集重新热闹起来。卖炊饼的老汉,特意多留了两个给巴特;西域的胡商,把新到的葡萄干分给孩子们;连巡逻的禁军,都学着草原人的样子,在腰间挂了个艾草香囊。
萧越站在市集尽头,看着这寻常又温暖的景象,忽然明白,所谓江山稳固,从来不是靠一堵堵高墙,而是靠这些在危难中结下的情谊,靠这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智慧,靠每个人心里那点“肯帮衬”的热肠。
晚风拂过,带着艾草和葡萄的清香。十二岁的帝王知道,前路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这草木有情、人心向暖,这万里江山,就永远是值得守护的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