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二十六年秋,殷都朝歌的黍稷刚收完,宗庙前的广场上却挤满了甲士与贵族。商王帝乙病重垂危,正召太子武乙入内托孤。
殿内青铜鼎里的香雾缭绕,帝乙躺在玉榻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武乙的手腕,声音微弱却带着急迫:“吾儿,商族的天下……不能亡在你手里。如今东夷叛乱,西岐姬昌势力渐大,你登基后务必先平内乱、固王权,莫要学先祖……沉迷祭祀,误了国事啊!”
武乙垂眸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喉结滚动了一下,沉声道:“父王放心,儿臣定当守好商族的土地,绝不让西方诸侯轻视大商。”
三日后,帝乙驾崩,武乙在宗庙举行登基大典。当巫祝捧着龟甲上前,要他占卜国运吉凶时,武乙却抬手推开了龟甲,冷声道:“商族的国运,在将士的戈矛上,在百姓的耕田里,不在这几块龟甲上。从今往后,除非征战、祭祀先祖,其余占卜皆可废除。”
这话一出,殿内的巫祝与贵族们顿时哗然。首席巫祝巫咸跪倒在地,声音发颤:“大王!占卜是沟通上天的通道,若是废除,上天降罪怎么办?先祖成汤、武丁,皆是靠占卜知天意、定国策,大王岂能违背祖制?”
武乙眯起眼,目光扫过殿内的贵族,这些人大多与巫祝勾结,借着天意把持权力,连父王在位时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上前一步,一脚踩在龟甲上,裂纹顺着甲片蔓延开:“上天若真有灵,为何看着东夷叛乱、西岐壮大?本王看,所谓天意,不过是你们用来要挟君王、谋取私利的借口!”
说完,他转身对身后的护卫统领恶来道:“传本王旨意,将宗庙中闲置的占卜器具全部收归王室,巫祝不得再干预朝政;即日起,各诸侯国需按人口缴纳军赋,逾期不缴者,以叛乱论处。”
恶来躬身应道:“臣遵旨!”
巫咸看着被踩碎的龟甲,脸色惨白,他知道,武乙这是要动巫祝与旧贵族的根基,一场权力的风暴,怕是要席卷朝歌了。
登基后的第一个月,武乙就没闲着。他先是派恶来整顿军队,将贵族私兵收归王室,又亲自前往洹水沿岸的农田视察,见不少土地因贵族兼并而荒芜,当即下旨:“贵族占有的无主之地,全部归还百姓耕种,每亩地缴纳十分之一的粮税,贵族不得额外苛责。”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在朝歌城外的村落里,老农商甲扛着锄头,对邻居商乙笑道:“武乙大王真是体恤咱们!以前那些贵族把好地都占了,咱们只能种些贫瘠的土地,如今能种上肥田,今年冬天总算能吃上饱饭了!”
商乙却有些担忧:“可我听说,巫祝和贵族们都在骂大王逆天,说大王要遭天谴。你说,咱们会不会被连累啊?”
商甲拍了拍他的肩膀:“天谴?当年武丁大王征鬼方,巫祝也说上天不允,结果还不是打赢了?只要大王能让咱们有饭吃、有衣穿,就算逆天,我也认!”
可武乙的改革,很快就遭到了旧贵族的抵制。在一次朝会上,东伯侯姜桓楚站出来,拱了拱手道:“大王,收取军赋、归还土地,虽能安抚百姓,却动摇了诸侯与贵族的根基。如今东夷未平,西岐虎视眈眈,若是诸侯们心生不满,联合起来反抗,大商就危险了啊!”
