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37 商朝–武丁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夏商周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年轻的商王武丁正盯着工匠们铸造的司母戊鼎陶范,这是他登基的第三个年头,可朝歌的权力,还攥在王叔比干和几个老臣手里。

“大王,比干大人求见,说要议春耕的事。”内侍雀的声音打断了武丁的思绪。他转过身,玄色王袍上的日纹随着动作晃动:“让他进来。”

比干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甲骨,花白的胡须垂在胸前:“大王,今年洹水流域的春耕,还得按往年的规矩,让各氏族首领牵头。臣己占卜过,王占曰:吉,无灾。”

武丁看着甲骨上灼烧出的裂纹,心里冷笑,这哪里是议春耕,分明是想继续把持氏族权力。他却没点破,只是淡淡道:“王叔办事,孤放心。只是西边的鬼方近来不安分,春耕的同时,也得让边军戒备。”

比干愣了愣,没想到年轻的大王会突然提鬼方。他顿了顿,还是坚持:“边军的事,有大司马仲衍盯着,大王不必忧心。眼下春耕才是头等大事,误了农时,百姓要饿肚子的。”

武丁没再争辩,只是挥了挥手:“王叔先下去吧,孤再想想。”

等比干走后,武丁召来雀:“去把傅说找过来。”

雀有些犹豫:“大王,傅说还在北海的盐场做苦役,这时候召他回来,怕是会惹比干大人不满。”

武丁眼神一沉:“孤是商王,召个人还需看别人脸色?快去!”

傅说赶到朝歌时,身上还带着盐场的咸腥味。他跪在宫殿里,头也不敢抬,三年前,他只是个小氏族的巫祝,因反对比干加重盐税,被安了个妖言惑众的罪名,贬去了盐场。

“傅说,”武丁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孤听说你在盐场时,帮奴隶们改进了煮盐的陶罐,让产量提了三成?”

傅说愣了愣,赶紧回话:“回大王,只是想着能让更多人有盐吃,不敢居功。”

武丁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孤要你帮孤办件事,去东边的夷方,说服他们跟商朝结盟,共同对付鬼方。”

傅说猛地抬头:“大王,夷方与商朝素有摩擦,臣怕……”

武丁拍了拍他的肩:“孤知道难。但你懂巫祝的话术,又懂百姓的心思,这事只有你能办。事成之后,孤封你为亚卿,掌管氏族事务。”

傅说重重磕头:“臣定不辱使命!”

可傅说刚出发,后宫就出了乱子。王后妇好拿着一支断裂的玉簪,闯进武丁的书房:“大王,你得为臣妾做主!刚才癸姬趁臣妾不注意,把臣妾的玉簪摔断了,还说臣妾无德不配做王后!”

武丁放下手中的甲骨,看着妇好气红的脸,妇好是东夷部落的公主,当年他为了拉拢东夷,才娶了她。而癸姬,是比干的侄女,仗着王叔的势力,在后宫向来跋扈。

“癸姬呢?”武丁的声音冷了下来。

内侍赶紧回话:“癸姬娘娘还在偏殿,说要等大王给她评理。”

武丁站起身:“摆驾偏殿。”

偏殿里,癸姬正坐在软垫上,手里把玩着一串玛瑙珠,见武丁进来,才慢悠悠地起身行礼:“臣妾参见大王。”

武丁没让她起身,首截了当地问:“你为何摔断王后的玉簪?”

癸姬眼神闪烁,却还是嘴硬:“大王,是王后先冤枉臣妾偷了她的金步摇,臣妾气不过,才不小心碰断了她的簪子。”

妇好急了:“你胡说!我什么时候冤枉你了?”

武丁看着两人争执,心里清楚这是比干在借癸姬试探他。他沉声道:“王后管理后宫,是孤钦定的。癸姬以下犯上,罚你禁足三个月,抄写《女诫》十遍。至于金步摇,让内侍去查查,若真丢了,再治罪不迟。”

癸姬没想到武丁会护着妇好,眼圈一红:“大王,臣妾是王叔的侄女,你怎能这么对我?”

