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3 周襄王–姬郑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夏商周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太子殿下,该去御书房见大臣了。”内侍小顺子轻声提醒,他跟着姬郑多年,知道这位太子素来严谨,连走路都要踩着礼书上说的步幅,此刻却少见地有些慌乱。

姬郑深吸一口气,将遗策交给小顺子,理了理玄色祭服的衣襟:“知道了。对了,把昨日太傅送来的《周礼》卷三带上,蒍国大夫要是问起诸侯朝贡之礼,也好有个依据。”

御书房里,气氛却有些微妙。太傅召伯廖坐在首座,脸色凝重;大夫蒍国则斜靠在椅上,手指敲着案上的竹简,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见姬郑进来,召伯廖连忙起身:“太子,惠王陛下的后事己安排妥当,诸侯们也陆续派了使臣来吊唁,只是……”

“只是我那弟弟叔带,又在私下联络虢国,想借兄终弟及的由头争位,对吧?”姬郑接过话头,走到案前坐下,将《周礼》摊开,“太傅不必忧心,《周礼·大宗伯》有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我是父王嫡子,叔带若敢作乱,就是违礼,诸侯们不会支持他。”

蒍国挑了挑眉,放下竹简:“太子倒是记得清楚。可叔带背后有戎人撑腰,虢国又摇摆不定,万一他们联合起来逼宫,仅凭周礼二字,能挡得住吗?”

姬郑抬眼看向蒍国,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蒍大夫忘了?去年父王病重时,齐桓公正召集诸侯会盟,曾亲口承诺护持周室嫡传。只要咱们派使臣去齐国求援,叔带再敢作乱,就是与齐桓公为敌。”

召伯廖眼睛一亮:“太子说得对!齐国如今是霸主,有齐桓公撑腰,叔带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前651年,姬郑在洛邑登基,是为周襄王。登基大典办得格外庄重,礼乐、祭品都严格依照《周礼》置办,连诸侯使臣的站位都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

仪式结束后,姬郑特意留下齐桓公的使臣,递上一卷竹简:“烦请大夫转告齐桓公,周室感念齐国护持之恩,特赐方伯之印,以后诸侯会盟,齐国可代周室主持。”

使臣接过竹简,笑着说:“陛下放心,臣一定如实禀报我家主公。”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后宫就出了乱子。姬郑的王后隗氏是戎人首领的女儿,当初为了拉拢戎人、牵制叔带,才定下这门亲事。可隗氏素来骄纵,竟私下与叔带往来,还偷偷把宫城的布防图给了叔带。

这天,姬郑正在御书房看齐国送来的会盟奏报,小顺子慌慌张张跑进来:“陛下!不好了!王后娘娘……王后娘娘和叔带殿下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私会,被巡逻的侍卫看见了!”

姬郑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备车,去御花园!”

赶到御花园时,亭子里的两人还没察觉。隗氏正靠在叔带怀里,笑着说:“等你当了天子,可别忘了封我做王后,到时候我让父王再派些戎人来,帮你稳住洛邑。”

叔带摸着她的头发,得意地说:“放心,姬郑那书呆子,就知道抱着《周礼》啃,早晚把周室让给我。”

“放肆!”姬郑大喝一声,快步走进亭子。

隗氏和叔带吓得连忙分开,叔带还想狡辩:“皇兄,我只是和王后娘娘聊聊家常,你别误会。”

“聊聊家常?”姬郑捡起地上的布防图,气得手都在抖,“拿着宫城布防图聊家常?隗氏,你身为王后,却与叔带私通,违逆人伦;叔带,你身为王弟,却觊觎王位,勾结王后,这都是《周礼》所不容的!”

隗氏却不怕,反而叉着腰说:“姬郑,你别拿《周礼》压我!若不是我父王帮你稳住戎人,你能安稳登基吗?如今你倒翻脸不认人了!”

姬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来人,把王后隗氏打入冷宫,叔带暂且关押在宗人府,听候发落!”

