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裹着山楂的酸甜,吹得山楂村老山楂树下的随访点落满红果。苏清沅蹲在青石旁,先问村医:“小彤近 1 周有无感冒?疤痕有没有渗液或瘙痒?” 得到 “无异常,只是偶尔说衣服磨得疼” 的答复后,才指尖划过随访名单 ——“小彤(4 岁,室间隔缺损微创术后 1 个月)” 旁,村支书的备注透着焦急:“妈妈怕疤痕影响穿裙子,天天哭。” 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太阳绣被薄绒布裹着,是出发前陆时衍帮她别回口袋时,特意挑掉的山楂刺:“山楂枝子尖,别勾坏了绣线,握超声探头也扎手。”
“苏医生,小彤和妈妈己经在山楂架下等啦!” 张萌萌跑过来,怀里的《术后疤痕护理手册》封面画着带叶脉的山楂果。“我按您说的,加了儿童硅酮凝胶的用法:‘选无香精款,每次黄豆大小薄涂,5 分钟吸收,每天 2 次’,还附了小彤的恢复对比:‘术前 EF 值 62%→术后 1 个月 70%,疤痕 2mm 泛红(正常)’。” 手册里夹着两袋凝胶小样,分别贴了 “泛醇款(舒缓)”“积雪草款(修复)” 标签,还有张山楂糕食谱:“山楂 500g 去核煮软 + 麦芽糖浆 50g,压糕冷藏,每次 10g。”
山楂架下的气氛透着压抑 —— 小彤穿着件紧身高领卫衣,领口勒得胸口发红,她揪着衣角,指尖蹭过胸口时眉头轻轻皱了下,眼神躲闪着旁边穿碎花裙的小女孩;妈妈手里攥着条丝巾,反复往小彤领口塞,声音发颤:“这么红的疤,以后穿裙子别人该笑话你了……”
“阿姨,您看我这个!” 阿瑶最先走过去,掀起自己的宽松圆领衫,露出胸口淡粉色的疤痕 —— 不仔细看几乎和皮肤融为一体。她拉过小彤的手,用指腹轻轻滑过自己的疤痕:“我术后 1 个月时疤痕也这么红,还疼呢,苏医生让我涂这个(掏出泛醇款小样),现在 6 个月,摸起来和旁边皮肤一样软。” 她还掏出手机,展示自己穿裙子的照片:“上周去河湾村,我就穿这个,没人发现我有疤!”
河湾村的小禾奶奶也挤过来,举着小禾的疤痕记录册:“我家小禾术后 1 个月疤痕 2mm,现在 3 个月只剩 1.2mm,穿短袖都看不见!” 她翻开册子,里面的折线图清晰标着 “1 月 2mm→2 月 1.5mm→3 月 1.2mm”,每段数据旁都贴了山楂太阳贴。
小杰抱着火车模型跑过来,车厢上贴满了渐变山楂贴:“小彤妹妹,你看这节车厢 —— 红色的是术后 1 个月的疤痕,浅粉色是 3 个月,最后会变成和车身一样的米白色!” 他教小彤在红色贴旁画太阳:“等你疤痕变浅,我们就把这个贴换成金色太阳,好不好?”
妞妞把电子琴放在山楂架下,琴谱旁摆着块切好的山楂糕:“小彤妹妹,听我弹《小星星》,我们等下一起做山楂糕,这个加了麦芽糖浆,不酸,吃了心情会变好!” 赵阳掏出自己的疤痕本,指着折线图:“我术后 1 个月 1.5mm,现在 3 个月 0.8mm,每天涂凝胶、记数据,比玩游戏还有意思!”
