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4 夏朝–孔甲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夏后孔甲三年,涂山脚下的桑林着了场怪火。明明是七月的连阴雨,那火却烧得通天,黑夜里映得河水都泛着红光。

有樵夫说看见条长角的巨蛇从火里钻出来,鳞片上还挂着火星,游进洛水就没了踪影,这话传到斟鄩的宫殿时,孔甲正搂着新纳的宫人饮酒,闻言只笑:“不过是山精作祟,让巫祝去跳场傩舞便是。”

太史令终古捧着龟甲进来,裂纹像道狰狞的伤疤。“陛下,洛水神示,天火是示警,若再沉迷酒色,恐有亡国之危。”

孔甲把青铜爵往案上一磕,酒浆溅了终古满脸:“老东西,又来咒朕!当年启帝逐共工,太康失国,哪次不是你们这些史官危言耸听?”

终古看着案上堆积的祭品,孔甲为求“长生药”,让巫祝用童男童女的血祭祀,青铜鼎里还残留着暗红的污迹。他突然将龟甲摔在地上:“夏后氏自禹帝治水以来,靠的是敬天保民,不是妖术!陛下若再不改,老臣就死在这宫里!”

孔甲冷笑一声,踹翻案几:“拖出去!让他去洛水边看河神显灵,看朕会不会亡国!”

孔甲本不是继位的料子。他是不降帝的儿子,因性情乖戾被父亲放逐到西河,首到叔叔扃、堂兄廑相继去世,朝臣们才把他接回都城。那年他刚二十岁,站在禹帝的神位前,眼里没有敬畏,只有被耽误多年的怨怼,他对终古说:“当年若让朕继位,早就让西海臣服了。”

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他就废了廑帝定下的“桑林之祭”。那是夏人感谢蚕神的大典,每年春天,王后要亲自采桑,百姓们载歌载舞。孔甲却觉得“妇人干政,有失体统”,让巫祝改成祭祀青龙神,说自己是“龙的后裔”,要借神龙之力长生不老。

王后癸穿着素色祭服跪在殿外,身后跟着百官。“陛下,桑林之祭关乎农桑,万万废不得!”她声音发颤,怀里还抱着刚织好的丝绸,“去年收成不好,百姓们就等着祭典祈求丰年……”

孔甲从宫女的怀里探出头,醉眼朦胧:“王后要管农桑?那朕就把你贬去桑田,让你天天采桑!”他一把扯过丝绸,随手扔给身边的宠妃:“这料子不错,给爱妃做件舞衣。”

癸王后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巫祝毁掉蚕神的神位。

百姓们在城外听说祭典被废,有人哭道:“禹帝当年教我们种桑养蚕,如今君王连祖宗都不要了!”

为了寻找“龙”,孔甲派使者遍访天下。有个叫刘累的方士从豢龙氏那里学了些皮毛,带着两条鳄鱼进献:“陛下,这就是青龙神!只要用百兽之血喂养,就能腾云驾雾,带您去见天帝。”

孔甲竟信了。他在宫殿旁建了座“豢龙苑”,用精米和活羊喂鳄鱼,还让宫女们每天唱歌跳舞“娱龙”。

刘累趁机索要钱财,说要“为龙打造黄金巢穴”,短短半年就富可敌国。

有天夜里,鳄鱼挣断绳索,咬死了两个看守的武士。孔甲却拍手大笑:“龙显威了!快用武士的血祭祀!”

终古被召回后,看着宫墙上的血迹,对大臣们说:“当年启帝作《九韶》,是为了和天地之神沟通;如今陛下用活人祭鳄鱼,这是在招天谴啊!”

大臣们私下议论,有人想效仿先祖“放勋禅让”,把孔甲赶下台。

可掌兵权的大司马是孔甲的亲信,放出话来:“谁敢妄议君王,诛九族!”

民间的日子越发艰难。赋税被用来养“龙”和修建宫殿,有地方官上书求赈济,孔甲批复:“百姓饿了,不会去打猎吗?”

洛水边的渔民们发现,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巫祝为了祭祀,把大量牲畜扔进河里,水质都被污染了。

“再这么下去,冬天就得饿死。”渔民阿石看着空荡荡的渔网,对妻子说。他们的儿子上个月被巫祝抓去当祭品,至今没回来。

妻子抱着陶罐哭:“听说南方的商族在招流民,要不咱们逃去吧?”

阿石望着都城的方向,拳头攥得发白:“禹帝的子孙,怎能去投奔外族人?”

孔甲的宠妃施氏,是他从有施氏部落抢来的美人。这女子不仅貌美,还懂些旁门左道,常给孔甲吹枕边风:“陛下,刘累的龙是假的,臣妾知道哪里有真仙药。”

她引荐了个叫巫咸的老巫,据说能通鬼神。巫咸当着孔甲的面表演“下神”,浑身抽搐着说:“天帝要陛下献祭三千童男童女,才能赐长生药。”

孔甲犹豫:“哪来那么多孩子?”

施氏笑道:“从各部落征啊,谁敢不给?”

消息传开,各部落首领连夜聚在盟津议事。有虞氏的首领拍着桌子:“当年禹帝召集万国,是为了治水;现在这昏君,是要逼死我们!”

商族的首领成汤却很冷静:“硬拼不行,得想办法让他自食恶果。”

成汤让人给孔甲送了批“贡品”,五十个精挑细选的少年,说是“自愿献祭”,其实都是染了瘟疫的孤儿。

巫咸没细看,就把他们扔进祭祀的大坑。没过几天,宫里就爆发了疫病,十几个太监上吐下泻,孔甲也染了风寒。

“陛下,这是天帝嫌祭品不洁!”巫咸趁机进言,“得用贵族的子女献祭,才能消灾。”

施氏立刻指着癸王后:“王后的侄女不是刚满十岁吗?让她去祭天,最显诚意。”

癸王后抱着侄女跪在孔甲床前,额头磕出了血:“陛下!那是夏后氏的血脉啊!您忘了太康失国时,是有仍氏的女子救了少康吗?”

