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章 麦浪滚,共学堂里盼丰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芒种一过,北境的麦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共学堂的孩子们跟着军屯的士兵,来体验“开镰”——沈书砚握着小镰刀,姿势还有些生疏;巴特则学着士兵的样子,把割下的麦捆往马背上摞;西域的孩子最是新奇,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片的“黄金”,蹲在田埂上数麦穗,数着数着就数混了,引得众人发笑。

萧越站在麦田高处,看着赵毅指挥士兵收割。金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藏在麦垄间的泥鳅被惊得窜出来,溅起的泥水打在士兵的裤腿上,却没人在乎——今年的麦鳅混养又获丰收,麦粒,泥鳅,军屯的粮仓早就空出来等着装新粮了。

“陛下您看!”赵毅扛着一捆麦子走来,麦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秸秆,“这麦种是用江南的稻鱼田旁培育的,抗寒!您再瞧这泥鳅,比去年肥了一圈,弟兄们说要留着给共学堂的孩子们做腌泥鳅!”

萧越接过麦穗,指尖捻开一粒麦子,的麦粒泛着莹白的光。“让农学堂的先生们把这麦种记下,”他道,“明年推广到草原边缘的军屯,让巴图的族人也试试。”

田埂边,老秀才正给孩子们讲“麦鳅共生”的道理:“麦子给泥鳅遮阴,泥鳅的粪便肥田,就像咱们共学堂,中原的孩子教算术,草原的孩子讲牧法,互相帮衬着,才能学到真本事。”

巴特听得认真,忽然指着远处的羊群喊:“就像我家的羊和马!羊吃剩的草,马能吃;马跑过的地方,草长得更旺!”

“说得好!”赵毅走过来,笑着拍他的头,“等割完麦子,叔叔教你套马,再让你爹教弟兄们放羊,咱们互相学!”

中午歇脚时,士兵们煮了新麦粥,就着腌泥鳅吃。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沈书砚学着草原人的样子,用手抓着麦饼吃;巴特则小口抿着麦粥,说比草原的奶粥多了点“太阳的味道”;西域的孩子最有意思,把麦粥倒进馕里,说这是“中原和西域的混着吃”。

萧越看着他们分享食物的样子,忽然想起苏明远送来的“丰收节”筹备清单——江南要送新米,北境备麦粉,草原杀肥羊,西域酿葡萄酿,连共学堂的孩子们都要献上亲手种的蔬菜。这哪里是“丰收节”,分明是一场属于大雍的“团圆宴”。

“李德全,”他道,“让百工阁给共学堂打一套新的石磨,再做几个大蒸笼,秋收后,就让孩子们自己磨面、蒸馒头,尝尝自己种的粮食啥味道。”

“是。”李德全应着,忽然指着麦田深处,“陛下您看,苏先生带着农人们在测产呢!”

只见苏明远蹲在地里,用尺子量麦穗的长度,旁边的农人数着麦粒的数量,账册上很快记下一串数字。“亩产比去年多了半石!”苏明远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这麦鳅混养,真是个宝!”

夕阳西下时,第一车新麦被运回了军屯。孩子们跟着马车跑,麦糠被车轮扬起,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像撒了层金粉。巴特忽然停下来,捡起一粒掉落的麦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我要带回去,种在草原的地里,看看能不能长出金色的麦子。”

沈书砚也捡起一粒:“我带回去种在稻田边,让它跟稻子做邻居。”

西域的孩子则捡起三粒,一粒放进口袋,一粒埋进土里,还有一粒给了身边的小伙伴。

萧越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些被孩子们带走的麦粒,比任何贡品都更珍贵。它们会落在草原的土地上,落在江南的稻田边,落在西域的葡萄园旁,长出新的麦浪,也长出新的希望。

马车驶离麦田时,金色的麦浪还在风中起伏,像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轻轻歌唱。十二岁的帝王知道,这场丰收不只是粮食的丰收,更是人心的丰收——当孩子们愿意把麦粒带到彼此的土地上,当不同的物产能在同一片田里生长,这天下,就真正成了一片不分你我的沃土。

风带着麦香吹进车窗,萧越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丰收节上的麦饼香、羊肉香和葡萄酿的甜。他知道,那一天,共学堂的钟声会格外响亮,孩子们的笑脸会格外灿烂,而他这个十二岁的帝王,只需要笑着看着,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织就一幅越来越热闹的丰收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