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风裹着麦田的清香,吹进面包车的车窗。苏清沅坐在后排,指尖划过膝盖上的筛查表 —— 溪头村 5 岁以下儿童 27 人,8 人未做过心脏检查,村支书用红笔标了 “小杰、小雅”,旁注 “活动后喘、嘴唇发绀”。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线绣的太阳在光线下晃,像揣着颗暖融融的小石子,是陆时衍按小宇画的图案绣的。
“还有 15 分钟到村头,” 陆时衍握着方向盘,视线扫过副驾的物资清单,“社工刚说,接小杰的车装了儿童安全座椅,还带了草莓味晕车药,按 15kg 算,每次 5ml。” 他从储物格里掏出张麦田地图,上面用红圈标着 8 个孩子的家:“怕有的家长没收到通知,等下筛查完我们上门去请,别漏了。”
苏清沅点头,翻开应急药盒:“硝酸甘油片 0.25mg / 片,心绞痛时舌下含服;布洛芬混悬液 10mg/kg,术后发热用。” 她还拿出张便签,是赵秀兰早上发的:“溪头村水质偏硬,术后让孩子多喝煮软的小米粥,我把食谱发你了。”
张萌萌坐在旁边,手里的《心脏小火车》绘本翻到夹书签的页:“苏医生,我跟小杰奶奶打听了,孩子喜欢火车,等下用这个故事哄他,肯定配合。” 她现在能熟练用方言沟通,不像第一次跟着筛查时,只会攥着表格紧张。包里的案例册贴满了照片:小宇在麦田里跑,妞妞弹钢琴,赵阳帮其他孩子贴太阳贴,“家长一看照片就放心了。”
面包车停在溪头村卫生室时,村支书举着串樱桃跑过来:“刚摘的,甜得很!卫生室的电源我试过了,220V 的,超声仪能用。” 屋里的长椅上摆着小靠垫,墙上贴的太阳画是村支书孙女画的,旁边写着 “听小鼓,不怕疼”—— 是张萌萌昨天特意教的。
筛查到中午,小杰才被奶奶拉着进来。孩子穿洗得发白的外套,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他爸妈在外打工,我年纪大了,没带他去城里。” 奶奶的声音发颤,“跑两步就喘,嘴唇还青,我怕…… 怕是什么大病。”
苏清沅蹲下来,递过颗草莓糖:“小杰,我们来玩小火车游戏好不好?听诊器是火车头,你的胸口是隧道,我们看看隧道通不通。” 张萌萌赶紧翻开绘本:“你看,小火车要修补隧道啦,修好了就能跑很快。”
小杰慢慢抬起头,让听诊器贴在胸口。苏清沅的眉头微蹙 —— 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闻及 2/6 即收缩期杂音,向心尖部传导,是房间隔缺损的典型体征。她拿出血氧仪,夹在孩子手指上:“92%。” 她轻声说,“推测缺损 8-10mm,要去城里做超声,手术能补好,像小火车修隧道一样。”
奶奶的脸瞬间白了:“手术要多少钱?我就种几亩地,哪有钱……”
“不用您花钱。” 陆时衍走过来,翻开案例册,指着小宇的照片:“这个孩子跟小杰一样,手术费基金会出,术后社工上门换药、复查。” 他掏出手机,放赵阳的语音:“小杰弟弟,我以前也有心脏问题,手术完能跑能跳,还能帮其他小朋友,你也要加油!”
小杰的眼睛亮了,攥着糖说:“我也想帮其他小朋友。” 他突然把苏清沅给的太阳贴贴在小雅衣服上:“妹妹别怕,我们一起去检查。”
中午吃面条时,陆时衍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苏清沅:“煮了 8 分钟,溏心不流黄,你胃不好,刚好吃。” 又给张萌萌夹青菜:“你刚才讲绘本累了,多吃点。” 他自己却忙着发消息:“让社工明天 8 点到村头接人,带小杰的绘本,超声科 10 点的号别迟到。”
下午筛查结束,确诊小杰(房间隔缺损)、小雅(轻度动脉导管未闭)。陆时衍把信息记在本子上,画了太阳,标注 “术后随访:1 天测血氧、3 天换药、7 天查超声”。
“住一晚吧,明天再走。” 村支书挽留,“我收拾了有护栏的床,超声仪我找防尘罩盖着,夜间温度 15℃,不冻设备。”
苏清沅确认:“超声仪的探头线收好了吗?别被老鼠咬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才点头。
晚上住在村民家,院子里的月季映着灯光。苏清沅整理筛查表,钢笔套放在旁边。陆时衍端来热水:“社工发了小宇的视频,他在幼儿园画太阳,说要给小杰寄一张。”
苏清沅看着视频里小宇的笑脸,突然说:“以后我们多来农村筛查吧,好多孩子没条件去城里。”
“好。” 陆时衍坐在对面,“我己经跟邻村支书联系了,下个月去他们村。” 他掏出张照片,是基金会的希望墙:“小宇、妞妞的画都贴在上面,以后小杰、小雅的也贴上去。”
第二天早上,面包车出发时,小杰抱着绘本坐在安全座椅上。车窗外的麦田往后退,苏清沅看着孩子扒着窗户看麦浪,心里悄悄约定:以后每个春天,每片麦田,每颗需要守护的心跳,他们都会一起赴约。
陆时衍握着方向盘,偶尔回头笑:“等小杰好了,我们带他来麦田里跑,像小宇一样。”
苏清沅点头,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套 —— 太阳绣在晨光里闪着,像在说:这场守护,永远未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