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裹着银杏的清苦,吹得银杏村老银杏树下的随访点落满金叶。苏清沅蹲在铺满落叶的石凳旁,先找到村医确认:“小宇近 1 周有无感冒?静息心率多少?” 村医递过记录册:“心率 90 次 / 分,无异常,就是总坐着没精神。” 她才放心指尖划过随访名单 ——“小宇(5 岁,房间隔缺损微创术后 3 个月)” 旁,村支书的备注透着焦急:“妈妈怕跑跳伤心脏,连院子都不让出。” 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太阳绣被加绒布裹着,是出发前陆时衍帮她别回口袋时,特意缝了圈银杏叶边:“银杏叶边缘软,不勾线,握超声探头也暖手。”
“苏医生,小宇和妈妈己经在银杏亭等啦!” 张萌萌跑过来,怀里的《术后运动指导手册》封面画着带刻度的银杏叶。“我按您说的,改了运动方案:‘术后 3 个月以散步为主(每次 10 分钟),4 个月后尝试轻羽毽子(每次 3 分钟),心率不超 130 次 / 分’,还附了‘运动后血氧监测表’。” 手册里夹着便携心率仪(外壳贴银杏太阳贴),还有张银杏果食用提示:“提前煮熟去芯,每次不超 3 颗。”
银杏亭里的气氛透着沉闷 —— 小宇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石凳上摆弄手指,眼神瞟着不远处追逐银杏叶的孩子,指尖无意识蹭过衣角;妈妈手里攥着绒布小垫,时不时给小宇垫在背后,声音紧绷:“别乱动,上次见隔壁娃跑着喘,万一你心脏也受不了……”
“李婶!您咋来了?” 村民的招呼声打破沉闷,李婶牵着树后 6 个月的小远走来,小远手里攥着把羽毛毽子。“我听说小宇妈妈担心运动,特意带小远来 —— 这娃术后 3 个月也不敢动,现在能追着捡银杏叶,心率才 120!” 小远当场踢了两下毽子,陆时衍递过心率仪:“你看,现在 125 次 / 分,安全得很。”
阿瑶趁机拉过小宇的手,掀起外套露出胸口浅疤:“小宇哥哥,我术后 3 个月也被奶奶管着,苏医生说按指南动才好。你看我现在,能跟着小杰追银杏叶,心率才 115!” 她掏出轻羽毽子,轻轻踢了两下:“这个毽子很轻,就慢慢踢,一点不累。”
小杰抱着火车模型跑过来,车厢贴满 “运动进度条”:“这节红车厢是‘每天走 50 步’,绿车厢是‘踢 5 下毽子’,你达成一个就贴颗太阳!” 他把模型推过落叶堆:“你看,慢慢推就不颠簸,就像你慢慢走,小心脏也不会累。”
妞妞把电子琴放在石桌上,弹起轻快的《小星星》改编版,琴谱旁摆着片压平的银杏叶:“小宇哥哥,我们跟着节奏散步,1 步对应 1 个音符,像玩游戏一样!” 赵阳掏出记录册,翻开画满太阳和银杏叶的页面:“我记了运动心情,今天走 50 步开心就画太阳,累了画银杏叶 —— 你也一起记好不好?”
“小宇妈妈,我们看看小心脏的‘活力’吧。” 苏清沅蹲下来,拿出银杏叶造型的加绒探头套:“这个像银杏叶一样软,我们给小心脏拍‘照片’,看看它是不是准备好运动了。”
小宇妈妈的犹豫少了些,陆时衍递过术前术后对比视频:“小宇现在 EF 值 70%,刚好到儿童正常范围上限,比术前(62%)好太多。您看这个孩子,散步 10 分钟后心率 120,血氧 98%,精神头比坐着时好多了。”
小宇突然拉妈妈的衣角,指着地上的银杏叶:“妈妈,我想捡叶子,像小远哥哥一样。” 妈妈看着孩子眼里的光,又看了看心率仪上的绿色指示灯,终于松了手:“那…… 那慢慢走,别跑。”
筛查时,阿瑶帮小宇数呼吸:“1、2、3…… 平稳得很!” 超声探头贴上胸口,苏清沅的眼神亮了 —— 室间隔补片位置精准,无残余分流,心率 85 次 / 分(静息正常)。“小心脏特别有力气!” 她笑着说,“现在能跟着捡银杏叶,下次复查就能踢毽子啦!”
“真的安全?” 小宇妈妈摸了摸小宇的胸口,声音软下来,“我总怕他动多了喘,天天让他坐着,饭都吃不下多少……”
“阿姨您放心!” 阿瑶拉着小宇走向银杏道,“我们走 50 步就歇,我帮你数。” 苏清沅翻开手册,指着路线图:“这条道很平,从亭子里到老银杏刚好 50 步;我教您用心率仪,绿色就继续,红色就休息。”
陆时衍掏出布袋子:“捡的叶子装这里,回家做书签。对了,我留了应急电话,有问题随时打。” 他还教小宇妈妈按心率仪,指尖划过按钮:“这个蓝色键开机,很简单。”
中午吃饭时,村民们端来小米粥和蒸南瓜,小宇妈妈煮了碗鸡蛋羹:“苏医生,你胃不好,这个蒸了 20 分钟,银杏果提前煮熟去芯,加了 3 颗,不苦。” 苏清沅接过碗,初冬的风一吹,胃里泛起凉意,蛋羹的温软刚好熨帖。她注意到陆时衍的耳朵有点红,掏出耳罩递过去:“上次你去西坡村说耳朵冻得疼,特意买的加绒款,可调节头围,你和小宇都能戴。”
陆时衍接过耳罩,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 他从保温桶里拿出块蒸山药:“知道你胃不好,山药加了小米粉,蒸得更糯,易消化。” 银杏亭里的风带着清苦吹过来,把山药的香气送进怀里,像握着颗小小的暖太阳。
小宇突然指着苏清沅的口袋:“姐姐,你口袋里的太阳是绣的吗?” 苏清沅掏出钢笔套,笑着帮他在银杏叶上画同款太阳:“这个太阳陪姐姐帮很多小朋友检查,现在也陪你慢慢变有力气。”
下午,小宇的银杏苗种在了老银杏树下。陆时衍帮他们插木牌,上面标着 “小宇(术后 3 个月),明年 2 月复查:银杏苗长 10cm,能踢毽子 5 下”,还拓了钢笔套的太阳绣。阿瑶教小宇浇水:“每 10 天浇 100ml,浇后松土;月底降温前,我们给根部盖 5cm 稻草,枝干缠保温棉。”
离开时,小宇举着装满银杏叶的布袋子跑过来:“苏医生,我每天走 50 步,还要记心情!” 阿瑶帮他把画了太阳的银杏叶贴在车窗上:“下次来,我教你弹《银杏叶下的小星星》,还帮你贴一动太阳!”
面包车驶离村子,窗外的银杏林像片金色的海洋。苏清沅摸了摸钢笔套,想起妹妹当年 —— 术后没科学运动,心肌功能恢复慢,2 年后还不能跑跳;现在小宇有指南,有陪伴,能一步步变强。“明年春天发芽时,我们带孩子们做书签,” 她说,“把运动进度写在上面,送给新患儿。”
陆时衍转头笑,眼里的光比阳光亮:“我己经准备了压花器,还联系了木工做书签底座。” 风裹着银杏清苦,苏清沅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这条守护路就像银杏林 —— 每片叶子都有飘落节奏,每个孩子都有恢复步调,而他们和小助手们,就是陪伴他们释放活力的人,让每颗心跳,都在温暖里慢慢变强。
街灯下的飞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