侍卫们上前,将两人带走。召伯廖闻讯赶来,得知事情经过后,忧心忡忡地说:“陛下,隗氏是戎人首领的女儿,把她打入冷宫,怕是会激怒戎人;叔带被关,虢国那边也可能趁机作乱,咱们得赶紧想办法。”

姬郑皱着眉,走到案前重新拿起《周礼》,翻到刑罚卷:“按《周礼》,王后私通,当废黜;王叔作乱,当流放。可眼下局势特殊,不如先将叔带流放至齐国,让齐桓公看管,既显咱们的仁厚,又能借齐国的势力牵制他;至于戎人,派使臣去解释,就说隗氏是因不遵妇德被废,与戎人无关,再送些洛邑的丝绸作为补偿。”

召伯廖点点头:“陛下这个主意好,既不违礼,又能化解危机,比老臣想得周全。”

可事情还是超出了预料。叔带在流放途中,竟偷偷逃到了戎地,说服戎人首领出兵攻打洛邑,理由是“姬郑废黜王后,欺辱戎人”。

很快,戎人的大军就逼近了洛邑城外,虢国也趁机派兵驻扎在洛邑东边,摆出一副观望的架势。

宫城里人心惶惶,蒍国大夫跑进御书房,急得大喊:“陛下,戎人都快攻城了,您还在看《周礼》?赶紧派使臣去齐国求援啊!”

姬郑却很镇定,他指着《周礼》上的一句话:“蒍大夫你看,诸侯有难,方伯当出兵相助,齐桓公既然受了方伯之印,就不会坐视周室危难。小顺子,你立刻带着方伯印的拓片,去齐国见齐桓公,就说周室遭戎人袭击,请他出兵救援。”

小顺子领命而去。没过多久,齐桓公就派管仲带着大军赶来。管仲见了姬郑,恭敬地说:“陛下放心,齐国定能帮周室击退戎人,护持周室安稳。”

姬郑连忙起身道谢:“多谢管大夫,多谢齐桓公。等击退戎人,周室定当重谢。”

管仲笑着说:“陛下客气了,护持周室,本就是齐国作为‘方伯’的职责。”

有了齐国大军的帮助,戎人很快就被击退,叔带也被管仲抓获,押回洛邑。姬郑看着被绑的叔带,叹了口气:“叔带,朕本想留你一条性命,可你勾结戎人,攻打洛邑,害死了不少百姓,按《周礼》,当处以极刑。但朕念及兄弟之情,就赐你一杯毒酒,留你全尸吧。”

叔带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只能接过毒酒,一饮而尽。

击退戎人后,姬郑开始整顿朝政。他依照《周礼》,重新划分官员职责,还下令减免洛邑周边百姓的赋税,因为《周礼·地官》有云:“凶年则弛力,薄征,缓刑”,经历了戎人之乱,百姓困苦,理应减轻负担。

这天,姬郑换上便服,带着小顺子去洛邑的市集逛逛,想看看百姓的生活。市集里很热闹,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走到一个卖粟米的摊子前,摊主是个叫张老栓的老农,见了姬郑,笑着打招呼:“客官,买粟米吗?今年的新米,刚脱壳的,便宜卖,五十枚贝币一石。”

姬郑拿起一把粟米,仔细看了看:“老伯,去年这个时候,粟米可要八十枚贝币一石,怎么今年这么便宜?”

张老栓叹了口气:“去年遭了戎人,好多人家的田地都被烧了,今年虽然补种了,可收成还是少。要是再卖贵了,百姓们都买不起,我这米也卖不出去啊。”

姬郑心里一动,回到宫里就召集大臣开会:“朕今天去市集,听说今年的粟米收成不好,百姓们卖粮难。咱们不如打开宫仓,以六十枚贝币一石的价格收购百姓的粟米,既帮百姓们解了燃眉之急,宫仓也能补充粮食,一举两得。”

大臣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召伯廖更是赞不绝口:“陛恤百姓,又能兼顾宫城用度,真是英明!”

很快,宫仓收购粟米的消息就传开了。百姓们都很高兴,纷纷把家里的粟米送到宫仓。张老栓也拉着一车粟米来了,领了贝币后,激动地对小顺子说:“这位小哥,你们陛下真是好天子啊!要是往年,咱们这些百姓,哪能有这么好的日子过?”

