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四章 霜降临,边关宴饮话安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宫潇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霜降的寒风掠过北境边关,城楼的旗帜猎猎作响,城下的军营里却暖意融融。一场特殊的“共守宴”正在举行——中原的戍边军、草原的盟防兵、西域的商队护卫围坐在一起,铜锅里煮着中原的羊肉、草原的土豆、西域的香料,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气漫过整个营地。

萧越披着军大衣,坐在士兵中间。赵毅正给草原千夫长巴图倒酒,酒碗是中原的粗瓷碗,盛着草原的马奶酒:“上个月那股流寇,多亏你带骑兵抄了后路,不然咱们得多折不少弟兄。”巴图仰头饮尽,用袖子抹了抹嘴:“说这些干啥?咱们共守这道关,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不远处,西域商队的护卫长阿里正教中原士兵辨认戈壁的信号烟。“这是平安烟,首上的;那是求救烟,打旋的,”他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你们守关墙,我们巡商路,见了烟就互相接应,比信使快多了!”士兵们听得认真,一个年轻哨兵点头:“记下了!下次见着打旋的烟,我立马带队支援!”

城楼的瞭望台上,各族哨兵正轮流值守。中原老兵教草原少年看烽火台的信号,草原少年教西域青年辨认夜间的狼嚎——是野狼还是敌骑,一声就能听出。“你听这风,”老兵指着远处,“带着沙味的是从戈壁来的,带着草味的是从草原过来的,辨清风向,就知道敌人可能从哪来。”

“这边关啊,真是越来越稳了!”一个守关十年的老兵喝着肉汤感慨,“前几年,咱们跟草原部落隔三差五就摩擦,商队过个关比登天还难。现在倒好,一起巡逻,一起吃饭,连家信都能托对方的信使带,哪还有架可打?”

巴图的儿子巴特——如今己是个半大的少年兵,正给中原哨兵的孩子讲草原的故事。他掏出怀里的狼牙,说:“这是我阿爸给的,说守关的人得有狼的狠劲,更得有羊的齐心。你看咱们,中原的箭术准,草原的骑术精,西域的眼力尖,凑在一起,谁也别想破关!”

宴席过半,有人提议“赛武艺”。中原士兵表演了枪阵,草原骑兵展示了马术,西域护卫则亮出了精准的箭法。轮到孩子们,巴特和中原哨兵的儿子、西域护卫的侄子组队,演示了共武堂教的“三才阵”,虽稚嫩却有模有样,引得众人喝彩。

“陛下,您看这关防图。”赵毅铺开新绘的《共守关防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着各族的防区,中原戍守关墙,草原巡逻左路,西域警戒右路,交界处都画着“互助岗”。“这图改了三次,每次都是各族头领一起商量,哪处弱就补哪处,再没了以前的‘三不管’地带。”

萧越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互助岗”,忽然想起三年前,边关的地图上满是“界碑”“禁行区”,如今却被“互助岗”“共巡道”取代。士兵们不再记着“你的防区”“我的地盘”,只想着“咱们的关”——这些变化,比任何城防工事都更能保障“边关安澜”。

“李德全,”他道,“传旨嘉奖边关各族守军,赐‘共守旗’三面,分授中原、草原、西域的队伍,旗上绣‘同护疆土’西字。再设‘边关共议制’,每月各族头领聚一次,商防务、解纠纷,让这关守得更稳、更暖。”

夜深时,宴席散去,各族士兵分头值岗。中原的火把、草原的篝火、西域的油灯在关墙上连成一线,像一条温暖的火龙,驱散了霜降的寒意。萧越站在城楼,望着远处的星空,听着巡逻队的脚步声——中原的号子、草原的马蹄、西域的驼铃,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知道,这边关宴饮的意义,不止是犒劳将士,更是浇筑信任。当不同族群的士兵能在一口锅里舀汤,能背靠背站在关墙上,能把彼此的孩子教成同守一关的战友,这天下的屏障,就比任何砖石城墙都更坚固。

寒风卷着霜花掠过城楼,萧越却觉得心头滚烫。他握紧了手中的“共守旗”旗样,上面的丝线来自中原,毛毡衬底来自草原,琉璃坠子来自西域。他知道,只要这面旗在关墙上飘扬,只要各族将士的“共守”之心不变,这大雍的边关就永远会是安宁的界碑,会在你助我巡逻、我为你守望的默契里,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岁岁平安,夜夜安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