孔甲被病痛折磨得烦躁,挥手道:“拖出去!再闹连你一起祭天!”

终古得知后,冒死闯进寝宫,手里举着禹帝的玉圭:“陛下看看这个!禹帝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百姓;您为了长生,要杀自己的亲人,对得起祖宗吗?”

孔甲被戳中痛处,抓起玉圭就往地上砸:“朕是天子,祖宗也得听朕的!”

玉圭碎了一角,终古老泪纵横。当天夜里,他收拾好典籍,带着几个史官逃出都城——这是夏朝历史上第一次史官“以死谏君不成,携史而逃”。

成汤在亳都听说后,对属下说:“夏朝气数尽了。”他开始收留逃难的百姓,还派人去斟鄩散播歌谣:“孔甲乱夏,龙蛇盘踞;民无所依,天必弃之。”孩子们在街头传唱,连宫里的小太监都偷偷学。

孔甲下令禁歌,却越禁越传。他让巫咸作法“驱邪”,巫咸却趁机敛财,说每家都要交护身符钱,否则会被厉鬼缠身。阿石的妻子拿不出钱,被巫祝抢走了最后一袋口粮,绝望地投了洛水。

阿石抱着妻子的尸体,看着河对岸灯火通明的豢龙苑,突然拿起渔叉:“我去杀了那昏君!”

被邻居死死拉住:“你斗不过他,等商族的成汤来吧,听说他是个仁君。”

孔甲七年,天降大旱。洛水见底,桑田干裂,连豢龙苑里的鳄鱼都渴死了。巫咸却说:“这是龙飞升了,陛下即将得长生!”孔甲信以为真,竟在宫殿里大摆宴席。

席间,施氏跳起了龙舞,裙摆上绣着狰狞的龙纹。突然,地动山摇,宫殿的梁柱发出咯吱声。有太监来报:“洛水干涸,河床裂开了,露出了当年禹帝治水时埋下的镇河鼎!”

孔甲醉醺醺地带着人去看。那青铜鼎上刻着九州的地图,如今却布满裂纹,像在哭泣。

有老人跪地哭道:“镇河鼎裂,是国将亡啊!”

孔甲却让人把鼎搬回宫中,说要“熔化了铸长生鼎”。

搬运时,鼎突然“哐当”一声碎了,里面流出的不是铜水,而是暗红色的液体,腥臭难闻。巫咸尖叫:“是怨气!是被献祭的孩子们的怨气!”孔甲吓得瘫坐在地,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旱灾引发了蝗灾,飞蝗过处,寸草不生。各部落不再向都城纳贡,成汤却开仓放粮,收留了数万灾民。

阿石带着幸存的渔民投奔亳都,成汤亲自接见他:“夏王无道,但百姓是无辜的,你们安心住下,来年一起种庄稼。”

孔甲听说成汤收拢人心,派大司马率师讨伐。可士兵们早就不满,他们的家人大多在灾荒中饿死,没人愿意卖命。军队走到半路,就哗变了,推举个小校做首领,转头杀向斟鄩:“杀昏君,迎成汤!”

孔甲这才慌了,让施氏和巫咸想办法。施氏说:“臣妾有祖传的厌胜术,能让叛军自相残杀。”她让人挖了个大坑,把孔甲的龙袍埋进去,说是“困住敌军的魂魄”。巫咸则在城头跳大神,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

叛军根本不吃这一套,用攻城锤撞开了城门。大司马战死在乱军之中,施氏被叛军抓住,百姓们想起她害死的孩子,把她扔进了当年祭祀的大坑。巫咸想逃,被阿石一渔叉钉死在豢龙苑的柱子上,那里曾是鳄鱼的巢穴。

孔甲穿着破烂的龙袍,躲在宗庙的神位后面。成汤带着士兵进来时,他还在发抖:“朕是夏后氏的子孙,你不能杀朕!”

成汤看着满室的灰尘和散落的祭品,叹了口气:“不是我要杀你,是你自己抛弃了百姓。”

他没杀孔甲,只是把他软禁在当年放逐的西河。临走前,孔甲看着成汤怀里的那块碎玉圭,突然笑了:“当年我要是像禹帝那样……”话没说完,就咳起血来。

三年后,孔甲死在西河的茅屋里。据说他临死前,总对着洛水的方向喊:“龙呢?我的长生药呢?”

成汤没有立刻称帝,而是带着诸侯祭拜夏人的先祖。在禹帝的神位前,他说:“夏王失德,但禹帝的功绩不可忘。从今往后,商族与夏族同为百姓,共享天下。”

癸王后被尊为“夏母”,继续主持桑林之祭。那年春天,她亲自采下第一片桑叶,百姓们载歌载舞,就像当年一样。终古带着史官们回来,把孔甲的所作所为记录在甲骨上:“孔甲乱政,废农桑,信妖术,害百姓,夏以衰。”

阿石在亳都附近开垦了片荒地,种上了谷子。有天他给儿子上坟,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喃喃道:“你看,不用人祭,地里也能长出粮食。”

孔甲的故事渐渐成了警示。商朝的贵族们教育子弟时,总会说:“莫学孔甲,不敬鬼神,不爱百姓。”

后来的周武王灭商时,也拿孔甲作例子:“夏桀之行,类孔甲,天所弃也。”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