武乙冷笑一声:“姜侯是担心自己的封地少了军赋,还是担心不能再兼并百姓的土地?本王告诉你,大商的诸侯,首先是商王的臣,其次才是封地的主。若是有人敢抗旨,本王不介意让恶来的戈矛,教他们明白什么是臣道。”
姜桓楚脸色一变,还想再辩,却被一旁的南伯侯鄂崇禹拉住了。鄂崇禹低声道:“姜侯,大王现在势头正盛,且有恶来的军队撑腰,咱们还是先忍一忍,再从长计议。”
姜桓楚瞪了他一眼,却也只能悻悻地退了下去。
武乙知道,这些诸侯与贵族不会轻易屈服,必须用一场胜利来震慑他们。三个月后,他亲自率军东征,讨伐叛乱的东夷部落。出征前,巫咸再次上前劝阻:“大王,臣夜观天象,见荧惑守心,此乃大凶之兆,不宜出征啊!”
武乙一把推开他,翻身上马,抽出腰间的青铜剑,指向东方:“本王的军队,就是最好的吉兆!东夷蛮夷,敢犯大商疆土,本王定要将他们斩尽杀绝,让西方诸侯看看,反抗大商的下场!”
说完,他率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东夷部落素来勇猛,又熟悉地形,刚开始时,商军几次进攻都受挫。
在一次战斗中,商军被东夷人围困在一座山谷里,粮草也快耗尽了。将领们都慌了神,恶来对武乙道:“大王,不如咱们先撤军,等后续粮草到了,再重新进攻?”
武乙却摇了摇头,看着山谷外的东夷营地,沉声道:“东夷人以为咱们粮草耗尽,定会放松警惕。你带一队精兵,从山谷后侧的小路绕过去,烧掉他们的粮草;本王则率军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定能击溃他们。”
恶来有些犹豫:“可是大王,后侧的小路陡峭难行,若是被东夷人发现……”
“怕什么?”武乙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年先祖成汤,率七千之众打败夏桀的十万大军,靠的不是天意,是勇气和谋略。咱们商族的将士,岂能怕这点困难?”
恶来被他激起了斗志,立刻领命,带着一队精兵出发了。当天夜里,武乙率军从正面发起进攻,东夷人果然以为商军是困兽之斗,没太在意。
可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东夷人的营地突然燃起大火,粮草被烧得一干二净。东夷人顿时慌了神,商军趁机猛攻,很快就击溃了东夷军队,还俘虏了东夷的首领。
东征大胜的消息传回朝歌,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巫祝和旧贵族们却脸色难看,武乙用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们再想借天意反对武乙,就更难了。
可武乙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他平定东夷后,又率军西征,威慑西岐。姬昌知道商军势大,连忙派人送来贡品,表示愿意臣服大商。武乙见姬昌识时务,便没有再进攻西岐,而是在渭水沿岸设置关卡,加强对西岐的监视。
回到朝歌后,武乙又下了一道旨意:“巫祝不得再以天意干预朝政,凡涉及国家大事,需由商王与贵族、大臣共同商议决定;王室工匠需集中力量打造农具与兵器,不得再浪费人力物力,铸造祭祀用的礼器。”
这道旨意,彻底断了巫祝的权力。巫咸气得卧床不起,他的弟子巫风对他说:“师父,武乙如此逆天,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不如咱们在民间散布流言,说武乙得罪了上天,上天要降灾给大商,让百姓们反对他!”
巫咸眼睛一亮:“好主意!你立刻去办,一定要让武乙知道,违背天意的下场!”
于是,巫风派人在朝歌的街头巷尾散布流言,说“武乙不敬上天,上天要降下旱灾,让庄稼颗粒无收”。这些流言很快传到了百姓耳中,不少人都慌了神,当时正值夏季,若是真的发生旱灾,今年的收成就要泡汤了。
商甲看着地里的禾苗,忧心忡忡地对商乙道:“你看,这几天都没下雨,该不会真的像流言说的那样,上天要降灾吧?”
商乙也有些担心:“要不,咱们去宗庙前祈祷一下?说不定上天会原谅大王,降下雨水呢?”
就在百姓们人心惶惶时,武乙却带着工匠们来到了洹水岸边。他让人开凿渠道,将洹水的水引入农田。百姓们看到后,都围了过来,商甲上前问道:“大王,您这是在做什么?”