苏清沅蹲下来,轻轻拉了拉小彤的卫衣领口:“这件衣服太紧啦,会摩擦疤痕让它更红,我们换件宽松的圆领衫好不好?” 她拿出无菌棉签,蘸了点生理盐水:“我们先给疤痕擦干净,像给山楂果擦灰尘一样,轻轻的,不疼。”
小彤妈妈还是犹豫,陆时衍把平板递到她面前,调出之前随访孩子的疤痕对比视频:“您看这个孩子,术后 1 个月疤痕和小彤一样红,6 个月后只剩 0.5mm,穿裙子完全看不见。小彤的微创切口只有 2mm,比山楂籽还小,恢复潜力比这个孩子还大。” 他还拿出凝胶过敏测试卡:“这是我们带的小样,先在小彤手臂内侧涂一点,观察 24 小时,安全了再用。”
小彤突然拉了拉妈妈的衣角,指着阿瑶的裙子:“妈妈,我也想穿那样的裙子,我想涂姐姐的药膏。” 妈妈看着孩子眼里的光,又看了看测试卡,终于松了手,慢慢脱下小彤的紧身卫衣。
苏清沅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小彤胸口的疤痕 ——2mm 长的浅红色切口,边缘整齐,没有渗液。她挤出黄豆大小的泛醇款凝胶,在疤痕上薄涂开:“这样就好,等 5 分钟吸收了再穿衣服,别蹭掉。” 她拿出小尺子量了量:“现在 2mm,下次复查肯定能变浅,我们把数据记在赵阳的本子上好不好?”
“真的能变浅吗?” 小彤妈妈伸手轻轻碰了碰疤痕,动作轻得像怕碰碎山楂果,“我总怕它越长越大,孩子以后自卑……”
“不会的。” 苏清沅递过山楂糕食谱,“山楂糕每次吃 10g,别多吃,避免果酸刺激胃。” 她还补充,“以后别让小彤抓疤痕,痒了就涂一点点凝胶,穿宽松的棉衣服,减少摩擦。”
陆时衍掏出包无添加山楂干:“这个每天最多吃 5 颗,能锻炼咀嚼功能,还不刺激。” 他拿出张疤痕记录卡:“您每周记录一次颜色和长度,下次复查带给我们,我们帮您调整方案。”
中午吃饭时,村民们端来小米粥和蒸红薯,小彤妈妈煮了碗鸡蛋羹:“苏医生,你胃不好,这个蒸了 20 分钟,加了点山楂汁,不酸,还能开胃。” 苏清沅接过碗,深秋的风一吹,胃里泛起凉意,蛋羹的温软刚好熨帖。她注意到陆时衍手背的创可贴 —— 是摘山楂时被刺扎的,递过包弧形无菌贴:“这个贴指关节不影响你握笔记录数据,别用防水的,闷汗容易感染。”
陆时衍接过贴,从保温桶里拿出块山楂糕:“知道你胃不好,这个加了麦芽糖浆,不反酸,一次吃 1 小块。” 山楂的甜香飘进怀里,像揣着颗暖乎乎的小太阳。
下午,小彤的山楂苗种在了山楂架旁。阿瑶教小彤浇水:“深秋每 3 天浇 50ml,浇完松土,别积水烂根。” 陆时衍帮她们插木牌,上面标着 “小彤(术后 1 个月),12 月复查:山楂苗长 15cm,疤痕淡化至 1mm”,还拓了钢笔套的太阳绣。“月底降温前我们来裹稻草,别冻着苗。” 他补充道。
离开时,小彤举着山楂太阳贴跑过来:“苏医生,12 月我要穿裙子来,带自己做的山楂糕!” 苏清沅摸了摸她的头,钢笔套从口袋滑出,小彤捡起来:“这个太阳好软!” 苏清沅笑着说:“它会陪着你的疤痕慢慢变浅,就像我妹妹当年没得到的那样。”
面包车驶离村子,窗外的山楂林像片红色海洋。陆时衍转头笑:“12 月复查,小彤肯定能穿裙子。” 苏清沅点头,摸了摸钢笔套 —— 想起妹妹当年用凝胶刺激疤痕,躲了整个青春期,而现在,小彤有专业的守护,眼眶有点热。“冬天我们带孩子们做山楂茶包,” 她说,“贴上山楂太阳贴,告诉新患儿疤痕会慢慢淡。”
陆时衍眼里的光比阳光亮:“我己经跟加工坊约了,晒无添加山楂干。” 风裹着山楂甜香,苏清沅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这条守护路就像山楂林 —— 每颗红果都有成熟节奏,每个孩子都有恢复步调,而他们和小助手们,就是陪伴他们绽放的人,让每颗心跳,都在温暖里慢慢变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