武丁眼神更冷:“孤是商王,后宫之事,只论规矩,不论出身。”癸姬不敢再说话,只能不甘心地领罚。

等妇好和癸姬都走后,武丁召来雀:“去查查癸姬的住处,看看有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另外,盯着比干的动向,他最近跟哪些氏族首领来往密切。”

雀躬身应下:“臣遵旨。”

没过多久,傅说从夷方回来了,还带来了夷方首领的儿子夷吾。武丁在大殿接见他们时,比干也来了,脸色难看地盯着夷吾:“大王,夷方与商朝素有嫌隙,怎可让他们的人留在朝歌?万一他们是奸细,危害社稷怎么办?”

夷吾年纪虽小,却很有胆识,上前一步道:“比干大人,我父王说了,鬼方不仅欺负商朝,也经常劫掠夷方的部落。与其各自为战,不如结盟抗敌。若比干大人觉得我是奸细,大可把我当人质,只要能打败鬼方,我死也愿意。”

武丁赞许地看了夷吾一眼,对对比干说:“王叔,夷吾说得有道理。眼下鬼方才是大患,咱们不能因小嫌隙,误了大事。孤决定,让傅说负责与夷方的联络,再派妇好率领一支军队,与夷方联手,驻守西边的边境。”

比干没想到武丁会把军权交给妇好,急了:“大王,妇好是女子,怎能领兵打仗?这不合规矩!”

武丁却反驳:“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妇好出身东夷,熟悉边境地形,又懂兵法,比朝中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强多了。孤己占卜过,妇好伐鬼方,吉,有大获。”

比干还想再劝,可看到武丁坚定的眼神,只能把话咽了回去。他心里清楚,这年轻的大王,己经不是三年前那个刚登基时的傀儡了。

妇好领兵出征那天,朝歌的百姓都涌上街头送行。她穿着青铜铠甲,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握着一把青铜钺,英姿飒爽。武丁站在城门上,看着她的队伍远去,心里暗暗祈祷,这一战,不仅要打败鬼方,还要趁机收回兵权,彻底摆脱比干的控制。

可妇好刚走,朝歌就出了乱子。比干联合几个老臣,以“春耕需王亲自主持”为由,想把武丁软禁在宫殿里,不让他插手军务。他们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武丁宠信妖臣傅说,重用女子妇好,是要亡国的征兆”。

百姓们本来就对武丁登基后的一些改革有意见,听到谣言后,更是议论纷纷。在朝歌的集市上,一个卖黍米的老汉边称米边说:“以前成汤王在位时,哪有女子领兵的?现在这大王,怕是被王后和傅说迷惑了。”

旁边一个织麻布的妇人接话:“可不是嘛!我听说傅说以前是个苦役,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亚卿?比干大人说得对,这是要亡国啊!”

武丁得知这些消息后,并没有慌。他召来傅说:“比干在民间散布谣言,你有什么办法?”

傅说想了想,道:“大王,不如咱们举办一场祭祀,让巫祝向百姓宣告,妇好出征是上天的旨意,傅说当官是因为他有贤德。另外,咱们可以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因春耕延误而缺粮的百姓,让他们知道大王是为他们好。”

武丁觉得这个主意好,立刻让人准备祭祀。祭祀那天,傅说亲自担任巫祝,穿着华丽的巫祝服饰,拿着玉琮,对着上天祷告:“上天有旨,鬼方为祸,扰我商民。妇好勇毅,可领天兵伐之;傅说贤德,可辅商王治之。若有不信者,必遭天谴!”百姓们听得心惊胆战,再加上武丁开仓放粮,之前的不满渐渐消失了。

比干没想到武丁会这么快化解危机,心里更急了。他偷偷派人去西边,给鬼方首领送信,说“妇好的军队没有援军,你们可以趁机偷袭”。可他派去的人,刚出朝歌就被雀的人抓住了。

武丁看着从信使身上搜出的信,气得拍桌子:“比干真是胆大妄为,竟敢通敌叛国!”

