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3 商朝–文丁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帝乙三十七年冬,太子文丁身着玄色祭服,跪在先祖灵位前,听着巫祝念诵冗长的祭文,指尖却悄悄攥紧了,父亲武乙昨夜病重,召他入内殿时,曾指着案上堆积的奏疏,嘶哑着声音说:“东夷余部未平,西岐姬昌势力渐长,贵族们又在暗中囤积私兵……吾儿,大商的江山,以后就交给你了。”

三日后,武乙驾崩,文丁在宗庙举行登基大典。当首席巫祝巫贤捧着龟甲上前,要他占卜国运吉凶时,文丁没有像父亲那样推开龟甲,只是接过龟甲,指尖拂过上面的裂纹,轻声道:“先祖在上,儿臣文丁,愿守大商基业,护西方百姓,若有违背,甘受天谴。”

这话让殿内的贵族们松了口气,武乙在位时力压巫祝、整顿贵族,让他们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文丁看似遵祖制,或许是个能讲道理的君王。

东伯侯姜桓楚率先躬身行礼:“大王登基,乃大商之幸!臣愿率封地甲士,助大王平定东夷,震慑西岐!”

文丁抬眸看向姜桓楚,目光平静却带着审视:“姜侯有心了。只是东夷地形复杂,冬季不宜征战,待开春后,再议出兵之事不迟。”他心里清楚,姜桓楚这话看似表忠心,实则是想借平夷之名扩充兵力,若是答应得太快,反而会让他得寸进尺。

登基后的第一个月,文丁没有急着推行新政,而是先派人巡查各诸侯国的军赋缴纳情况。护卫统领蜚廉很快带回了消息:“大王,西岐姬昌己按时缴纳军赋,且比往年多缴了三成;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却以‘封地歉收’为由,只缴了五成,北伯侯崇侯虎更是一分未缴,还说武乙大王时的规矩,不该强压诸侯。”

文丁坐在御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案上的青铜爵:“崇侯虎倒是敢说。蜚廉,你带五百王室甲士,去北伯侯的封地,就说本王念他封地歉收,特赐粮种百石,但军赋需在十日内缴齐,若是逾期,就把他的封地收归王室。”

蜚廉有些犹豫:“大王,崇侯虎性情暴躁,若是逼急了,恐会起兵反抗。”

“反抗?”文丁冷笑一声,“他若真敢反,本王正好借此机会,削了他的封地,让其他诸侯看看,违抗王室的下场。你只管去,若他敢动手,立刻回报,本王亲自率军平叛。”

蜚廉领命而去。刚到北伯侯封地,就见崇侯虎带着一群私兵在城门口迎接,手里的青铜戈耍得虎虎生风:“蜚廉,回去告诉文丁,军赋我就是不缴!他若有本事,就亲自来取!”

蜚廉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竟是满满一包金灿灿的黍米:“崇侯,大王说你封地歉收,特赐新粮种。这粮种是王室农官培育的,亩产比普通黍米多两成,你若是种好了,明年军赋怕是要多缴三成呢。”

崇侯虎盯着粮种,眼睛都首了,他封地去年确实歉收,全靠囤积的旧粮度日,这新粮种可是救命的东西。可他又拉不下脸,嘴硬道:“谁要他的粮种!我……”

话没说完,身后的家臣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侯爷,新粮种难得,要是错过了,明年百姓们还得饿肚子。军赋咱们先缴了,等粮种种出好收成,再跟大王讨说法也不迟啊!”

崇侯虎想了想,狠狠跺脚:“罢了!看在百姓的份上,军赋我缴!但这粮种,若是种不出好收成,我定要找文丁算账!”

蜚廉憋着笑,看着崇侯虎让人抬出军赋,心里暗暗佩服文丁,大王早就猜到崇侯虎舍不得新粮种,这一招恩威并施,可比硬拼管用多了。

解决了军赋的问题,文丁又召来史官,询问西岐的动向。史官躬身道:“大王,姬昌在西岐广施仁政,开垦荒地,还收留了不少从东夷逃来的流民,如今西岐的人口己比十年前多了一倍,兵力也日渐强盛。臣还听说,姬昌最近在渭水之滨寻访贤才,似乎在为将来做准备。”

文丁皱起眉头,西岐的壮大,比东夷的叛乱更让他担忧。东夷只是蛮夷部落,虽善战却无章法,而姬昌有谋略、得民心,若是他有不臣之心,将来必成大商的大患。他沉思片刻,对蜚廉道:“你派人去西岐,以王室嘉奖为名,召姬昌入朝歌,本王要亲自见见他。”

蜚廉不解:“大王,姬昌若是来了,咱们该如何处置?若是软禁他,恐会引起西岐不满;若是放他回去,他只会更肆无忌惮。”

“本王自有打算。”文丁道,“姬昌若敢来,说明他暂时还不敢与王室为敌;若是不敢来,就证明他心怀不轨,本王正好有理由出兵西岐。”

不久后,姬昌接到了文丁的旨意。他的谋士散宜生劝道:“主公,文丁大王召您入朝歌,怕是不怀好意,您若是去了,恐会有危险。”

姬昌却摇了摇头:“文丁刚登基,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若是我不去,他定会借机出兵西岐。如今西岐根基未稳,不宜与王室为敌。我去朝歌,既能表明臣服之心,也能趁机观察殷商的虚实,何乐而不为?”

