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远离官道的山脊小径,路果然更加难走。
这里几乎谈不上是路,只是野兽踩出的痕迹或雨水冲刷出的沟壑,陡峭处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荆棘和带刺的灌木丛更是毫不留情,在陆昭的手背上又添了几道血痕。
他咬着牙,一声不吭,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攀爬和护住怀里的小白上。
小家伙似乎也知道路途艰难,异常乖巧地缩着,只偶尔从绒布缝隙里探出脑袋,好奇地打量一下高处的风景,又被颠簸吓得赶紧缩回去。
青婆在前开路,动作依旧利落,但呼吸也明显粗重了些。她不时停下,回头伸手拉陆昭一把,或是用那柄短剑砍断过于缠人的藤蔓。
终于,他们爬上了一段相对平缓的山脊。风立刻大了起来,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也吹散了周遭的雾气,视野变得极为开阔。
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俯瞰下方那条蜿蜒的黄色官道,像一条匍匐在大地上的巨蟒。甚至能隐约看到官道上如蚂蚁般细小的黑点在缓慢移动——那是行旅的车马或行人。
而远方,流云城的轮廓更加清晰了。巍峨的灰色城墙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高耸的城楼和绵延的雉堞显示出不容侵犯的威严。城郭之外,似乎还有大片的屋舍聚集,如同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主城。
那便是人烟!是希望!
陆昭看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过去。但他很快注意到,在官道通往城池的几个关键岔路口附近,似乎都设有关卡!一些穿着统一服饰的人影在那里晃动,对过往的行旅进行着盘查。距离太远,看不清细节,但那阵仗绝非寻常。
他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下意识地抱紧了小白。婆婆的担心是对的。
“婆婆,那些是……”他紧张地指向关卡。
“嗯,看到了。”青婆的脸色并不好看,“比我想的更严。看来流云城近来也不太平,或者……就是在防备什么。”
她的话让陆昭心里更是一沉。连大城都戒备森严,他们这来历不明的一老一少,还带着一个不能见光的小灵兽,怎么可能通得过盘查?
就在两人心情沉重地观察着下方时,旁边的林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砍伐树枝的声响,以及一个苍老嘶哑的哼唱声,哼着不成调的山野小曲。
有人!
青婆反应极快,一把将陆昭拉到自己身后,另一只手瞬间按在了后腰的短剑剑柄上,眼神锐利地望向声音来源。
陆昭也吓得屏住呼吸,心脏狂跳,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是追兵?是强盗?还是官府的哨探?
片刻后,一个背着高高柴捆、腰挂斧头的老樵夫,慢悠悠地从树林里踱了出来。他看起来六七十岁年纪,满脸深刻的皱纹,皮肤被晒得黝黑,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一副典型的山野老人模样。
老樵夫显然也没料到这山脊上还有人,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眼前这对组合——一个面色冷峻、眼神锐利的老妇,一个满脸紧张、抱着个鼓鼓囊囊包裹的半大少年。这荒山野岭的,组合着实有些奇怪。
他停下了哼唱,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斧头柄,哑着嗓子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走到这山脊上来了?”
青婆的目光飞快地从老樵夫手上的老茧、磨损的斧头柄和那捆实实在在的柴火上扫过,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了些,但眼神里的警惕未减。她没有回答,反而反问道:“老丈是这附近的樵夫?”
老樵夫见对方似乎没什么恶意,也稍微放松了点,点了点头:“是啊,就住山下河边窝棚。砍点柴,换点盐巴。”他说着,又好奇地瞥了一眼陆昭怀里那个似乎动了一下的包裹,“你们这是……迷路了?看你们不像山里人。”
陆昭紧张得手心冒汗,不敢说话,只能低着头,假装整理怀里的包裹,把小白藏得更严实。
青婆叹了口气,脸上刻意露出一丝愁苦和疲惫:“唉,不瞒老丈,我们是逃难来的。老家那边遭了灾,活不下去了,想来流云城投奔远房亲戚,谁知路上又跟同乡走散了……人生地不熟,不敢走大路,只好在这山里乱转,想着远远能看到城墙就好找方向了。”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语气恳切,配上她花白的头发和陆昭这半大孩子的模样,倒是很有说服力。
老樵夫闻言,脸上的警惕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同情:“唉,这世道……都不容易。你们要去流云城啊?”他摇了摇头,伸手指着下方官道上的关卡,“看到没?近来盘查得严着呢!说是要查什么奸细流寇,进城路引、身份文书查得可细了!像你们这样逃难来的,没个保人或者过硬的理由,恐怕难哦!”
果然!陆昭心里咯噔一下。
青婆脸上愁容更甚:“这……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哪有什么路引文书……”
老樵夫挠了挠花白的头发,想了想,又指向流云城外那片聚集的屋舍:“主城进不去,你们可以去外城的‘聚洼地’碰碰运气。那边管得松,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混口饭吃或许行。就是……乱得很,你们自己多加小心。”
聚洼地?这名字听着就感觉不是太平地方。
“多谢老丈指点。”青婆连忙道谢,又装作不经意地问道,“老丈可知,这盘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突然就这么严了?”
老樵夫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神秘感:“有个把月了吧?听说不光是咱们这边,往北往西好几个城都加了关卡。私下里有人传,说是北边山里出了什么邪乎事儿,死了不少人,官家怕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歹人混进城哩!”
北边山里?邪乎事儿?陆昭的心猛地一跳,瞬间联想到了星陨泽,联想到了月啼兽和那恐怖的黑色影子!难道……不止一处?
青婆的眼神也微微一闪,继续套话:“竟有这等事?真是让人心慌。”
“可不是嘛!”老樵夫似乎打开了话匣子,“还有人说夜里听到过怪响,看到过黑影……唉,都是传言,当不得真,当不得真。不过官家信了,咱们老百姓就得受着。”他摆摆手,背起柴捆,“行了,天不早了,我得下山了。你们要去聚洼地,就从这边山脊往下,看到那条被踩秃噜皮的小路没?顺着一首走,快到天黑就能看到窝棚区了。记住啊,别惹事,那边混子多。”
“多谢老丈!多谢!”青婆连声道谢。
老樵夫点点头,背着沉重的柴捆,慢悠悠地沿着另一条下山的小路走了,很快消失在林木之中。
山脊上又只剩下他们两人。风呼呼地吹着,下方官道上的关卡和远方巍峨的城池,在阳光下显得既又危险。
“婆婆……”陆昭看向青婆,等待她的决定。聚洼地,听起来就像个泥潭,但似乎是他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青婆望着老樵夫(应该是东北人)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山下那条“被踩秃噜皮”的、通往聚洼地的小路,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走吧。先去那里落脚,再见机行事。”
至少,那里有人烟,能打听到更多消息,或许……也能找到弄到食物和暂时藏身之处的方法。
希望仿佛从巍峨的城池,缩小成了山脚下那片混乱的窝棚区。但无论如何,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陆昭抱紧小白,深吸一口气,跟着婆婆,走向那条通往“聚洼地”的下山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O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