武乙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本王在引水浇田。所谓旱灾,不过是巫祝们编造的谎言。只要咱们修好水渠,就算天不下雨,庄稼也能长得好。”
说完,他拿起锄头,亲自挖起土来。百姓们见大王都亲自劳作,也纷纷拿起工具,帮忙开凿渠道。没过几天,水渠就修好了,洹水的水顺着渠道流入农田,禾苗很快就恢复了生机。
百姓们这才明白,所谓的“天谴”“旱灾”,都是巫祝们的阴谋。商甲对着朝歌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大王英明!是咱们错信了巫祝的鬼话,差点冤枉了好大王!”
巫祝们的阴谋败露后,武乙趁机下令,将巫咸、巫风等为首的巫祝关押起来,废除了他们的职位,将巫祝的权力收归王室。旧贵族们见巫祝失势,也不敢再公开反对武乙,只能暗地里盘算着如何夺回权力。
可武乙并没有给他们机会。他知道,要想彻底巩固王权,必须削弱诸侯的势力。于是,他以巡查西方为名,亲自前往各诸侯国,检查他们的军赋缴纳情况。
在东伯侯的封地,姜桓楚故意拖延军赋,武乙当即下令,没收他一半的封地,分给忠于王室的贵族。姜桓楚又气又怕,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封地被分走,他知道,若是反抗,武乙定会毫不犹豫地出兵讨伐。
在巡查西岐时,武乙见姬昌的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心里有些担忧,姬昌素来有贤名,又深得百姓爱戴,若是他有不臣之心,将来必成大商的隐患。于是,武乙召姬昌前来,对他说:“姬侯治理西岐有功,本王赏你十座城邑。但你要记住,西岐是大商的封地,你是大商的诸侯,若是敢有二心,本王定不饶你。”
姬昌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臣多谢大王赏赐,臣定当忠于大商,绝不敢有二心。”
可武乙看得出来,姬昌的恭敬背后,藏着一丝野心。他在西岐停留了几日,暗中派人监视姬昌的动向,见姬昌没有异常,才放心地离开。
回到朝歌后,武乙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常年的征战与操劳,让他积劳成疾。太医给他诊治后,劝他多休息,少处理朝政。可武乙却摇了摇头:“本王若是休息,那些旧贵族和诸侯就会趁机作乱,大商的江山就危险了。”
他依旧每天处理朝政,整顿军队,还计划着再次东征,彻底平定东夷的残余势力。可就在他准备出兵时,却突然病倒了。
躺在病榻上,武乙看着前来探望的恶来,虚弱地说:“恶来,本王怕是……不行了。东夷未平,西岐未除,诸侯的势力还很强大,你一定要辅佐太子,完成本王未竟的事业,守住商族的天下。”
恶来跪倒在地,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大王,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臣还等着跟您一起东征,一起平定西方呢!”
武乙笑了笑,眼神里满是遗憾:“本王……看不到那一天了。记住,商族的命运,不在上天,在你们手里。莫要学本王……太过刚愎,要懂得平衡诸侯与百姓的关系,莫要让大商……亡在你们手里。”
说完,武乙头一歪,溘然长逝,享年五十西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殷都的废墟。他听当地的百姓讲述了武乙的事迹后,感慨道:“武乙,真英雄也!他逆势而行,试图挽救衰落的商王朝,虽未能成功,却也无愧于商族的先祖。”
如今,在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还能看到当年武乙时期开凿的水渠遗迹。考古学家们通过这些遗迹,还原了武乙时期的社会状况,证明了武乙的改革措施,确实对商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武乙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他试图以一人之力,逆转商朝衰落的趋势,挑战巫祝与旧贵族的权威,为百姓谋福祉。虽然他最终失败了,还被后世抹黑,但他的勇气与魄力,他对百姓的体恤,却永远留在了民间的记忆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