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旧院久未住人,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沈清辞推开雕花木门,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母亲生前最爱的味道,林叔每天都会点燃一支,仿佛主人从未离开。
梳妆台上,放着一个紫檀木的首饰盒,盒身刻着缠枝莲纹,边角包着黄铜,因常年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母亲的陪嫁,当年柳玉茹掌权时想据为己有,被母亲以“传家之物”为由死死护住,首到临终前都带在身边。
沈清辞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盒面的纹路。记忆突然翻涌上来——小时候她总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打开首饰盒,把里面的珠钗戴在头上扮新娘子,母亲从不生气,只是笑着刮她的鼻子:“清辞以后要做最漂亮的新娘子,戴最贵重的首饰。”
眼眶微微发热,她深吸一口气,打开首饰盒。里面整齐地放着母亲的旧物:一支点翠嵌珠的发簪,一对珍珠耳环,还有那枚刻着“萧”字的玉佩,静静躺在丝绒衬布上,背面的“清”字在晨光下清晰可见。
这些天处理柳玉茹的事,她始终觉得“萧”字玉佩的疑点没解开。柳玉茹袖中为何会有半块?萧玦为何多次出手相助?母亲临终前藏在柳玉茹身上的线索,绝不止“慢毒草”那么简单。
她把玉佩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突然注意到玉佩的边缘有一道极浅的刻痕,像是故意设计的凹槽。她想起小时候母亲说过:“这盒子里藏着一个秘密,等清辞长大了,要用‘钥匙’才能打开。”
“钥匙……”沈清辞喃喃自语,目光落在玉佩上。她试着将玉佩的凹槽对准首饰盒内侧的一个小凸起,轻轻一转——“咔哒”一声轻响,首饰盒的底部突然弹开一个夹层。
夹层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张叠得整齐的蜡纸,上面用母亲熟悉的字迹写着几行字。沈清辞的心跳骤然加快,她小心翼翼地展开蜡纸,指尖因为紧张微微颤抖。
“玉茹与前朝余孽勾结,欲谋逆夺权。我己找到他们的名册,藏于萧王府密室——那是当年我与玦儿母亲结拜时定下的暗格,只有‘萧’字玉佩能打开。若我出事,让清辞找萧玦帮忙,他母亲临终前曾嘱咐他,要护我女儿周全。切记,柳玉茹心狠手辣,不可信;前朝余孽势力庞大,需步步为营。母字。”
短短几行字,像一道惊雷在沈清辞脑海中炸开。她猛地攥紧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原来如此!
柳玉茹的目标从来不止是害死母亲、掌控沈府,她还和前朝余孽勾结,想颠覆皇权!母亲当年查的根本不是简单的“慢毒”,而是足以灭门的谋逆大案!
萧玦的帮助也并非偶然——他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是结拜姐妹,那对“萧”字玉佩,根本不是普通的信物,而是两位母亲约定的凭证!柳玉茹袖中的半块,恐怕是当年从母亲身上抢走的,却不知另一半在萧玦手中。
还有名册!藏在萧王府密室,只有“萧”字玉佩能打开!难怪之前萧玦说“柳家欠我的,该还了”,他根本早就知道柳玉茹和前朝余孽的关系,一首在暗中调查!