小顺子笑着说:“老伯,陛下一首惦记着百姓们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室在姬郑的治理下,渐渐安稳下来。可没过多久,又出了新的麻烦,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生内乱,晋文公重耳趁机崛起,想取代齐国成为新的霸主,还希望姬郑能亲自去河阳参加会盟,给足他面子。

召伯廖担心地说:“陛下,天子亲赴诸侯会盟,不符合《周礼》啊!《周礼·秋官》有云: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您要是去了,会让诸侯们觉得周室软弱,以后更不把周室放在眼里。”

姬郑也很为难,他翻着《周礼》,眉头紧锁:“朕也知道不符合礼制,可晋文公现在势力强大,要是朕不去,他说不定会联合其他诸侯来为难周室。而且,晋文公之前帮咱们击退过狄人,也算有恩于周室,若是断然拒绝,也不合礼尚往来的道理。”

蒍国大夫想了想,说:“陛下,不如这样,您就说天子巡狩,视察诸侯治理,去河阳会盟,既给了晋文公面子,又不算屈尊见诸侯,符合《周礼》里天子巡狩的说法。”

姬郑眼睛一亮:“好主意!《周礼·夏官》确实有天子巡狩,至于方岳之下的记载,就这么说!”

河阳会盟上,晋文公见姬郑亲自前来,十分高兴,当场承诺会像齐桓公那样,护持周室,还会让诸侯们按时向周室进贡。姬郑也顺水推舟,正式封晋文公为“方伯”,让他主持诸侯会盟。

会盟结束后,晋文公亲自送姬郑回洛邑。路上,晋文公笑着说:“陛下,您真是懂礼之人。这次会盟,有您在场,其他诸侯们都不敢不服,以后周室有难,晋国定当第一个出兵相助。”

姬郑笑着说:“文公客气了。周室与晋国,本就该互相扶持,这也是《周礼》所倡导的诸侯相亲之道。”

回到洛邑后,姬郑又开始关注后宫的事。自从废黜了隗氏,后宫一首没有王后。召伯廖建议姬郑选一位诸侯的女儿做王后,既能巩固与诸侯的关系,又能让后宫安稳。

姬郑却摇摇头:“《周礼·天官》有云:王后帅六宫之人,以修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选王后,最重要的是品德,而非出身。朕听说,洛邑城外有个叫姜氏的女子,不仅知书达理,还经常帮百姓们织布缝衣,不如就选她做王后。”

召伯廖愣了愣:“陛下,姜氏只是个平民女子,选她做王后,恐怕会引起诸侯们的不满啊。”

姬郑却很坚持:“《周礼》并未规定王后必须是诸侯之女,只要品德端正,能辅佐朕治理后宫,平民女子又如何?朕相信,诸侯们若是懂礼,定会理解。”

很快,姬郑册封姜氏为王后的消息就传开了。诸侯们虽然有些意外,但见姜氏确实贤德,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带领后宫嫔妃们织布,用来救济贫困百姓,也都没说什么。

这天,姬郑正在御书房看奏疏,姜氏端着一碗热汤进来:“陛下,天凉了,喝点汤暖暖身子吧。这是我让御膳房用新收的粟米和红枣炖的,您尝尝。”

姬郑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暖的,很舒服:“多谢王后。朕听说,你最近又带领嫔妃们织了不少布,都分给了城外的贫民?”

姜氏点点头:“是啊,《周礼·内则》有云: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西者皆备,而后可以为妇,织布是妇功,能帮到百姓们,也是臣妾的本分。”

姬郑笑着说:“有你在,朕就放心了。后宫安稳,朕才能更好地处理朝政,守护周室。”

日子一天天过去,姬郑虽然没有让周室重新强大起来,却凭借着对周礼的坚守,让周室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中站稳了脚跟。百姓们安居乐业,诸侯们也对周室保持着应有的敬重。

这天,姬郑正在宗庙祭拜先祖,看着供桌上的祭品,想起了祖父周惠王的叮嘱,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努力。他轻声说:“先祖在上,孙儿姬郑,一首坚守周礼,守护周室,虽未能让周室复兴,却也让百姓安稳,诸侯敬重,孙儿无愧于心。”

祭拜结束后,姬郑走出宗庙,看到宫道旁的梧桐树上,几只小鸟正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小顺子笑着说:“陛下,您看,这些小鸟都知道来洛邑安家,说明咱们洛邑的日子越来越好。”

姬郑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未来还会有诸侯争霸,还会有各种挑战,但只要他坚守周礼,体恤百姓,团结诸侯,就一定能让周室继续安稳下去,让这东周的烟火气,一首延续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