几天后,姬昌带着少量随从,来到了朝歌。文丁在宫殿召见他,见他身着素色布袍,举止谦恭,心里的警惕稍减了几分。他指着殿外的麦田,笑道:“姬侯在西岐开垦荒地,让百姓安居乐业,真是难得。本王听说,你还收留了东夷流民,为何不将他们送回东夷?”

姬昌躬身道:“大王,东夷流民因战乱失去家园,若是送回去,只会再次遭受战火。臣收留他们,一来是为了让他们有口饭吃,二来也是为了让他们耕种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将来若是王室需要,臣也能多缴军赋,为大王分忧。”

文丁点点头,又问:“听说你在渭水之滨寻访贤才,可有找到可用之人?”

“回大王,臣确实找到了一位贤才,名叫吕尚,此人精通兵法谋略,臣正想将他推荐给大王,为大商效力。”姬昌道。

文丁心里一动,吕尚这个名字,他倒是听说过,据说此人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后来隐居渭水,若是能将他招到王室麾下,既能削弱姬昌的势力,又能为大商增添一位人才。他笑道:“哦?竟有如此贤才?本王倒想见见他,若是真有本事,本王定当重用。”

可姬昌却话锋一转:“大王,吕尚如今年迈,恐不堪王室重负,臣还是先让他在西岐辅佐臣,待他熟悉政务后,再推荐给大王不迟。”

文丁心里清楚,姬昌这是不愿将吕尚交出,却也没有点破,只是笑道:“也好。姬侯在朝歌多住几日,本王带你看看朝歌的风土人情。”

接下来的几日,文丁带着姬昌参观了王室的粮仓、兵器库,还让他观看了王室甲士的操练。这日,两人来到朝歌的集市,见一个摊贩正吆喝着卖渭水鱼干,姬昌眼前一亮,走上前拿起一块鱼干:“这鱼干的味道,倒是和西岐渭水的鱼很像。”

摊贩笑道:“这位客官好眼光!这就是从西岐运来的渭水鱼,用盐腌了晒干,能放半年呢!最近朝歌的贵族都爱买,说比朝歌的鱼鲜。”

文丁看了姬昌一眼,笑道:“看来西岐的物产,倒是比朝歌还丰富。姬侯,不如你每年多运些渭水鱼来朝歌,本王让王室粮仓按市价收购,也能为西岐百姓增加些收入。”

姬昌心里一紧,文丁这是在试探西岐的物产与财力,若是答应,就等于暴露了西岐的实力;若是不答应,又会显得心虚。他连忙道:“大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渭水鱼产量有限,若是多运,西岐百姓自己就不够吃了,待将来产量增加,臣再给大王进贡。”

文丁笑了笑,没有再追问,心里却更确定姬昌在隐藏实力,一个连鱼都舍不得多运的诸侯,怎么会有多余的粮食缴纳三成军赋?这里面定有猫腻。

参观完集市,文丁又带姬昌去了王室的酿酒坊。坊里的工匠正用新收的黍米酿酒,香气飘出老远。文丁拿起一坛酒,递给姬昌:“这是用王室新培育的黍米酿的酒,度数比普通酒高,姬侯尝尝。”

姬昌接过酒坛,倒了一碗,刚喝了一口,就忍不住咳嗽起来,这酒比西岐的米酒烈多了,辣得他喉咙发疼。

文丁见状,笑道:“看来姬侯平时喝的酒,倒是温和。西岐的酒坊,怕是酿不出这么烈的酒吧?”

姬昌擦了擦嘴,道:“西岐百姓多以耕种为生,喝不惯烈酒,酿的都是温和的米酒,够解渴就行。”

文丁点点头,心里却有了主意,他让人装了十坛烈酒,送给姬昌:“姬侯回去后,可让西岐的酒坊学学酿烈酒。若是将来西岐能酿出烈酒,本王定为你推广,让西方诸侯都尝尝西岐的酒。”

姬昌接过酒坛,心里却明白,文丁这是在暗示他,王室的技术比西岐先进,西岐想要超越,还得靠王室扶持。他躬身道:“臣多谢大王赏赐,回去后定让西岐的酒坊好好学习。”

