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江南的桑田绿得能掐出水来。共学堂的孩子们跟着蚕农,学起了栽桑养蚕,连草原和西域的孩子都来了——巴特背着小竹篓,说要学了手艺回去,给娘的羊毛毡绣花纹;西域的孩子则盯着蚕宝宝,觉得这白白软软的小虫子,竟能吐出比葡萄藤纤维还细的丝,实在神奇。
萧越站在桑园边,看沈书砚踮着脚采桑叶,指尖被桑叶的汁液染得发绿。“轻点摘,”蚕农阿婆在一旁教,“要留着顶芽,桑树才长得快。”她的孙女正给西域孩子演示怎么给蚕宝宝换桑叶,动作轻得像怕吹口气就把虫子吹跑了。
“陛下您看,”苏明远递过来一匹新织的绸缎,上面绣着草原的狼纹和西域的葡萄藤,“这是江南织娘跟草原绣娘学的,用的是‘稻鱼田’旁种的桑树蚕茧,比普通绸缎结实三成。”
萧越摸着绸缎的纹路,狼纹的粗犷和葡萄藤的柔美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这叫什么?”他问。
“孩子们给起的名,叫‘合欢锦’。”苏明远笑道,“说织着它,中原和草原、西域就像丝线缠在一起,分不开了。”
正说着,巴特举着个蚕茧跑过来,茧上还缠着几根丝:“陛下!这虫子吐的丝,比我娘捻的羊毛线还细!能织成像云一样的布吗?”
“能啊,”蚕农阿婆笑着接过茧,“等蚕蛾出来,这茧就能煮了抽丝,织成的布比云彩还软和。到时候给巴特做件新衣裳,绣上你们草原的狼图腾好不好?”
巴特立刻红了脸,挠着头笑:“还要绣上稻鱼!沈书砚说,那是江南的宝贝。”
沈书砚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个蚕匾:“你看这些蚕宝宝,吃的是桑叶,拉的粪还能肥桑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跟‘稻鱼共生’一样!阿婆说,这叫‘桑蚕互养’。”
萧越看着蚕匾里蠕动的蚕宝宝,忽然想起西域的葡萄鸡、北境的麦鳅。原来天地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万物相依,才能生生不息。就像这桑叶滋养蚕,蚕粪滋养桑,中原的丝、草原的绣、西域的花纹,缠在一起,才能织出最动人的锦缎。
离开桑园时,孩子们每人得了一小把蚕卵,用桑树叶包着。沈书砚要把蚕卵带回江南,说要让家里的桑园多养几匾;巴特把蚕卵小心地放进羊毛袋,说要试试在草原种桑树;西域的孩子则把蚕卵塞进陶罐,里面还装着葡萄藤和中原的谷种,像是要把大雍的春天都装进去。
“陛下,”李德全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忍不住道,“您说这些蚕卵能在草原活吗?”
“能。”萧越望着远处的桑田,“就算今年活不了,明年他们还会再试。就像这蚕丝,一根很细,缠成线就很韧;一个人的念想很轻,凑在一起就很重。”
马车驶过桑田,车轮碾过带着桑叶清香的泥土。萧越掀开窗帘,看见孩子们正蹲在路边,用树枝在地上画桑树、画蚕、画草原的狼和江南的鱼,画得歪歪扭扭,却满满都是盼头。
他忽然明白,所谓江山,从来不是冰冷的疆界,而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牵连——是江南的蚕丝绣着草原的图腾,是草原的孩子学着栽桑,是西域的陶罐里装着中原的希望。就像这“合欢锦”,丝缕相连,缺一不可。
风拂过桑田,桑叶沙沙作响,像在为这些细微的牵连轻轻唱和。十二岁的帝王知道,这些桑蚕小事里藏着的,是比金戈铁马更绵长的力量。它会像蚕丝一样,悄无声息地缠绕,最终织成一张覆盖万里的网,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紧紧连在一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