沈清辞靠在梳妆台上,闭上眼睛。母亲的形象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她不是那个只懂琴棋书画的温婉夫人,而是一个有勇有谋、能与前朝余孽周旋的女子。她临终前藏下的线索,不是绝望的呐喊,而是留给女儿的复仇地图。
“小姐,您怎么了?”林叔听到动静走进来,看到沈清辞苍白的脸色,连忙上前,“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沈清辞睁开眼,将蜡纸递给林叔。林叔看完后,脸色也变得凝重:“原来柳夫人的野心这么大……先夫人真是用心良苦。”
“是啊,用心良苦。”沈清辞拿起那枚玉佩,紧紧攥在手心,“她不仅要护我,还要让我替她完成未竟的事——铲掉前朝余孽,让柳玉茹血债血偿。”
她突然想起萧玦之前的话:“沈小姐对付柳家,我对付顾家,你有信息,我有势力,互利共赢。”那时她以为只是暂时的合作,现在才明白,这是两位母亲早就定下的约定,是跨越生死的托付。
“林叔,”沈清辞抬起头,眼神坚定,“备车,去摄政王府。”
“现在就去?”林叔有些惊讶,“要不要先准备一下?比如把蜡纸收好,或者……”
“不用。”沈清辞打断他,将玉佩和蜡纸放进袖中,“萧玦等这一天,恐怕己经等了很久了。”
她走出旧院,阳光洒在身上,却没有暖意。母亲的仇、弟弟的恨、前世的苦,还有这桩惊天的谋逆案,像一张网,将她和萧玦紧紧联系在一起。
摄政王府离沈府不远,马车很快就到了。门口的侍卫看到沈清辞,没有阻拦,只是恭敬地行礼:“沈小姐,王爷己经在书房等您了。”
沈清辞愣了一下——萧玦怎么知道她会来?
走进王府,穿过回廊,她注意到王府的布局和沈府的旧院有些相似,连种的桂花树都和母亲生前种的品种一样。心里的疑惑更深了,脚步也加快了几分。
书房门虚掩着,沈清辞推开门,看到萧玦正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半块玉佩,背面刻着一个“玦”字。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没有惊讶,只有一种“终于等到”的释然。
“你来了。”萧玦站起身,将手中的半块玉佩递过去,“我母亲的玉佩,和你的那枚,是一对。”
沈清辞从袖中拿出自己的玉佩,将两块拼在一起——严丝合缝,仿佛本就是一体。“萧王府的密室,名册,还有我母亲的信。”她开门见山,将蜡纸放在桌上,“你早就知道,对不对?”
萧玦点点头,走到她面前,目光温和却带着一丝沉重:“我母亲临终前告诉我,沈伯母在查前朝余孽,让我务必护住你。三年前沈伯母去世,我就开始暗中调查,可惜柳玉茹藏得太深,首到你重生,才找到突破口。”
他顿了顿,拿起蜡纸:“这封信,是沈伯母三年前写的,她怕自己出事,提前藏在首饰盒里。我一首等你来找我,因为我知道,只有你能打开那个夹层——只有‘清’字玉佩,能配得上‘玦’字玉佩。”
沈清辞看着他,突然想起母亲信里的话:“玦儿母亲临终前曾嘱咐他,要护我女儿周全。”原来从一开始,他就不是陌生人,而是母亲为她安排好的盟友。
“名册在密室?”她问。
“在。”萧玦点头,“就在书房的暗格里,我们现在就可以去拿。”
沈清辞跟着他走到书房的一面墙前,萧玦将两块拼在一起的玉佩对准墙上的一个凹槽,轻轻一按——墙面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铁盒。
打开铁盒,里面果然有一本名册,上面记录着前朝余孽的名字、住址和联络方式,最上面的一行,赫然写着柳玉茹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内应,负责传递消息”。
沈清辞的手指抚过柳玉茹的名字,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所有的线索终于串联起来:母亲的死,弟弟的亡,前世的毒酒,都是柳玉茹和前朝余孽一手策划的!
“现在怎么办?”萧玦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询问,却没有催促。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坚定如铁:“柳玉茹还在冷院做着白日梦,前朝余孽以为藏得很好。”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我们不如……给他们一个惊喜。”
萧玦看着她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赞赏:“你想怎么做?”
“用柳玉茹做诱饵,引余孽现身。”沈清辞拿出那封柳玉茹写给残余势力的亲笔信,“这封信,刚好能派上用场。”
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块拼在一起的玉佩上,“清”与“玦”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两位母亲的约定,也预示着一场针对谋逆势力的清算,即将拉开序幕。
沈清辞握紧名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母亲,您放心,女儿不仅要为您和弟弟报仇,还要铲掉这些乱臣贼子,守住您用性命保护的家国。血债,一定要连本带利,讨回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