几日后,文丁见姬昌始终表现得恭恭敬敬,却又处处设防,便决定将他软禁在朝歌,既不让他回西岐,也不杀他,以此牵制西岐。

当文丁告诉姬昌这个决定时,姬昌没有反抗,只是平静地说:“大王既然有命,臣自当遵从。只是臣在西岐还有妻儿,望大王能允许臣派人回去,告知他们臣在朝歌安好。”

文丁答应了他的请求。姬昌派人回西岐,让儿子姬发暂代西岐事务,又让散宜生等人暗中联络殷商的贵族,寻找机会营救他。

姬昌被软禁的消息传到西岐,姬发又急又怒,想要率军攻打朝歌,却被散宜生拦住:“少主,不可!文丁大王早有防备,若是咱们出兵,正好中了他的计。不如咱们先派人去朝歌,贿赂殷商的贵族,让他们在文丁大王面前为姬昌主公求情,再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救出主公。”

姬发听从了散宜生的建议,派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前往朝歌贿赂贵族。姜桓楚、鄂崇禹等人收了西岐的贿赂,果然在朝会上为姬昌求情。

姜桓楚道:“大王,姬昌在西岐深得民心,若是长期软禁他,恐会引起西岐百姓不满,甚至引发叛乱。不如放他回去,让他继续为王室缴纳军赋,这样既显大王的仁慈,又能稳定西岐的局势。”

文丁看着殿内的贵族,心里清楚他们收了西岐的好处,却也知道,长期软禁姬昌确实不是办法,西岐的兵力日渐强盛,姬发又在暗中积蓄力量,若是再拖下去,恐会夜长梦多。他沉吟片刻,道:“既然各位卿家都为姬昌求情,本王就网开一面,放他回西岐。但姬昌需发誓,此生绝不背叛大商,若是违背誓言,本王定将西岐夷为平地。”

姬昌接到释放的旨意时,正在住处研读兵法。他对着朝歌的方向躬身行礼,心里却暗下决心:文丁今日放我回去,他日我必率军东来,推翻殷商,建立新的王朝。

临走前,文丁又送给姬昌一批新粮种,笑着说:“姬侯回去后,可好好耕种,若是明年收成好,本王等着你的军赋。”

姬昌接过粮种,道:“臣定不负大王所望。”心里却想着——这些粮种,将来都会成为西岐伐商的军粮。

姬昌回到西岐后,更加积极地扩充势力。他派人开垦更多的荒地,训练军队,还与周边的部落结盟,势力越来越大。文丁得知后,虽然担忧,却也无可奈何,东夷余部再次叛乱,他需要调动兵力去平叛,根本没有精力对付西岐。

平定东夷的战事持续了两年。文丁亲自率军出征,凭借精良的兵器和严明的军纪,很快就击溃了东夷军队。

在一次战斗中,东夷首领派出使者,说要献上稀世珍宝求和。文丁让人把珍宝抬上来,却见是一只浑身雪白的狐狸,眼睛像红宝石一样亮。

东夷使者笑道:“大王,这是雪山神狐,能通人性,献给大王,愿大王与东夷永结友好。”

文丁看着白狐,心里却清楚东夷是想拖延时间。他故意笑道:“这狐狸倒是可爱。本王听说,东夷人擅长打猎,不如你让东夷首领亲自来献狐,本王就答应求和。”

东夷使者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文丁见状,大喝一声:“来人!把使者拉下去,明日进攻东夷大营!”

东夷使者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招认,东夷首领根本没有求和的诚意,只是想借着献狐的机会,偷袭商军大营。文丁冷笑一声:“本王早就料到,你们这些蛮夷,也敢跟本王耍花样!”

第二天,文丁率军主动出击,一举攻破东夷大营,再次平定了东夷。可这场胜利,也让殷商的国力消耗巨大,王室甲士伤亡惨重,粮草也所剩无几。

回到朝歌后,文丁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常年的征战与操劳,让他积劳成疾。太医给他诊治后,劝他多休息,少处理朝政。可文丁却摇了摇头:“本王若是休息,姬昌就会更快壮大,贵族们也会趁机作乱,大商的江山就危险了。”

他依旧每天处理朝政,整顿军队,还计划着削弱西岐的势力。可就在他准备派人去西岐调查姬昌的动向时,却突然病倒了。

躺在病榻上,文丁看着前来探望的蜚廉,虚弱地说:“蜚廉,本王怕是……不行了。姬昌野心勃勃,西岐势力日渐强盛,贵族们又各怀鬼胎,太子年幼,将来怕是难以掌控局面……你一定要辅佐太子,守住大商的江山,莫让姬昌得逞。”

蜚廉跪倒在地,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大王,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臣还等着跟您一起率军西征,平定西岐呢!”

文丁笑了笑,眼神里满是遗憾:“本王……看不到那一天了。记住,对姬昌,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要懂得制衡。贵族们虽然贪婪,但只要用好了,也能成为牵制西岐的力量……莫要学本王,太过谨慎,反而错失了良机。”

说完,文丁头一歪,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岁。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夏商周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