傅说赶紧劝:“大王,现在还不是处置比干的时候。他在朝中根基深厚,若贸然处置,恐引起氏族叛乱。不如先把信使关起来,等妇好打赢了仗,再慢慢收拾他。”

武丁冷静下来,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孤不能因小失大。”

没过多久,西边传来捷报,妇好和夷方的军队联手,不仅打败了鬼方,还俘虏了鬼方的首领。消息传到朝歌,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高喊“商王万岁”“妇好将军万岁”。

武丁趁机召开贵族会议,在会上,他拿出比干通敌的证据,对众贵族说:“比干通敌叛国,按律当诛。但孤念他是王叔,免他一死,贬为庶民,流放北海。”

众贵族见武丁有证据,又有百姓的支持,再加上妇好打了胜仗,没人敢反对。比干只能灰溜溜地跟着押送他的士兵离开朝歌,临走前,他看着宫殿的方向,喃喃自语:“我怎么会输给一个毛头小子……”

处置了比干后,武丁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他让傅说负责修订律法,减轻百姓的赋税;让妇好继续领兵,平定边境的叛乱;还派人去各地开采铜矿,铸造更多的青铜农具,提高农业产量。

在后宫,武丁也整顿了规矩。他废除了“氏族女子入宫可享特权”的旧例,规定后宫嫔妃不论出身,都要遵守宫规。

癸姬见比干倒了,再也不敢跋扈,乖乖地遵守宫规,还主动向妇好道歉。妇好也很大度,原谅了她,两人后来还成了好朋友。

几年后,商朝的国力越来越强。朝歌的宫殿越建越宏伟,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武丁和妇好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妇好不仅帮他领兵打仗,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

有一次,武丁和妇好一起去民间视察。在一个村庄里,他们看到一个老农用青铜犁耕地,效率比以前的木犁高多了。老农看到武丁和妇好,赶紧跪下行礼:“参见大王,参见王后。”

武丁扶起他,笑着问:“老人家,这青铜犁好用吗?”

老农激动地说:“好用!太好用了!以前用木犁,一天只能耕半亩地,现在用青铜犁,一天能耕两亩地!多谢大王给我们造这么好的农具!”

武丁和妇好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商朝,一个强大、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

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妇好就病倒了。她常年领兵打仗,身上落下了不少病根,加上产后调理不当,病情越来越重。武丁请遍了全国的名医,还举行了盛大的祭祀,祈求上天保佑妇好,可还是没能留住她。

妇好去世那天,朝歌的百姓都哭了。武丁亲自为她主持葬礼,还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青铜鼎,上面刻着“妇好”两个字,用来纪念她。他站在妇好的墓前,泪水纵横:“妇好,你走了,谁还能陪孤一起打天下,一起治天下啊……”

傅说看着悲痛的武丁,心里也不好受。他上前劝道:“大王,王后虽然走了,但她留下的功绩还在。咱们不能辜负王后的期望,要把商朝治理得更好,让她在天上也能安心。”

武丁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孤不能倒下。孤要完成妇好的遗愿,让商朝成为最强大的王朝。”

之后的几十年里,武丁励精图治,派军队平定了东边的夷方、南边的荆楚,商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他还重视文化发展,让巫祝们把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刻在甲骨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晚年的武丁,经常坐在宫殿里,看着窗外的夕阳,回忆起和妇好、傅说一起奋斗的日子。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没有辜负商汤的期望,没有辜负百姓的信任,更没有辜负妇好的陪伴。

武丁去世后,后人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武丁中兴”。朝歌的百姓们,每年都会在他的忌日举行祭祀,纪念这位伟大的商王。而他和妇好的故事,也被刻在甲骨上,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商朝历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